阴谋与利润
导语:

 

网商 记者 朱熹妍 缪舢 张逢 杨萍 目前很多企业又在向着创业板发起新一轮冲击。我们选取了其中的几家,并邀请云汉资本投资总监黄云忠做出评价。此外,本文还收录了创业板相关人士的一些建议。

杨彬

南京中科电动汽车公司总经理

创业板推出后,我们就谋划开了。有投行到南京找到我们,聊过几次。目前我们还是要在产业上继续深入做大做强,提高效益,也需要在扩大规模的资金上做些投入。现在国家产业政策还不明朗,产业环境还不支持新能源汽车,这让我们发展起来很难。

上创业板,我们看重的是资本和市场。如果电动汽车能上创业板,名声就可以得到很好的传播。据我了解,中国现在还没有一家以新能源汽车为主业的公司登陆创业板。

我们首先要看VC对新能源汽车的理解,不是志同道合的资金我们不想要。其次我们也要看看VC的经验和业绩。

等我们二、三期建成后,会请专业中介机构评估资产,包括技术和专利的无形资产,参考财务模型做上市估值,然后大家坐下来谈。

黄云忠

云汉资本投资总监

如今有不少中小企业热火朝天准备创业板上市,杨彬总经理却表现出格外的冷静。创业板的确是个好的融资平台,但关键的还是杨总经理所强调的“要在产业上继续深入,做大做强,提高效益”,把这些东西都做好,上市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但是杨总说的资产评估和公司估值是两个概念,上市是公司不是资产。

尚守哲

上海文华财经软件公司总经理

我们目前在做股权结构改造、业务规范等方面的准备。现已满足基本条件,计划2年后申报。

上创业板,我们更看重的是资本、名气。有了资本可以把业务发展的更快,上市公司的代码本来就是公司信誉、规范的代表,具有很强广告效果。

接受最后一轮投资是明年的计划。价格也没有什么好谈的,根据一级市场的平均市盈率走就行了。

黄云忠

从公司最后一轮的融资,再到创业板上市之路,尚总已了然于胸。

孙先红

蒙牛创始人之一,如今经营的一家公司也意欲冲击创业板

从蒙牛创业那会儿,就开始关注创业板。不过我们不想为上市而上市。

上市只是一个融资平台,纳斯达克也好,创业板也好,都应在正常发展途中做。上市过程中,完美的企业不会存在问题,这就要求在经营、管理上一直按规矩去做。

现在创业板要排队,上市的时间不好预测,我们也不用去预测他,管理好自己的公司最重要。

黄云忠

出于对中小企业的长期关注和多年股权投资经验,让孙总对企业的股权投资到创业板上市有着全盘的把握。

一些焦点问题的说明:

广告效应——其实这些老板都在谈一个问题,就是上市带来的广告效应。这个理解显然是很低级的。首先,上市的广告效应对一般的生产加工企业,不是非常明显。广告效应最明显的是消费类公司。第二,广告也是双刃剑,有可能是好,有可能是坏,显然他们只看到了好的一面。

催生手法——投资之前,这一块的评估一定会有。别听有些人在会上描述的那样,让公司自有发展,不干涉,上市不是目的等等,那基本都是瞎扯。

针对上市不恰当的“催生”与“干涉”,会给企业本身带来一些伤害。所以要做到适度,就像肉食鸡,不就是吃了加激素的饲料才长得那么快吗?但是鸡不是一样活的好好的?而且还可以吃吗?一个道理。

规范运作——现在发审委就是一模具车床,按照他的标准来就是了。他说你财务怎么规范,你就怎么规范,他说你怎么披露你就怎么披露,这没什么好商量的。至于你做到他要求的90%还是80%,取决于券商的辅导,还有企业本身的管理架构等。

二次冲击——从企业的角度和投资方的角度,没有过会要分开看,不能盲目地发起第二次冲击。

先要看证监会的意见,没过会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然后分析,看硬伤是否可以解决掉,否则瞎冲锋,浪费人力物力,同时对企业的打击也比较大。

其他人的建议:

陈友 过来人的经验

深圳天源迪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创业板的门槛本来比较低,但由于优质企业太多,把整个门槛抬高了。

比较重要的条件包括:一是历史沿革。历史是否清白?包括企业发展、纳税等方面。二是成长性,大多数企业是在历史沿革上被“枪毙”的,在报道上只说是成长性不够,实际上我认为有部分信息没有真正披露出来。三是公司治理。

龚寒汀 你需要做的准备

平安证券投行部董事总经理

创业板没有通过审核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规范性运作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不可能简单说你有一个创新概念就会让你上市;另一方面是成长性的问题,你的企业到底具不具备成长?是不是可持续的、有竞争力的成长?三是业务发展前景和消费群体是不是足够广阔?也就是除了看你三年的成长性以外,还要预计未来五年的成长性;四是募集资金的走向,钱是否用在刀刃上,是否与未来的发展相关等等。这些是判断企业能够通过IPO审核的原因。

刘二海 我们这样选企业

联想投资董事总经理

联想投资的企业现在有一家在创业板,有两家在中小板,过去很多是在纳斯达克、纽交所以及香港主板上市的。现在看起来创业板、中小板越来越重要,所以我们也越来越重视。

我们发现,创业板的企业有时不像纳斯达克的企业,在中国排名第一、第二、第三才有机会上市,现在有一些企业排到第六也上市,使我们感到有点儿迷茫。

我们内部做了些研讨,觉得还是要坚持我们的标准,还是要投行业的前排企业,因为上市毕竟不是目的,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真能做成百年老店,真的有机会出来那才可以。

张炯 创业板也在变化

广东信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实际上证监会、审核部门和发审委的审核理念是在变化的。

一是有些行业不太适合在创业板申请上市;二是在创新性、成长性的认定方面也处于逐渐变化的过程;三是对于企业的规模(包括销售规模和盈利规模)已经不能参考创业板IPO规定上的数字,那个数字就目前而言意义不是特别大。有一家软件公司,大家都觉得非常好,比较清白,成长性也好,但最后没有过会。原因是规模小,销售收入只有6000多万元。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