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走世界杯 鸿星尔克就差临门一脚
导语:

 

赞助了朝鲜队3年,却被人家在世界杯上换掉。这可能会成为体育营销赛事史上的经典案例——不过,是反面教材。

本来鸿星尔克希望通过赞助朝鲜队,成为唯一一个赞助世界杯的亚洲的体育品牌。结果“这支最神秘的球队”,却穿着一个意大利二流体育品牌Legea出场。

叹息中回忆,这原本是鸿星尔克一次眼光不错的“抄底”。

1966年首次参加世界杯时,朝鲜队就穿着没有牌子的球衣登场,此后,朝鲜队一直没有固定的装备赞助商。2006年,急需扩大品牌影响力的中国品牌鸿星尔克认为赞助朝鲜队性价比非常高。

当时想要赞助朝鲜的还有日本的几个品牌。最终,鸿星尔克在2006年11月拿到了赞助合同。在合同中,鸿星尔克加入了这样的条款:如果朝鲜队打进2010年南非世界杯决赛圈,鸿星尔克就有赞助朝鲜国家队的优先权。

事情发展到这里,似乎没有问题。

但是,当朝鲜队穿着鸿星尔克赞助的服装打进世界杯后,就变得没有当初那么好讲话了。例如彪马一类的国际大牌也开始“登门拜访”,越来越高的筹码被摆在了桌面上。鸿星尔克品牌营销负责人李新辉说,“鸿星尔克也很想与朝鲜队续约。但在出线后,朝鲜队身价暴涨,要求也开始不断提高,多次商谈后,最终超出了我们忍耐极限,双方终止合作。”

分手的现实,被鸿星尔克归结为朝鲜的不守信用。其实这也难怪,在高额的差价面前,任谁也会动心。

从赛事赞助的历史来看,抄底的做法,是一种长线方略,也有一定的风险。如果赞助方仅仅限于物质供给层面,可替代性太强,必定不能长远。  

所以,这不是临门一脚的问题。

阿迪是从足球、耐克是从篮球起家,彪马让人想起赛车服,虽然现在他们的产品开始五花八门,但他们的公司历史前半部时,路线和指向都是非常明晰的。年轻的中国体育品牌们大多专注性不够,一会儿去买NBA场地的广告牌,一会儿又去买网球赛的裙角。

如果真想全盘兼收,世界杯这个全球最热闹的赛事又为何会放弃。这样一个说法被认定为黄金定律——体育品牌的高度跟其体育资源的位置呈完全正比。阿迪证明过、耐克证明过、国内众多品牌也在效仿。当然这会对现金流产生压力,得充分、理性、聪明去估值。

在争夺朝鲜的对抗中,最终来自意大利公司 Legea以200万欧元的代价签下了朝鲜4年的合同。Legea将此看做是一项“伟大的成功”。当朝鲜队攻破了5届世界杯冠军巴西队的球门时,电话和采访要求应接不暇,来自美国、加拿大、印度、中国、非洲等地方的招商请求也纷至沓来。

据传,Legea将在店中出售朝鲜队的球衣,定价45至50欧元(约378到422元人民币)。该公司负责销售的洛伦佐·格里马尔迪还对媒体表示:“我们目前在中国市场还没有分店,但是在不远的未来,我们的品牌将打入中国。”

看,你说贵,人家觉得占了便宜。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