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杰明:匿名与实名的恶与善
导语:

如果你是一个网民,对于网络上的各种过激行为,你肯定会有所了解,甚至你自己也曾参与其中。

3年前,美国密苏里州49岁的妇女洛瑞?德鲁,为了报复与自己女儿吵架的13岁女孩梅甘?迈尔,匿名在网络上对梅甘恶语羞辱,并带动一批不明就里的网民加入辱骂行列。最后,这个不堪网络言论侮辱的小女孩在自己的房间上吊自杀。洛瑞后来因此被判处3年监禁。

从网站新闻到各种网络游戏,从匿名发言再到人肉搜索,类似的让人感到惊讶的新闻、言论和行为满带着暴力,且连绵不绝,作为一个网民,我们何去何从?

好人如何“作恶”

你可能听说过“交通狂躁症”——某些正常人在公路行驶中,瞬间情绪爆发,突变成一个极具攻击性的人,对他人破口大骂,甚至大打出手。那么“交通狂躁症”是因为人的本性所致,还是因为当时的环境和情况让其抓狂?

社会心理学家斯坦利(Stanley Milgram)试图在他的著作《服从权威》(Obedience to authority)中解释这个问题,1960年代,很多志愿者参与了斯坦利的 “权威服从试验”,斯坦利把实验设计成“作恶”与“不作恶”两种可能的冲突情境。

参与者被告知,这是一项关于“体罚对于学习行为的效用”的实验,并被告知自身将扮演“老师”的角色,以教导隔壁房间的由实验人员假扮的“学生”。“老师”给“学生”听写单词,如果学生答对了,老师会继续测验其他单词。如果学生答错了,老师可以按下手中的按钮,对学生施以电击,随着作答错误次数增加,电击的瓦特数也会随之提升。

斯坦利让参与者相信,隔壁的学生每次作答错误会真的遭到电击,但事实上并没有电击产生,只是伴随电击,会出现录制好的叫喊声,甚至是求饶声。假若参与者表示想要停止实验时,实验人员会以这样的“权威话语”下达指示:“你继续进行是必要的”、“责任由我来负,请继续”。

在进行实验之前,斯坦利曾和他的心理学家同事们做了预测实验结果的测验,他们全都认为只有1 % 到10 % 的参加者会狠下心来继续惩罚直到最大伏特数。结果在第一次实验中,65%(40人中超过27人)的参与者都一直持续到实施了最大的450伏特惩罚,尽管每个人都在伏特数到达某种程度时暂停并质疑这项实验,一些人甚至说他们想退回实验的报酬,但没有参与者在到达300伏特之前坚持停止。

社会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在1971年做了一次实验,研究环境力量是否能将“好人”变成“坏人”。他随机指派一群大学生志愿者充当模拟监狱环境下的“警卫”和“犯人”。

按照预先计划,实验本来要持续两个星期。可到了第六天,菲利普就被迫中止了它,因为那些聪明、健康、受过良好教育、讲究道德的年轻人要么变成了残忍兽性的警卫,要么变成了情绪受损的犯人。

第一天,大家还相安无事,但“囚犯”第二天便发起了一场暴动,撕掉囚服上的编号、拒绝服从命令、取笑看守。菲利普要求看守们采取措施控制住局面,他们照着做了。他们采取的措施包括强迫囚犯做俯卧撑、脱光他们的衣服,拿走他们的饭菜、枕头、毯子和床、让他们空着手清洗马桶,关禁闭。最后局面完全失控,实验只持续了6日便被迫终止。

这些实验都反映出一个普通人是如何因情境的不同而转变,开始行邪恶之事的。

2008年,菲利普?津巴多以《路西法效应》首次亲自撰述并呼应从“斯坦福监狱实验”到“伊拉克监狱虐囚案”30多年来观察到的社会现象,深度剖析复杂的人性,全盘且深入解释“情境力量”影响个人行为的概念。

菲利普?津巴多提出了自己对“路西法效应”的思考,他认为世界的无限容量促使人们可以有多种行为表现:善良或者残忍,关心或者冷漠,创造或者破坏,成为恶棍或者英雄。

他还介绍了7个逐步滑向“作恶”行列的进程:没头没脑地迈出第一小步;丧失人道主义观;因匿名而去个性化;责任分散;盲目服从权威;不加批判地遵从群体常规模式;以不作为不关心的方式去消极忍耐恶行。

看看今天互联网上所发生的吧,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中充斥着大量匿名的人和事,缺少责任和自由的思考,总是盲目地服从权威,这样的环境中更容易产生极端或暴力行为。而受害者往往孤立无援,网民们往往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主宰了,正如文章开头提到的被那个美国妈妈带动的网友们一样。

匿名是所有罪恶的来源吗?

如此看来,“匿名”可以说是导致这类极端行为的根源之一。关于实名上网的各种建议和讨论之声也不绝于耳。网络实名制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通过身份识别,可以避免更多的非法和有害的行为。但是提倡实名制往往容易忽视的一个事实就是,实名制会破坏互联网的发展。

至于如何破坏互联网的发展,我们可以从一些实验中得到一些借鉴。40多年前,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就设计实施了关于“从众现象”的经典心理学实验。所罗门请大学生们自愿做他的被试对象,告诉他们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情况的。当某个来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走进实验室的时候,他发现已经有5个人先坐在那里了,他只能坐在第6个位置上。事实上他不知道,其他5个人是跟所罗门串通好了的。

所罗门要求大家比较“线段”的长度。他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然后让大家比较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3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判断共进行了18次。事实上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做出正确判断的。

然而,在两次正常判断之后,5个之前串通好的人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错误答案。于是第6个未经串通过的人面对考验。结果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程度的从众倾向,但从总体结果看,平均有33%的人判断是从众的,有76%的人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的判断,而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判断错的可能性还不到1%。当然,还有24%的人一直没有从众,他们按照自己的正确判断来回答。

所罗门的实验表明:有些人情愿追随群体的意见,即使这种意见与他们从自身感觉得来的信息相互抵触。群体压力导致了明显的趋同行为。这种情况有些类似中国成语里的“指鹿为马”或者“三人成虎”。

可以想象,这种“从众心理”使得很多持不同意见的正确观点无法得到认可,导致了大量的群体性错误。实名制可能加大这种从众现象的发生,持不同意见的个人或者群体需要承受很大风险。如果你想帮助大众从新的角度认识事物,匿名就可以起到保护作用,要知道即便是超人也需要有一个普通人的身份作掩护。

到底是什么将人类变得罪恶?菲利普?津巴多通过10年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某些情境可以使我们去做坏事或者放纵某些坏事的话,那么是否也会有些情境可以帮助我们去做好事?菲利普认为大多数人面对邪恶却无能为力时都会感到自责和愧疚。

到底应该用怎样的情境去激发网友们行善而不是向恶呢?网络实名制究竟是不是好办法呢?如果你有什么好的想法,请来信与我(或《网商》杂志)展开交流。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