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模仿”没有出路
导语:当模仿之风为我们数一数二的大企业所喜用并且惯用时,我们的未来在哪里?

经济观察报 评论员 魏黎明 有一句很多人都熟悉的广告词: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已经越来越少见了。模仿者也已经变成腾讯这样的大鳄。

几乎从不第一个吃螃蟹的腾讯,依靠跟随战略一个接一个地模仿业界成功案例,成为最终摘果子的那个人。这使得互联网业界甚至到了 “闻腾讯色变”的地步。有人叫好,亦有人痛斥,甚而冠之以 “狗日的”骂名。尽管如此,腾讯依然不为所动地动了许多人的奶酪。

模仿,曾经我们以形象化的 “山寨”代言之。但是,当这种 “山寨”行为从手机、皮包、手袋等日用商品,延伸到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大企业,从少数行为演变为企业界的习惯性集体行为时,这种集体性模仿背后就有许多值得推究的地方。所谓集体性模仿,也即非独腾讯如此。在一些 “大块头”身上,模仿屡见不鲜。比亚迪从做电池、IT代工时靠模仿起家,成功后又被众多国内竞争对手模仿;继而转型做汽车,至今仍被认为与某国际知名品牌外形相似。

在比亚迪身上,模仿与被模仿几乎同时发生,这就是国内业界的一种共相。

这种共相之所以存在,根源在于模仿最节省成本,从而也能够最快地提高竞争力。当对成本的压榨形成习惯性嗜好时,模仿便层出不穷。而过分建立在成本控制上的成功,往往并不具有独创性,也更容易被模仿,在我国尤其如此。

在中国,人力资源丰富而劳动保障体系又不完善,这使得人海战术得以运用自如。土地市场、信贷市场的漏洞,在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热情之下,可以就此提供种种便利。而法规及其执行的漏洞,则使得大规模模仿可能形成伤害却又不被法律所制,从而使得企业对模仿形成习惯性依赖。这就是集体性模仿的社会土壤。

除了对企业自身发展策略有所质疑之外,这种集体性模仿背后的社会成因更需要认真反思。

以汽车行业为例,与韩国规定公务用车必须使用国产车不同,在中国,公认的“官车”是奥迪,而不是奇瑞、吉利或比亚迪。在这种情况下,自主品牌汽车似乎天然陷入低端市场,因此也只能通过模仿迅速完成各项积累,以期做大做强。

如今比亚迪、腾讯的成功,为相当多的人所称道。但令人难受的是,这种不走寻常路的低成本扩张形成的竞争力,在国内固然杀伤力十足,一旦走出国门就无一例外地要么成为代工者,要么沦为知识产权案件的被告。建立在内部低层次激烈竞争基础上的中国制造,看上去充满竞争力,实际却因缺乏技术含量而长期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在我们经济体内部的成本压榨越激烈,流向国际市场的利润就越高,而我们之所得似乎仅余中国制造的虚名。

就腾讯而言,其榜样应是谷歌这样的国际巨头,但腾讯再强大,与谷歌的距离却仍然相当遥远。与重视新技术、提倡新生活方式的巨头们相比,腾讯做大做强的手段总给人感觉过于山寨。而走高新技术路线,在全世界引领新生活方式的变革,才是我们真正应该重视的竞争力所在。毕竟,不靠拼命压榨本国劳力,不靠污染环境,也不靠圈地、圈钱等脏活累活见不得人的活做大做强,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正道。

但是,类似谷歌、苹果这样的商业文明之花,终究要根植于自由开放的社会土壤之上。而这正是我们当前极为稀缺的,在互联网业界尤其如此。当行业出现人为限制的情况时,受到束缚的将不仅仅是互联网业界本身,而是整个社会的前行步伐。

无论是对互联网世界的人为设限和排外,劳动保障体系满足于维持低福利的国民待遇,抑或是对非法圈地、圈钱以及环境污染等以GDP增长为名义的放任自流,都与自由开放的社会精神背道而驰。在这种社会土壤上产生出来的,除了国有大企业之外,便就是模仿巨头。而这种集体模仿的精神,在许多行业被奉行不二。因此,当产业繁荣的顺序从家电到互联网再到汽车业时,模仿便从来没有被我们真正丢弃过。而当模仿之风为我们数一数二的大企业所喜用并且惯用时,我们的未来在哪里?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