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美传媒:不收公司收资源
导语:

 

在分众开始收缩战线的2009年,一度被认为是其效仿者的航美传媒(NASDAQ: AMCN)却花了好几亿元让自己成为行业老大。

2007年11月航美传媒登陆纳斯达克后,行业内传说航美手中有10亿现金,就算存在银行都够发工资的了。据摩根士丹利评估,在2008年底航美传媒持有现金总额1.62亿美元,接近公司市值的三分之二。

当时在航空机场媒体圈,航美最大的竞争对手分别是上海的德高中国、迪岸传媒,广州的天骏传媒,后三者分别在上海、广州、深圳机场传统灯箱资源方面占领优势,航美则以北京为据点向全国二线城市辐射,更独家买断机上电视经营权。

不过,金融危机袭来,户外媒体普遍经营业绩下滑。此时,将钱拿在手中不会是好事。不过收购也必须讲究对价。当时,几家竞争对手中,除德高中国属于外资公司,天骏、迪岸都有VC驻扎其中,如果收购势必抬价很高。

而且,机场媒体经营权多以3年或者5年为期招标,收购公司的最大价值无非就是这些公司手中掌握的为期几年的优质资源,以及现有客户。

航美当时采取了适当的缓兵之计,又在较为适当的时候出击。2009年1月,天骏向深圳机场主动要求解约。在此6个月前,天骏花了近6亿拿下这部分资源。竞标时第二名是雅仕维集团出资3亿元,第三名是航美传媒出价2亿元。

两个月后,航美传媒借此机会谈妥与深圳机场的合作。就在同时,公司还拿下首都机场T2、T3很多传统灯箱资源。这些资源大多数来自开始溃退的对手公司。

这一系列的收购让航美成为航空媒体圈的老大。又过了一个月,航美传媒集团又与中国石化集团正式签署协议,计划在未来5年半内,将广告业务拓展到中石化全国超过28000座加油站中。航美开始提倡“大交通圈”概念。

大量的收购让航美传媒2009年总营收达到1.525亿美元,较前一年增长21.5%。但同时也致使成本迅速增长,导致了公司长达一年的亏损。该公司当前拥有50家主要机场和9条航线的特许经营权,随之而来的特许经营费从2008年的4570万美元大幅上涨141%,至2009年的1.101亿美元之后,还没有看到这些投资带来的收益。

为了使收购回来的资源物有所值,航美不惜巨资购进新式硬件改造广告环境。越来越多的销售资源也没有直接分配给原有团队,而是大量招收新人,这致使直销团队扩展相关的费用增加。

美国券商Auriga在今年4月发布报告称,在经历了足够的扩张之后,航美传媒应当向投资人展示其盈利能力。于是,他们在报告中给予了航美传媒股票“持有”的评级,并将其目标股价初定为6美元。

随着2010年广告产业的全面复苏,以及连续两年的网络扩张、经营,航美传媒的经营果实应该得到改善,但向非核心广告业务——加油站广告业务的扩张,将给财报上的现金流和利润率带来压力。

航美传媒必须从扩张和盈利中找到平衡点。之前的投资在2010年是否将产生收益,关键还是在于管理层的执行力以及营销团队的协作是否顺畅。航美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郭曼,相信对此也深信不疑。今年5月,他刚刚宣布将拿出1300万个人名下股票(相当于650万存股托凭证),用于一个为期三年的人才激励计划。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