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映象
导语:

经济观察网 林俐/文 走在吉尔吉斯坦首都比什凯克(Bishkek)的街道上,有时我感觉好像到了欧洲。这种错觉部分源自周边苏俄风格的建筑物,同时也因为路上的行人和街边的小贩有许多是白种人。除此以外,当地市民的一些生活习惯也让我感到意外。

就拿比什凯克市内的司机为例,他们守规矩的程度,让我这个行人不敢随便站在斑马线前发呆,这么做会照成交通堵塞的,因为司机们会很耐心地把车子停下等待我过马路。我已有多年没见过有实际作用的斑马线了,在许多亚洲国家,它只是地面装饰品,并有可能成为交通事故频发点。

在交通灯前,比什凯克的司机们也很注意,他们会在黄灯时放缓速度并停下来。如果是在我的老家马来西亚,或是过去三年我工作生活的中国,司机们总是于黄灯时,在脚下的油门加把劲,势必要在交通灯变红之前冲过去“对岸”。

另一个让我觉得比什凯克不太“亚洲”的是这里的饭馆硬性要求小费。有的餐厅会在餐牌上注明服务费的标准,占整体消费的7%至12%不等;甚至有的看起来不太起眼的,在大棚下营业的小摊位也不例外,只要是有座位有服务员的就要收服务费。

这个城市的布局也和其他中亚丝绸之路上的城镇有别,它没有任何古迹遗留下来,也没有弯弯曲曲、容易让人迷路、但又充满当地生活特色的巷弄。比什凯克是一个现代化城市的规划,在地图上它看起来像是由许多小方格组成的一般,因为每一条马路都是笔直地由南向北,或从西到东,这两个方向的马路交错形成多个十字路口,路边种满了树,整个城市绿意盈盈。

这个城市的所在地,曾经是古丝绸路上一个小小的防卫点,有个小土堡,但今日没有一丁点的蛛丝马迹残留下来。该土堡于1862年被俄罗斯人从乌兹别克王朝的手中夺取,变成了一个俄军的兵营,16年后正式成立名叫Pishpek的城市,以分配土地政策吸引了不少俄罗斯移民。今时今日,俄罗斯族依然是这个城市的主要人口,占47%。

1926年,当苏联把中亚按民族政策分化成五个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这个城市化名为Frunze,并成为吉尔吉斯坦的首都。1991年独立后依然是首都,不过名字恢复老字号——只是把哈萨克族发音的Pishpek变成吉尔吉斯族语音的Bishkek。

按民族原理为立国基础的吉尔吉斯坦是一个苏联时期的产物。要不是当年斯大林为了分化庞大的中亚地带,指示人类学和语言学专家们去识别这个区域的各个民族,然后给予各大民族一个自治范围,强化他们之间的历史文化区别,弱化中亚各民族以突厥系语言和伊斯兰教为一体化的基础,也不会出现今天的五个中亚共和国。

于是今天的吉尔吉斯坦首都,依然有着许多苏联符号,比如典型苏联时期经济实惠的建筑物,那些一栋栋像火柴盒般叠成四五层高的租屋,以及方方正正的灰色政府办公楼。列宁像依然建在,虽然该塑像在独立后,被从市里最大的广场移植到国会前面的一个小公园里,而其原址被一个象征自由的纪念碑占据了。

首都的国家历史博物馆里,依然大篇幅地介绍俄罗斯的红色起义如何推翻帝皇政权,以及斯大林如何领着马克斯主义的信徒们奔向苏联体制,然后是吉尔吉斯坦的诞生。吉尔吉斯坦并没有试图抹杀过去或否认苏联对这个国家的贡献,不像其他有的中亚国家那样,在独立后把苏俄符号洗干净并改写历史。

我觉得吉尔吉斯坦能够勇敢地承认和面对它的过去,证明这是一个现实和务实的民族,虽然目前这个国家政局动荡,民间贫穷,但它的未来并不暗淡。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