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企业的思考:文明的果实挂在能源的藤上
导语:

近期,全球性能源危机愈演愈烈,如何在文明进步的同时,与环境和谐共赢成为当前世界性的课题。早在上个世纪,一位叫怀特的美国学者在其著作《文明的进化》中下了这样的结论:“一种文明的进步、停滞或衰退,或者是人均能源消耗的增加、持平或减少;或者是能源开发利用效率的提高、持平或下降;或者是两者的综合作用。”这一论断受到了西方社会的广泛关注,被称之为“怀特定律”。后来,另一位学者邓肯又补上一句:“或者是能源开发利用对环境和社会造成的冲击的减少、持平或增加。”也就是说,能源开发利用的副作用足以影响文明的进程,所以说文明的果实应该挂在能源的藤上。

  抓住能源的藤

  事实上,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但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温室效应日渐恶化,环境问题危及人类生存。因此必须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控制污染物排放。而在其中,又以工业节能减排责任最重。

  工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节能减排的重点。工业是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大户”。近年来,我国工业发展迅速,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其自身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问题日益突出。依据当前的经济增长惯性,我国对各种能源的需求还会不断增长,企业或机构的排放量也很难立马降低,传统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能源的错置和浪费,能源效率的低下和利用上的不合理等,都使环境和能源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各用能企业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问题日益突出,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集约型增长方式来取代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已越来越得到政府和大众的重视。我们要抓住能源问题,顺藤摸瓜,对症下药。

  结出文明的果实

  在我国,早就意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并已经写入“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期间,全国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是: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以我国传统发展模式回应二氧化碳减排及能源压力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运用科技来为大型用能企业节能才是可行之道,文明的果实才会更鲜美。

  正确运用科技和专业技术节能减排,正是我国目前,尤其在大中型企业中要深入的节能理念。这一理念的理解对于工业节能成效至关重要。

  在第三届世界环保大会上,中国生产力学会会长王茂林也就节能环保问题发表了演讲,其中讲到中国要下大力量来解决低碳经济,节能技术,煤的洁净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技术、创新技术的开发,要加大投入。

  在探索一条既可以广泛推广,又适合中国经济社会和企业发展实际的节能节电道路的过程中,作为一家专业节能公司的北京乐普四方方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坦言,在帮助企业节能节电的过程中,最应该做的,就是将科技和专业的节能减排理念植入企业管理和实践者中去。

  举例来说,在电力系统中非常容易产生谐波,而谐波不仅会降低节电设备的节电效率,而且会对风机水泵正常生产产生干扰。这一点,企业普通生产管理人员不可能掌握专业的技术,而作为专业的节能企业,乐普四方不仅能够根据企业实际设计专业节电系统,而且掌握有高效的滤波技术,能够使谐波的干扰降到最低,最大程度提高节能效率。“这种差别可使节电率提高10%以上。”

  “只有科技和专业才是高效节能减排之路。”节能企业的心声值得引起其他企业的思考。目前,我国的能源与环境矛盾隐忧已经毋庸置疑,我们必须从观念上意识到,只有抓住能源的藤,依靠科技节能减排,我们才能真正让文明正常结出丰硕的果实。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