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投资潜力园区
导语:蛇口到深圳特区再到全国,中国发展了各类经济园区,占据中国经济重要位置

网商记者 向梅 1979年7月20日,深圳蛇口的一声炮响,拉开了经济特区建设的序幕。经过30年的发展,从蛇口到深圳特区再到全国,中国已经发展了各类经济园区4000多个,省级以上经济园区1600多个,国家级经济园区(截止2010年7月)289个。

园区经济已经在中国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其发展速度均高于国家的平均经济增长速度,部分高新区或经济开发区为所在城市贡献了50%以上的GDP增长。此外,中国最先进的行业技术,通常都在高新区、经开区中孕育并推广。在制度创新领域,中国的园区与国际园区仍有差距,但在国内仍然起到了制度示范的作用。

2010年9月9日,在厦门召开的2010“世界创新与投资促进平台”发布会暨国际园区合作论坛上,《经济观察报》与商务部研究院、中国(厦门)国际投资促进中心、中国区域经济学会联合发布了“2010经济园区投资潜力评价报告”,并揭晓2010年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经济园区”评荐榜,共有18家国内园区获评“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经济园区”,5家园区获评“中国最佳特色园区、专业园区”,揭示了现今中国经济园区的整体水平,也展现出未来的发展潜力。“跨区域、跨国界”的“双跨”路线将成为今后中国园区的发展方向。


四千园区,同质竞争求变

(马宇:《经济观察报》2010年经济园区评价报告科技组负责人)

目前国内近四千家园区中,除国家级的园区整体资质较强,整体园区发展存在量太多、太杂,但仍然不断有新的园区上马的问题。全国最高峰时期曾有园区几万家,现在留下4000多家。但很多园区闲置荒芜,或者搞房地产项目,对于经济没有真正的提升作用。

中国园区的体量是全世界任何其他国家或者地区能具备的体量,而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大学科技园、孵化器等多种表现形式更是中国所独有。中国园区的体量巨大、表现形式众多是由中国的特殊情况所决定的。中国地域广大,资源丰富但又不足够精准,所以地方的决策层往往将资源集合到某个地区或者区域,让这个地区先发展起来,或者形成一种产业集聚效应,这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园区。另一个重要的背景是当前的软环境,在现有的体制转轨没有完成的情况,中国的整体创新环境仍不成熟,包括经济管理体制不太适应目前经济发展,而园区提供了进行制度创新的小环境,从某种意义上国家体制转轨的不成熟倒逼出了众多经济园区。

中国园区的问题还存在于发展策划方面。无论从国家角度,或是区域角度,都存在聚焦不足的问题。一个区域不大的地方规划了各种各样的园区,而实际的资源根本不足以支持。一个县级市,几十万人口,中央提的七大战略产业都要放在这儿,从根本上是地方决策层在发展策划的层面出现了问题。

园区经营方式上,大部分园区仍属于粗放经营,圈起一块地,主要的引资手段就两条:第一,给企业土地;第二,给一些财税优惠政策。中国现在的国土规划管理严格,拿地很难,开发区相对容易,所以某些既不是从事先进制造业,也不是做服务业,可能和园区定位完全不对口的企业也钻空子进了园区。

对于中国现有的园区,更大的问题在于同质化竞争严重。所有园区前四位重点发展产业,几乎一模一样。很多园区一味跟从国家的新兴产业计划,而没有根据自己的竞争优势和资源禀赋去确定自己的重点发展产业。一些园区的产业集群度管理落后,依靠土地和税收优势吸引企业进驻,但是形不成产业链,最终虽然区域产值很高,但缺乏产品持续的拉动后劲。


“双跨”是未来关键词

(孟凡:创新研究院长秘书)

新中国成立60余年,过了一个甲子, 30年的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也是30年中国园区的发展,现在这种发展又来到了关键阶段。谈到中国的园区经济,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区域经济,而区域经济最核心和主体的部分则都在地方的园区。这样的发展模式可追溯到5000多年前黄帝、炎帝共同开发中原时。他们看到中原土壤丰沃,从农耕的角度讲可以划地为限,每个地方充分挖掘自然赋予的资源,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而最终形成了划地为限的管理模式。

关于园区经济的本质,一个是土地,一个是税收,决定了地方政府对地方经济的互动是非常强烈的。跨地区工作是很困难的,真正跨区的不是政府,而是商业机构或者说是一个工业生产商。作为地方政府像深圳有一个商业平台吸引别人进来可以跨出去,也还是在构造一个城市。但不可能到长沙去主导或者是其他地方去主导,这是由我们的整个经济体去举行的。

经过30年的发展,很多园区都做得很好了,接下来怎么创新?其实从组织上来说我们研究企业管理,研究资本,组织创新,组织的效率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一个是纵向的这种组织分工,这方面中国是非常擅长的,我们纵向观点是非常擅长的。另外一个组织功能就是横向组织观点,这方面我们是不擅长的。不擅长我们就不可能打破这个行政体系,让全国园区一起去竞争,不可能垄断他,只能是大的板块。这个当中怎么修订呢,可能跨地区、跨区域是一种修正,这种大的框架下面可以来负责一些让资源和效率,资本、人才、市场、产品可以达到一种互补性的创新。


建设世界一流园区是国家级高新区未来的标题工作

(王春阳,科技部火炬中心高新区管理处副处长 )

高新区到现在已经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1985年国家做出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鼓励科技人员创办企业和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国家高新区。1988年国务院首个批建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即今天的中关村。1991、1992年分两批批建了51个国家高新区,1997年为了解决中国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农业问题,批建了杨林国家工业示范区。2007、2009年又将宁波、香港、泰州三个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到目前为止整个全国布局了56个国家高新区。

按照2009年的数据,56个高新区营业总收入实现了78706亿元,工业总产值61151亿元,人员有815万人。实现生产总值23116亿元,工业增加值15416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9.5%。56个高新区上市企业783家。56个国家高新区聚集了全国5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贡献了30%-50%主要高新技术产品的产值。已经成长起一批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产业集群,像北京中关村的芯片设计,上海张江的集成电路,武汉东湖的光线光缆,深圳的通信设备,大连的软件外包服务,无锡的光伏太阳能产业。目前国家提出了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包括信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基本上都在高新区内孕育成长。

高新区的发展还促使了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明显的增强。2009年高新区内企业授权发明专利10020件,占到国家全部企业授权总量近50%。每万人专利拥有量已接近先进国家的水平。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如华为、联想、中兴、百度、京东方、尚德、腾讯、阿里巴巴等已经开始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

高新区的发展辐射带动了区域的科技创新与发展,一半以上的国家高新区经济总量已经占到所在城市的20%以上。 此外,国家高新区在人才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2009年国家高新区从业人员中大专学历以上人员占到总数的47%,硕士、博士学位者35.4万人,归国留学人员3.6万人,可以说国家高新区成为了未来大学生就业的一个主要渠道。

在新形势下,国家高新区未来还将承担起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任务。建设世界一流园区,是未来高新区在5到10年所要做的一个标题的工作。


清华科技园:四“聚”打造世界一流园区

据科技部的信息显示,2009年大学科技园里在孵的企业总收入大约250亿,累计转化为省一级以上的科技成果一共是3000多家。

1993年,清华大学首次提出创建清华科技园的构想,并得到教育部和北京市的确认和批准。1994年,组建清华科技园发展中心,正式开始建设科技园。1999年,清华科技园被纳入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总体规划,予以重点发展支持。2001年,清华科技园被科技部、教育部确认为首批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从1993年提出建设清华科技园构想时,园区的领导已经确立了将清华科技园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时建成世界一流园区的目标。

在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清华科技园采用四“聚”的发展模式,聚集、聚合、聚焦、聚变。聚集,即把好东西堆在一起,清华科技园从空间距离来看,在北京有70万平方米的建筑,在国内其他地区设置的机构加上建筑面积超过700万平方米。从企业聚集角度,北京清华科技园聚集了400家企业,加上全国的分支机构中的企业,总数超过1000家企业。从技术聚集的角度,园区聚集了非常多的核心技术,除一些世界500强之外,清华科技园中一些创新公司拥有的核心技术部分是世界第一流的。从人才聚集的角度,清华科技园聚集了很多创新创业公司的领军人物。聚集是一种物理现象,没有合理的机制,将形成恶性竞争。清华科技园发展的四“聚”模式最核心的是聚合,聚合是化学现象,物理现象改变的是形态,化学形象改变的是结构,因此聚合的变化更深刻。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包括北卡的三角园,都是政府、产业和大学的合作。从现今中国来说,政产学研还不够,政、产、学、研、金、介。这些创新要素共同为企业的成长、为企业的进步来服务,才能实现真正的聚合效应。

第三“聚”是聚焦,资源有限、能力有限、力量有限,中国话讲好钢用在刀刃上,清华科技园集中力量做一个钻石计划,对园区成长最好的企业,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注。

最后一个“聚”是聚变,即出大企业、出强企业,有影响力的公司。


产业的力量,西部的希望

(汤继强:成都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局长)

成都高新区获得“最具投资潜力经济园区”奖杯的时候,我感慨万千。一个深处西部内陆的高新区凭什么能够获得这样的殊荣?一大批西部内陆的经开区、高新区为什么爆发出如此强大的投资潜力?这应该是产业的力量,这也是西部的希望。

“西部”一词本是一个方位名词,然而今天“西部”一词却包含了相当丰富的内涵,作为方位意义的“西部”概念已经发生了变迁。它的含义绝不仅仅指作为方位的,相对于中国东部的中国西部,如同今天全世界都通用不悖的、内涵丰富的“东方”和“西方”,“南方”和“北方”概念一样。今天的西部,是全球视野下的西部。

在这一背景下,今天谈西部,已经变成一个相对的概念。国家出台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包含了十二省区市,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 2002年末人口3.67亿人,占全国的28.8%。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22660亿元,占全国的16.8%。西部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不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0%,这是一个国家政策层面上的西部。

用什么可以来弥合这种差距,或者缩小这种差距?在我看来,唯有产业的力量,才是希望之所在。

以成都高新区为例,1988年筹建,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高新区。经过二十年的发展,目前在高新区已经形成了三大主导产业,六大产业集群,第一是电子信息,第二是生物医药,第三是精密机械。围绕电子信息我们又形成了四大产业集群,集成电路、光电显示、软件和服务外包,还有通信产业集群,加上我们的生物医药和精密机械产业集群,共有六大产业集群。去年我们核心区实现GDP400亿,明年、最多2012年我们将可能实现GDP2000亿。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现在,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实现,这是产业的力量。

在中国历史上,中国的辉煌是以农耕文化为代表的,可以说是较为发达的第一产业铸就中国古代的辉煌,也是后来有学者所称的“落日的辉煌”。据统计,1820年以前中国的GDP占全球的36%,比今天美国占全球的比重还要高。但那时候的中国还只能说是第一产业的大国。

随着第二产业迅猛发展改变全世界格局,中国掉队了。19世纪的工业革命和技术创新令人们原来认为没有价值的地球资源,开发为极具商业价值的经济资源,石油的开采和广泛运用,飞机、汽车的诞生,化肥的生产,电力的供应,一大批人类历史上的重大发明创造改变了世界。同一时期,中国引以为傲的农业还是看天吃饭,看老皇历种地。1840年鸦片战争,几千英国的军队横扫我们,从南打到北,伤亡才十几个人,而我们的百万清军没用,抵挡不住,当时林则徐还说外国人的腿是弯不下去,我们就用竹竿去横扫,非常的幼稚可笑。在第二产业兴起和发展的阶段我们错过了这样一个机会。

难怪马克思说:“蒸汽、电力和自动纺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马恩全集》十二卷第3页)他认为科技比那些所谓的反对资本主义的革命家还有革命的力量,他认识到科技是一个最大的支撑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海内外都在热议“中国模式”。中国模式是什么?海外的专家们讲,中国模式有两条最核心的东西,第一是政治上的中国特色,第二经济上的市场运作,所以让中国经济30年走过了西方两三百年走的路,中国今天的GDP已经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的第二,虽然人均GDP还较低。但是从购买力平价的指标看,美国好多年前就把中国看做世界第二了。他们说,一元人民币的购买力和一美元的购买力实际差不多。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是跃居世界第二的经济体,或者是GDP第二,这也是产业的力量。

19世纪经济学有个著名的萨伊定律,核心思想是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研究供给就是研究产业。到1929年爆发了经济大萧条,生产的产品过剩了,于是大家就开始反思,反思难免矫枉过正,凯恩斯就站出来讲需求的重要性、唯一性,其徒子徒孙们开启了所谓的凯恩斯学派,政策处方就是需求管理,开发的工具就是货币、财政政策。2007年秋爆发的金融危机,及至今日,全球各个国家的政治家都在审视,带领经济走出衰退、迎来长期增长的动力到底在哪里?大家的智慧还是回到了产业上来,奥巴马还是给出了再工业化的解决方案,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这实际上又回归到了萨伊定律。这就是真正的产业的力量。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国家先后办起了88家经开区、56家高新区,一直到浦东新区、滨海新区、两江新区,开发区见证了产业的力量。上周,四川召开了全省西部大开发的会议,公开披露要规划建设“天府新区”,再造一个“产业成都”。

我相信产业成都,产业力量,必然为西部带来新的希望。


张江药谷:未来的关键是产业化、国际化

(王兰忠: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总经理)

始建于1994年的张江生物医药基地位于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基地集聚和发展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产业领域创新企业,被誉为“张江药谷”。基地由国家科技部、国家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是国内生物医药领域最领先园区。

“张江药谷”在国内的成功主要因素有两个,其一,“张江药谷”在国内起步较早,1994年,世界知名药企罗氏制药已经进入张江。第二“张江药谷”在科技部、卫生部调研总局、中科院、上海人民政府协议共建生物医药园区之时,定位很准确,并且此后的长期发展阶段得到了各方面专家的指导。

园区的管理层一直坚持自己是建设搭建舞台的同志,而不是真正的主角,真正的主角是张江生物园区里400多个企业。在发展园区上,“张江药谷”主要考虑人才、资金和政策。现在“张江药谷”里有400多个企业,21000多个人才,博士很多,院士也有几位,至今有100多个国家级专家在这里工作。因此在这里形成了良好的“药学”氛围。

现在国际知名药企大部分都已将部分产业落户“张江药谷”,园区发展的下一步的目标是引进更多的以民族品牌自主产权的一些创新小企业,这需要一大批的人才跟政策领导。“张江药谷”近期还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建立视频对话窗口,未来还将与美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建立视频对话窗口。游戏规则是清楚的,关键在于园区自己把服务做好。

生物医药的产业阶段是很长的,到后期难度甚至比前期更大。临床阶段,必须把国际一流具备临床经验的人才引进来。政策也很重要,各地政府包括商务部也很重要,在发展和国际化方面他们能提供很多支持,并带来机会。人才、资金、政策,缺哪些补哪些,是“张江药谷”未来国际化、产业化的关键。


深圳高新区:主动走出去的先行者

(朱志伟:深圳国际科技商务平台主任)

最近深圳高新区喜事连连。今年8月份温总理亲自来深圳考察,9月6号胡锦涛总书记又亲自参加深圳建立特区30周年庆祝大会。深圳高新区是园区“双跨”的践行者。深圳整个土地面积只有190多平方公里,深圳从30年前的几万人到现在1400万人口,对深圳来说未来发展最大困扰就是土地空间的局限。深圳高新区鼓励企业积极走出去,并在湖南衡阳、湖北等地建立了高新区和工业区,最近又在广州整个汕尾建立特别合作区。

在推动园区“跨国家”发展中,深圳高新区2004年成立深圳国际科技商务平台。到现在有43家国外科技商务机构进驻深圳国际科技商务平台,这些机构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例如巴基斯坦,还有巴西、哥伦比亚等。

2004年深圳高新区成立国际商务平台,到现在有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3家国外科技商务机构进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深圳高新国际孵化器,现在有十多个外国的高新技术领域的企业。同时我们也和其他国家的政府合作,匈牙利政府和企业去年已经跟深圳市政府的领导达成意向,要在深圳建立匈牙利环保技术的产业园。此后,深圳高新区希望引进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产业园。因为引进了匈牙利的一些优势公司后,就能够通过匈牙利的渠道将匈牙利、波兰、西欧的一些环保公司引进深圳。

传统企业走出去往往依靠企业本身的力量。企业走出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风险程度比较高。例如华为、中兴,一个个的与国外的园区接触。深圳高新区则利用政府平台为企业搭前站, 从2008年开始与以色列园区接触到今年3月份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韩国的大众科技园,深圳高新区逐渐在国外的园区中搭建了中国深圳高科技投资研发平台,这些平台解决了企业走出去的三个要素,第一个为中国的企业提供办公场所,第二提供优惠政策,第三提供服务团队。

比如说今年3月我们在布鲁塞尔设置的园区,只要深圳的企业去,第一天就会有懂中文的专门的团队给你帮助,在税收方面也有优惠。现在韩国、芬兰等地我们也在争取建设新的平台,为企业打好前站。


青岛高新区:从企业跨区域到园区跨区域

(赵士玉:青岛高新区副主任)

青岛高新区成立于1992年,现为“一区五园”的模式。2006年6月青岛高新区在胶州湾北部扩区,形成高新区胶州湾北部主园区。目前,青岛高新区注册企业达1092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79家,拥有国家级产业基地5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个。青岛高新区遵循“差异竞争、错位发展”的原则,确立了以软件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和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为产业重点,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向特色化、规模化、集群化的方向发展。吸引聚集了海尔、朗讯、海克斯康、清华紫光、山东东软、爱立信浪潮、健特生物、澳海生物、黄海制药、金谷镁业、帝科液晶、汉缆集团等一大批骨干企业。新引进了朗讯全球技术支援中心、卡特比勒中国研发中心、IBM软件测评中心、地恩地研发中试生产基地、高校软控研发中心、中船重工725所等39个大企业的研发中心,加上入驻该区的青岛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国家海洋局一所等大学院所,青岛高新区已成为青岛市科技资源较为集中、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创业环境较好的区域。

青岛高新区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一方面不断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先后与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加强了与法国布雷斯特高科技园、韩国京畿道科技园等国际高科技园区的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不断优化区域创新创业环境,建成了创业大厦、科技创业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生命科学院、软件园等综合性和专业性孵化器8个,总孵化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

青岛海尔集团成长于青岛高新区中,不但在国内做到很好,去其他园区发展,同时也走到国外,到美国、到其他国家去发展,我想这是双跨发展一个很好的典型。

园区服务是基础,持续发展则需要创新精神,也需要时间、空间。2006年,经过科技部和国家几个部委的一系列审查,实现了一地的扩区,现在我们正在做一个高水平,新机制的一个9.8平方公里的新园区,为园区发展提供很好的空间。我们理解了双跨的发展,一是园区通过良好的服务使其他区域的发展。第二培养一些大的企业能够走出去到其他区域去发展,这是我们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大连:三平台助推“双跨”搭建

(李莉: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副主任)

被誉为“神州第一开发区”的大连经济开发区,毗邻大连老市区,连接金州古城和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区域管理面积达389.5平方公里。大连经济开发区是东北最大的外汇结算中心,其出口创汇占辽宁省25%。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84年国家批准的第一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区26年来,我们在区域发展建设上每年以30%的速度在增长,实现了国家级开发区给我们提出的各项指标和任务,同时对大连地区的经济发展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经过26年的发展,我们整个的经济规模占大连市的1/3。在辽宁省的经济实体里面,我们现在排名第四。根据国家商务部投资促进局一些精神,实现园区的双跨,我们在双跨方面我想我们在新的园区的发展上主要是要在发展速度增强的基础上实行转型,提高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质量,实现了跨地区、跨国界的发展。

我想主要有四个方面是我们经济技术开发区需要做的工作,一个是我们要搭建新型的创新平台体系,这几年我们在转型过程当中为了搭建这个平台体系,政府引导资金和投入是很大的。通过努力,实现了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的命名,和国家级半导体产业基地的命名,和国家级孵化基地的命名,这几个平台的建设都为区域的发展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第二个搭建的平台就是我们融资平台,融资平台的搭建使我们建立了多个专项发展基金,通过发展基金吸引跨地区、跨部门的项目到我们园区来发展,来创业,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第三个平台的搭建是人才平台的搭建,吸引科技领军人物到我们园区创业,同时也搭建起国际人才交流的平台和桥梁。通过这几个平台的搭建,来实现我们新的转型过程当中承载国际先进制造业的载体和平台。


张家港保税区:傍上海船走自己路

(王惠忠:张家港保税区管委会副主任)

张家港保税区是张家港精神的产物,保税港区是海关的特殊监管区域。它成立于1992年,2008年整合为保税港区,全国有14家分支。在近20年的发展中,我们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一就是走出发展和辐射自己的配套园区。因为保税港区有特殊的平台功能、政治功能,但是保税区缺少空间和资源支撑。所以从2001年开始,我们先后申报了扬子江国际保税工业园、中国保税物流园区、江苏环保新材料产业园及演沿江重型装备产业园。

经过几年的发展,保税港区的政策辐射到工业园区。去年我们实现了净出口额100亿美元,我们的工业销售超过了1000亿元。

第二是走出张家港,融入长三角。我们申报张家港保税区的目的一个是发展张家港,另外一个目的就是要服务长三角经济区。这些年的发展,我们始终依托上海,依靠上海,自觉服务长三角。今年保税港区可实现吞吐量2亿吨,在内港里是第一位。如果算沿海也能够进中国的前十位。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服务长三角,把我们现在的服务的内容从生产资料向生活资料转移,拓展。花几年的时间,我们真正成为上海金融、交通、物流的分中心。

第三是走出国门,参与实体经济的竞争和合作。到目前为止通过招商引资,中国最大的一体化工散货基地,中国最大粮油基地以及中国最大的铁矿石,稀有金属进口基地入驻张家港,这就是我们走出国门一个有力的象征。

同时在配套产业园区里面,我们的扬子江化工园已经吸纳了世界500家化工企业里面的23家。国家批给我们500万的进口和再制造基地,希望张家港保税区成为中国新一轮的低碳经济的一个领跑者。

用一句话总结,那就是搭好上海这条大船,走好我们自己的大路。


中国呼唤创新性跨国公司

(俊如:世界创新研究院院长)

创新正在全球化,这取决于资金流、人流、技术流、物流、知识流在全球市场中流动并创造价值。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 21世纪改变世界的两个因素是美国的高科技和中国的城市化。

中国正在进行的城市化道路中,大概2亿到3亿人正在或者即将从农村户口转到城市户口。而这3亿人口原是农产品的生产者,离开农村后就变成农产品的消费者,这样一个转变在整个产业结构的模式上将带来非常大的变化,从而对世界产生很大的影响。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对整个世界都既是机遇和挑战。全球化创新发展,从创新概念来讲要实现“三跳”。

第一“跳”,是跳出技术创新。过去讲技术创新,主要是讲技术本身的变化。而今天创新的完整实现是一个过程,应该靠很多不是技术的创新,比方说管理。一些人看不起的技术却在市场上赚了大钱,这是因为创新的过程需要整体考虑。第二要跳出科技圈,最热的概念还停留在科技界。跳出科技界,外面就看热闹,不知道创新怎么回事,然后才逐渐慢慢理解。第三要跳出地区。过去的一个创新活动,常常发生在一个实验室,或者一个城市以内,以地区为主。而今天的创新已经无法在一个地区内完成。

今天全球的人流、物流、资本流、信息流、知识流,五个创新的要素都在全球流动市场中创造价值。而这个创新过程是由企业,特别是一些大型的跨国企业主导完成的。很多国外的朋友认为中国的发展,政府是主力军,主导整个国家的发展。其实政府是技术创新环境的创造者,主要是创造环境。如果由政府部门指挥创新,特别是到国外去创新,别的国家会认为你侵犯它公司的股权,所以政府不能跨国搞创新。

而根据联合国世界银行各国的数据,大概全世界有跨国公司6万多家,分支机构70多个,分布在100多个国家。他们占世界总产值的30%,占世界贸易总额的80%,占对外投资的90%,技术转让的85%。这个跨国公司影响世界是经济主要的趋势,就是这个主力军。

正是大的跨国企业作为旗舰领航整个创新活动,支配世界整个创新资源分配,而创造的成果都会从这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一些大的重量级的,我们叫世界级的创新企业在世界领航的话,一个国家在世界产业中所占的地位是难以确立的。


企业在“双跨”中结合园区政策

(任军:上海新生源医药集团总经理)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在双跨方面企业也有它要做的工作,特别是我们做生物药的企业,更要依靠园区做生物药创新。我们在国内和国外一共有16个分公司,10年前我们在上海张江创业,第一跨就跨到大连。“双跨”给我们整体业务发展提供了机遇,包括和大连一些产学研的合作,更重要的是通过大连作为东三省的窗口,现在更进一步和沈阳等专业北方医药公司合作。武汉今天也在做生物产业,已经很专业了,专门做生物技术的企业。而大连做的健康产业,结合休闲旅游度假就有了自己的特色。

更重要的另一跨是我们在商务部指引下,一脚跨到美国的北卡三角研究区,今年是带着像张江园区等和北卡三角研究区建立起了园区对园区之间的整个合作,形成一种集成效应。

我认为“双跨”现在到了一个很好的时机,中国的自主创新道路就是要走出去,企业就是要依托园区、依托我们的产业集群参与国际竞争。所以“双跨”也是我们所有高新技术企业依托园区进行国际化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

硅谷平台愿为“双跨”引资引智

(陈润吾:美国盛世集团CEO、美洲中国工程师学会总理事长)

硅谷作为全球IT、生物、新能源领域的最前沿,是中国未来跨国企业需要密切关注的标杆。中国的园区和优秀的企业都应在美国硅谷建设自己的分中心。盛世集团主导的硅谷中国园区将帮助国内的企业落户硅谷,为中国企业“引资”、“引智”提供多种服务。


园区“双跨”为产业地产运营商带来巨大机遇

(梁环宇:联东U谷战略发展部总监)

联东地产8年发展中确立了精细地位,要作为中国产业专业运营商,不仅仅是简单开发,而是把后期运营作为我们一个长期经营的事业。我们提出住宅里面看万科,商业地产看万达,产业地产看联东的目标,我们要把整个地产有效地跟我们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可以产品持续发展的支持经济持续升级这么一个有效经济载体。

联动地产以产业微笑曲线为原点,沿着研发制造和营销不同的环节通过总部商务科技研发,生产制造和配套设施这边的载体建设还是从我们整个产业发展经济,在园区内实现1、2、3产业互动,形成这个资源功能的集聚。

这个模式有几个特点,第一是有规模效应,大体量、大配套,第二是复合多元,产品多样化以及客户多方面需要。第三是持续升级,用我们产品和服务持续升级和改造,来满足客户的需要。第四是体现生态和低碳,在满足我们人和产业自然发展,体现一个花园园区和建设经济,同时我们第五大特点是全案解决,从土地前期获取包括到项目定位,到后面开发建设以及到后面定位我们提供全面解决方案,从而给我们政府和入驻企业最少的投入和最大产出。

这是我们整个运营体系里面谈到6个统一,我们从整个合作开始,土地获取开始,我们在产品定位,规划设计,施工,品牌推广和招商租赁,运维服务的战略提供全程跟踪,实现了整个品质和项目运营。

目前我们主要推出两大线产品。第一就是围绕总部和研发,在城市中心区开发总部综合体。第二我们在城市经济区和远郊区进行综合性产业园建设,重点发展第二产业,发展高端制造业,研发中心和郊区性总部。未来联东U谷将进一步在全国的重点经济发展区域,包括上海、南京、苏州一些发达城市寻求一些总部综合体项目,和综合性园区项目开发机会。希望联东U谷的园区能够成为一个企业投资兴业的所选地,各个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引擎。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