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人都爱根叔
导语: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黄小伟 当全场7000多人齐声高喊“根叔”的时候,你会以为这是一场明星与粉丝的聚会,而实质上,这是一场大学的毕业典礼。在华中科技大学201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校长李培根院士16分钟的演讲,被掌声打断30次。根叔大名一时之间红极网络。

根叔人气的飙升,源于他在2000多字的演讲稿中,以打动人心的真情和当下时尚的网络用语,道出一位大学校长对即将毕业学子的谆谆教诲。如“你们一定记住了‘俯卧撑’、‘躲猫猫’、‘喝开水’,从热闹和愚蠢中,你们记忆了正义;你们记住了‘打酱油’和‘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从麻木和好笑中,你们记忆了责任和良知;你们一定记住了姐的狂放,哥的犀利。未来有一天,或许当年的记忆会让你们问自己,曾经是姐的娱乐,还是哥的寂寞”。还如“我知道,你们不喜欢‘被就业’、‘被坚强’,那就挺直你们的脊梁,挺起你们的胸膛,自己去就业,坚强而勇敢地到社会中去闯荡”。

这是我们印象中的大学校长吗?我们的大学校长难道不是那些头顶着部级、厅级的官衔,脸上少有表情,读着让人昏昏欲睡、永远正确的报告的人吗?没错,这的确是中国很多大学校长的标志性“脸谱”。一项关于 “目前大学校长普遍存在哪些问题?”的调查显示,排在第一位的是“官本位”。而“官本位”带来的一个最直接后果是,大学校长千人一面、说话千篇一律。相比之下,“根叔型”校长的稀缺才是李培根校长走红的关键性原因。

将自己的校长称为根叔,可以想见学生对自己校长的爱敬。这种爱敬不仅是因为一篇精彩生动的演讲,而更多在于李培根与学生的交流。现在,华中科技大学每学期都召开两次见面会,以保持学生和学校有一个正常的沟通渠道。根叔认为高校去行政化就应该以 “学生为本”。在这个理念的支持下,这位大学校长,时时拷问自己的良心,到底为学生做了什么?也因此“记得你们的自行车和热水瓶常常被偷,记得你们为抢占座位而付出的艰辛;记得你们在寒冷的冬天手脚冰凉,记得你们在炎热的夏季彻夜难眠;记得食堂常常让你们生气”。

而此时,我们更多的大学校长却在开会,出国考察,应付上级检查,跑项目等等,惟独日程中没有学生。一项网络调查也证实了上述判断,调查显示,六成网友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校长。与此形成反差的是,有九成网友期待校长能“亲近学生”。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大学校长?1924年,梁漱溟先生离开了北大,谈及此事之原因时,梁先生回答:“是因为感觉当时的教育不对,先生对学生毫不关心。”这句话令人深思。

我们之所以爱根叔,是因为他在“官本位”时代中凸显的个性,更重要的是他“学生为本”的理念。而这种理念不仅仅要体现在大学校长的群体上,更应体现在官员的身上。如果中国出现更多的 “根叔型”官员,秉承“以民为本”的理念,“时时拷问自己的良心”,记得民众生存之艰难,那么根叔口中的 “俯卧撑”、“躲猫猫”、“喝开水”事件出现的频率将大大降低,不再有下一个赵作海,不再有另一个为拆迁自焚的唐福珍。这可谓民之大幸。


为什么人人都爱根叔

  当全场7000多人齐声高喊“根叔”的时候,你会以为这是一场明星与粉丝的聚会,而实质上,这是一场大学的毕业典礼。在华中科技大学201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校长李培根院士16分钟的演讲,被掌声打断30次。根叔大名一时之间红极网络。

根叔人气的飙升,源于他在2000多字的演讲稿中,以打动人心的真情和当下时尚的网络用语,道出一位大学校长对即将毕业学子的谆谆教诲。如“你们一定记住了‘俯卧撑’、‘躲猫猫’、‘喝开水’,从热闹和愚蠢中,你们记忆了正义;你们记住了‘打酱油’和‘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从麻木和好笑中,你们记忆了责任和良知;你们一定记住了姐的狂放,哥的犀利。未来有一天,或许当年的记忆会让你们问自己,曾经是姐的娱乐,还是哥的寂寞”。还如“我知道,你们不喜欢‘被就业’、‘被坚强’,那就挺直你们的脊梁,挺起你们的胸膛,自己去就业,坚强而勇敢地到社会中去闯荡”。

这是我们印象中的大学校长吗?我们的大学校长难道不是那些头顶着部级、厅级的官衔,脸上少有表情,读着让人昏昏欲睡、永远正确的报告的人吗?没错,这的确是中国很多大学校长的标志性“脸谱”。一项关于 “目前大学校长普遍存在哪些问题?”的调查显示,排在第一位的是“官本位”。而“官本位”带来的一个最直接后果是,大学校长千人一面、说话千篇一律。相比之下,“根叔型”校长的稀缺才是李培根校长走红的关键性原因。

将自己的校长称为根叔,可以想见学生对自己校长的爱敬。这种爱敬不仅是因为一篇精彩生动的演讲,而更多在于李培根与学生的交流。现在,华中科技大学每学期都召开两次见面会,以保持学生和学校有一个正常的沟通渠道。根叔认为高校去行政化就应该以 “学生为本”。在这个理念的支持下,这位大学校长,时时拷问自己的良心,到底为学生做了什么?也因此“记得你们的自行车和热水瓶常常被偷,记得你们为抢占座位而付出的艰辛;记得你们在寒冷的冬天手脚冰凉,记得你们在炎热的夏季彻夜难眠;记得食堂常常让你们生气”。

而此时,我们更多的大学校长却在开会,出国考察,应付上级检查,跑项目等等,惟独日程中没有学生。一项网络调查也证实了上述判断,调查显示,六成网友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校长。与此形成反差的是,有九成网友期待校长能“亲近学生”。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大学校长?1924年,梁漱溟先生离开了北大,谈及此事之原因时,梁先生回答:“是因为感觉当时的教育不对,先生对学生毫不关心。”这句话令人深思。

我们之所以爱根叔,是因为他在“官本位”时代中凸显的个性,更重要的是他“学生为本”的理念。而这种理念不仅仅要体现在大学校长的群体上,更应体现在官员的身上。如果中国出现更多的 “根叔型”官员,秉承“以民为本”的理念,“时时拷问自己的良心”,记得民众生存之艰难,那么根叔口中的 “俯卧撑”、“躲猫猫”、“喝开水”事件出现的频率将大大降低,不再有下一个赵作海,不再有另一个为拆迁自焚的唐福珍。这可谓民之大幸。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