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产业基金:被隐藏的身份秘密
导语:渤海产业基金一直隐藏着一个秘密,这个关于其“身世”的秘密足以危及其生存。

网商记者 胡中彬 三年多以前,总规模达200亿元人民币的渤海产业投资基金衔玉而生,集万千荣光于一身,它被镀上了中国第一家政府批准的人民币产业基金的金字招牌,也承载着监管层对本土人民币产业基金试点的殷切期望。那时的荣光如今依旧写在了天津著名的马场道上渤海产业基金那敞亮的办公室里。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数年来,渤海产业基金一直刻意隐藏着一个见不得光的秘密,这个关于其“身世”的秘密足以危及其生存。

外界并不知道,尽管最终出资人都是国有机构,但渤海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法律结构上是一家名副其实的中外合资企业,而商务部亦曾明确规定由渤海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运作的渤海产业基金需按照外资投资的规定报批。

但三年来,就连渤海产业基金被投资的企业如奇瑞汽车等,也竟然丝毫不知其外资的真实身份。知情人士称,渤海产业基金在07年就对内下达了“封口令”,禁止员工向外透露外资身份的信息,而这些投资项目也并未见有商务部批复的信息。

对此,记者曾联系渤海产业基金多位高管,但均被婉拒采访。而截至发稿时,渤海产业基金方面并未有正式的回应。


外资身份被隐匿

站在位于天津跑马道高档写字楼的渤海产业基金办公室里,能够鸟瞰天津著名的历史风貌五大道景观,这家公司办公室非常气派,其设计和装饰风格十分考究,而前台工作人员使用的苹果一体机显出了这家公司高贵之处。

在渤海产业基金的官方网站上,一段介绍该基金的话异常醒目:“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打破了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领域由外资基金主导的局面,推动中国本土股权投资的专业化发展。”

渤海产业基金突出阐明了其本土基金的身份,也明确地撇清了和“外资”两个字的瓜葛。事实上,清一色的国有出资人背景无疑也让外界很自然就认同渤海产业基金的这种说法。

2006年年底,在天津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负责产业基金审批的国家发改委于06年12月15日正式批准渤海产业基金及其管理公司的设立。

赶在年底的倒数第四天,渤海产业投资基金首期基金(下称渤海产业基金)在天津挂牌,首期基金规模60.8亿元,同日,基金的管理公司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渤海基金管理公司)也正式成立。

为此,渤海产业基金举行了隆重的挂牌仪式,众多重量级的嘉宾和媒体被邀请到了现场。而渤海产业基金方面也公开介绍了渤海基金管理公司的股东情况,公司注册资本金为2亿元人民币,股东包括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银国际)、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和渤海产业基金的各出资人。

由于实际上在投资运作时的实体是渤海产业基金,因此,渤海产业基金的出资人和性质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而渤海产业基金方面介绍首期基金的出资人情况是:“渤海基金管理公司出资0.8亿元,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国家开发银行、国家邮政局邮政储汇局、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中银投资)及天津市津能投资公司五家公司各出资10亿元”。

高规格的出资人名单让渤海产业基金身上汇聚了众多的荣耀,“发改委批准的第一支产业基金”,“规模最大的人民币基金”等众多标签都宣示了其重要的身份。而渤海产业基金自成立后也一直以“首只中资产业投资基金”作为自己身上独特的标签和民族基金的典范,适逢中国本土PE投资萌芽待发时,格外引人注目。

但真相却并非如此。

很少有人将注意力停留在中银投资身上,事实上,其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银行)在香港注册成立的全资附属机构,尽管最终出资人自然是国有性质的中国银行,但由于注册地在香港,外资身份非常明确。

渤海产业基金上述对基金的出资人的表述和介绍显得非常精妙,仅是笼统、模糊地提及了相关出资方,但却并未说明实际出资的情况。

而蹊跷之处正是在此。正是由于中银投资的特殊身份也使得渤海产业基金的身份性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刊记者获得的商务部批复等多份法律文件都证实,渤海产业基金管理公司及渤海产业基金的设立中,并非全部是人民币出资。

这些未公开的文件显示:在渤海产业基金中,中银投资作为境外发起人,以港币首期认购相当于10亿元人民币的份额。而在渤海产业基金管理公司中,中银国际以货币形式出资相当于9600万元人民币的港币,占注册资本的48%,中银投资以货币形式出资相当于1000万元人民币的港币,占注册资本5%。

从法律架构上,渤海产业基金因包含境外发起人而属于外资身份明确无疑。但这些,一直都被渤海产业基金作为秘密而未向外界披露,即便是其被投资的企业也并不知晓。


投资项目审批悬疑

根据记者的了解并结合公开信息显示,截至今年9月份,渤海产业基金总共投资的项目有6个,分别是:2007年第一单投向了天津钢管集团,11月以9亿元购买成都商业银行近10%的股份,2009年入股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四川三洲特种钢管有限公司,今年又入股了红星美凯龙和东北一家化工企业。这些投资的项目都是国内鼎鼎有名企业,每笔投资的都数目庞大。

方德才是奇瑞汽车的副总经理兼CFO,是当时奇瑞汽车引入战略投资者时的主要负责人,10月19日,他对本报记者确认在引入渤海产业基金投资时,他并不知悉渤海产业基金的外资身份,渤海基金方面也从未向他本人及奇瑞汽车方面进行过说明和披露该信息。

“我们也是最近才听说渤海产业基金身份是外资的问题,当时我们看它的出资人和股东全部都是国有机构,从来没想过它可能是外资身份,而且他们投资也直接拿的是人民币。”方德才感到十分诧异。为此,他已经向渤海产业基金方面提出了疑问和交涉,渤海产业基金方面并未有明确的回复。

同样感到非常诧异的还有四川三洲特钢董事长储小晗。他称,他也是从近日从渤海产业基金方面一位离职员工处才获悉了该信息,同样,渤海产业基金方面尚未就其的问询做出解释和说明。但记者未能获知该邮件的确切内容。

储小晗直言,当时公司开始一直以为是中国银行要来投资,但最后投资的实体却变成了渤海产业基金,但由于看到该基金的出资人和股东主要都是中国银行等国有金融机构后,他当时也未有异议。

天津钢管集团是渤海产业基金的首个投资项目,而该公司董秘则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婉拒了求证的要求。

了解内情的人士称,渤海产业基金在投资时从不会向对方透露公司外资的身份。

事实上,如果认为未向被投资企业如实详尽地披露基金的重要信息,影响被投资企业的合法存续,更多是属于道德范畴的事情外,渤海产业基金未按照监管部门的规定履行报批、办理手续等程序则涉嫌违规。

在记者获得的一份批号为“商资批(2006)2483号”商务部批复文件中,商务部对渤海产业基金管理公司的设立进行了批复,而这份文件不仅再次确认了渤海产业基金管理公司的外资身份,还明确规定了渤海产业基金相关投资行为应按外商投资的相关规定报批。

该批复第一条明确称,“同意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国家开发银行、国家邮政局、天津市津能投资公司、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中国人寿股份有限公司和在香港注册的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在天津设立中外合资企业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

由于进行投资的实体是渤海产业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渤海产业基金,商务部因为还专门在第六条批复中明确表述:“公司管理的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应符合外商投资产业政策,投资设立企业及所投资企业的变更应按外商投资的相关规定另行报批,办理手续。”

这意味着,渤海产业基金实际上是与凯雷投资集团、黑石集团(Black Stone)、KKR等众多国际私募股权基金一样,都属于外资性质,在投资时将受到产业政策的限制,同时还需进行相关的行政审批。

但知情人士称,渤海产业基金在三年多时间的实际运作中,并未完全按照商务部的上述规定执行,其投资的项目并未报商务部批准,仅成都商业银行的项目本身牵涉了外资入股而一同获得了银监会的批准。

美国普衡律师事务所一位合伙人称,按照上述规定,渤海产业基金投资任意一家企业时及在企业发生变更时(如股份制转制、上市时)均需获得商务部的行政许可。

“对于企业而言,如果在引入有外资成分机构时没能获得商务部的许可,可能会影响公司的合法成立和存续,或者直接影响到公司后续的资本运作、上市等,将给公司带来极大的法律风险和瑕疵。”上述律所合伙人称。

对此,四川三洲特钢董事长储小晗则表示,由于该公司在引入战略投资者时,还有其他外资身份的PE,同样需要履行行政审批,因此,其本人对渤海产业基金的外资身份问题顾虑较少。


铤而走险为哪般?

从2006年成立至今,渤海产业基金掩盖这个秘密接近四年时间之久。尽管此前基金的风波也曾不断,但这次暴露出的身份问题不仅涉及道德问题还牵涉违规问题,涉及其合法经营的基础,渤海产业基金的未来也因此变得更加充满了变数。

知情人士称,作为天津滨海新区发展金融业的重要工程,渤海产业基金的设立得到了天津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也得到了发改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

而在渤海产业基金的酝酿和筹备时,得到了中国银行方面的积极响应,中国银行方面实际上主导着了基金的实际运作,中行行长李礼辉自成立之日起就一直担任着渤海产业基金的董事长。

“由于受制于商业银行不能够直接投资PE的规定,中国银行方面只能够绕道从香港子公司出资进入渤海产业基金,而这个弯一绕就让性质发生了大变化。”知情人士称。

据称,渤海产业基金方面在筹备时并未对该问题引起足够重视,一直希望尽快成立,时间已临近年底,渤海产业基金希望能赶在年底挂牌成立,而当时唯商务部的批文悬而未决,而在12月25日,批号为“商资批(2006)2483号”商务部批文终于到来,渤海产业基金三天后成立。但其中对公司外资身份的认定和规定被未引起重视。

渤海产业基金此后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有消息称,2007年5月,法律专业出身的时任公司董事总经理的马骏在研究公司法律文件时发现了该文件代表的含义,并向时任CEO的欧巍做了汇报,而欧巍则向董事会做了汇报。

由于外资基金在进行投资时不仅面临产业限制政策,多重行政审批也相对繁琐,可能因此而遭到企业的另眼相待,渤海产业基金不得不开始直面外资身份的问题。

“当时天津市政府、中国银行方面都和商务部进行了积极的沟通,渤海产业基金一直以基金最终出资人和股东都是国有机构,资金来源本身属于国内为依据,希望能够获得政策绿灯,使渤海产业基金区别于其他外资机构,但未能得到商务部的认可。”知情人士称,商务部并不同意的原因是,国内有许多大型企业都在香港设立了窗口公司,再进行返程投资,它们享受了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但如果当享受优惠的时认定为外资,当为了规避限制的时而认定为内资,这逻辑并不可行。而商务部同样担心一旦豁免渤海产业基金则将产生连锁反应,那针对外资的限制简直就是形同虚设。

问题尚未能解决,但时间已接近07年11月,临近首笔投资项目天津钢管集团的投资时期。而投资机会则往往是稍纵即逝,这使得渤海产业基金上下为难,为此,该项目负责人特意向公司风险控制委员会请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为此,风险管理委员会明确了渤海产业基金在处理该敏感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通过公司CEO欧巍在全公司内部口头传达了三点明确意见:一是,关于渤海产业基金外资身份问题,禁止员工向外界披露;二是,如有人问起外资身份问题,统一称‘问题正在解决中,并将得到妥善解决’;三是,该问题公司安排风控委员会主席丁道一等两位员工专门处理。”上述知情人士称。

渤海产业基金此后顺利与天津钢管集团签订了投资协议。而该知情人士称,在此后的诸多项目投资中,渤海产业基金亦按照此方针执行。

据悉,由于目前渤海产业基金所投资的6家公司里都尚未有上报IPO材料者,因此,也并没有一家公司发现了渤海产业基金的身份问题。

目前,尚不清楚渤海产业基金将以何种方式来解决这个棘手难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渤海产业基金的生死存亡。”了解内情的人士称。

尽管还不能预测渤海产业基金的前途和未来,但作为中国第一家由政府批准的产业基金,渤海产业基金暴露出的该问题无疑值得深思。

一方面,首只人民币产业基金出身名门,几个大的国有机构为出资人,全委国有身份,理应更严格遵守法律和保证公司规范经营,但在公司合法经营问题上却存在致命瑕疵。

另一方面,也揭示出了人民币基金监管方面的盲区和漏洞。尽管受到发改委、商务部、外汇管理局、天津市政府等政府监管机构的密切关注和监督,但四年来,并没见到监管部门发现该重大问题的信息。

发改委在当时的批复文件中也明确要求了该基金“须主动接受主管机关的监督检查,定期向我委报送年中和年末经营报告,随时报告公司运营中的重大事项”,商务部也明确要求投资项目报批,而外管局照理也应该根据商务部审批手续再批准办理结汇事宜,但具体执行情况是否到位不得而知。而中国银行方面作为渤海产业基金管理公司的最大股东,受其他几家出资人委托,需要承担的管理责任和义务无法规避。

本刊记者曾联系渤海产业基金CEO李祥生等多位渤海产业基金现任高管了解相关情况,均遭到了婉拒。

1:外商投资企业,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规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中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共同投资或者仅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其中,中外合资企业也是属于外商投资企业的一种。

2:据了解,天津市津能投资公司的出资额之后一分为二,分别由天津市津能投资公司实际出资5亿元,天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出资5亿元。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