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公司观察 记者 杨萍 米粒商城“一关成名”。借助微博强大的传播速度,米粒商城的倒闭使其知名度剧增。一时间,传言纷纷。
米粒商城从2007年开始运作,筹备了两年,于2008年底正式上线,至2010年11月5日晚关闭,正好两年时间。
这家专营化妆品的电子商务网站,曾一度火爆。米粒商城的渠道是国际免税集团,线上化妆品均是北美和欧洲的正牌货,甚至是原厂货。国内地面渠道代理的品牌不超过30个,而且大多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而米粒商城对外公开宣传的品牌有473个,如果加上限量版品牌,达到600个品牌。包括香奈儿、迪奥、雅诗兰黛、海蓝之谜、欧舒丹、娇韵思、娇兰、倩碧、兰蔻、CK、植村秀、资生堂等。
在2009年消费者最满意的TOP100评选中,米粒商城脱颖而出,是被深圳企业家协会指定的化妆品服务商,被深圳电子商务(电商频道)协会评选为诚信商家。
在倒闭前,米粒商城曾与招商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民生银行签订积分兑换和分期付款协议。深圳的好几家大型集团和上市公司及淘宝、财付通、某些B2C电子商务网站及一些皇冠级别的淘宝网店,都有意向与米粒商城合作。
可是,2010年11月5日,这家原本发展势头还不错的专营电子商务网站却突然关闭,轰然倒塌。
米粒商城“一关成名”。借助微博强大的传播速度,米粒商城的倒闭使其知名度剧增。一时间,传言纷纷。事隔一个多月,原米粒商城CEO卢九洲首度接受媒体采访,在《快公司观察》杂志首次公开揭密其中缘由。
卢九洲:米粒并不差 资金是关键
“在此之前,我没有接受过任何媒体的采访,也没有在任何媒体上发表言论。网上不乏有报道说,米粒商城倒闭的原因跟管理、运营、团队、政策等有关,那不属实!其实,我们关闭原因很简单:就是原始投入太少,股权太分散。”
——原米粒商城CEO卢九洲
股权分散且投入太少
股东有6人,全职参与经营的只有我一人,其他5个都是甩手股东。4年来,6个股东的总投入为200万元人民币,其中我占股30%。
这6个股东中,两三个是传统行业的佼佼者,经营着年营收数亿元的企业,只是不懂电子商务。还有一两个虽有投资机构背景,但基本很少参与米粒商城的经营管理。平均每人二三十万元的投入,对这些商界精英而言无足轻重。一旦做成功,分红的热情高涨,如果失败,也不算大损失。因此,经常出现的情况是,每次开股东会,股东们都不能到齐,很多问题无法协调。
很显然,200万的原始投入让米粒商城始终捉襟见肘。由于资金缺乏,米粒商城只谈免费合作,上线两年来,基本没做过付费推广,一直勒紧裤带过日子。
在米粒商城关闭的前一天,也就是2010年11月4日,我预感到最后的股东会议上会有坏消息,因此提前请了一名会计师对公司财务进行梳理。会计师查看了支付宝、财付通、网银在线、易宝等各种支付工具及货到付款的回单,然后惊讶地说:“你们的流水非常好啊!每天的单子非常多啊”。实际上,由于在推广上没做任何投入,这些看似欣欣向荣的“流水”,远没有达到规模性盈利的地步。
米粒商城的倒闭,引爆点是资金链断裂。2010年2月,米粒商城进驻深圳罗湖互联网产业园。据悉,罗湖区科技局承诺4月份会把搬家费用补给米粒商城。 “搬家花了二三十万元,本来不算多,但这对总投入才200万的公司来说,是很要命的。科技局直到现在也没有兑现,因此这笔钱我们超预算了,资金链一下就断了。”
2010年5月1日开始,米粒商城资金链断裂,我迅速召集股东们开会,商讨解决之道。是继续增资,还是融资?股东们拿出了很多方案,却无一获得三分之二通过。艰难支撑了半年之后,事情终于尘埃落定。2010年11月5日,最后一次股东会议,增资事宜再次被否决,其他方案照旧无法通过,唯一能达成一致的是,关闭米粒商城。
会议结束的当晚,米粒商城就关闭了网站。所有员工都清楚地记得,那晚,深圳下着雨。历经种种猜测和憧憬,从听到结果的那刻起,就注定是个不眠之夜。
渠道是米粒最大优势
其实,与国内地面渠道代理的品牌相比,米粒商城的上货速度几乎与欧美市场同步,比地面专柜快了一年半。因此,渠道是我们的最大优势。
我认为,我们的团队运营能力并不差。我做了6年多电子商务,积累了众多人脉。团队成员虽然年轻,但对互联网的整合能力很强,在资金匮乏、无力做付费推广的窘态下,在短短两年内,使米粒商城成为业内知名电子商务网站。米粒商城的客服人员均获得国家中级化妆师证书。米粒商城一关闭,我就接到了兄弟公司打来的数十个电话,希望吸纳米粒商城的员工。
海关新政对我们也是利大于弊。米粒商城也有正规的进货渠道,所有货物全是通过海关合法渠道进来的。海关新政不仅不会影响米粒商城,反而有利好。因为新政大大压缩了不正规的进货渠道,使得不少人找米粒商城来拿货。
米粒商城关得也正是时候。资金链断裂后,我们曾经两次裁员。最初,整个团队有30人。2010年6月裁至24人,10月又裁至15人。对米粒商城来说,如果再裁员势必会影响服务质量。“与其降低服务质量,把品牌做烂,不如在品牌处于最光辉的时候关闭。所以,此时关闭实际上是对米粒商城品牌的保护。”
说到底,米粒最棘手的问题——不是没钱做推广,而是没钱进货。
跟信用卡商城的合作,表面看对米粒商城堪称机会难得,但资金匮乏让其无福消受。粗略算笔账,如果米粒商城有10款化妆品参与积分兑换,银行发一次对账单,至少会产生3000件的兑换量,10款商品是3万件。而米粒商城的化妆品平均单价在400多元左右,这就意味着,米粒商城仅参与银行积分兑换,就需要至少120万元的货款。资金链的断裂,让米粒商城苦不堪言。
我觉得,如果能有新的资金进来,米粒商城还能东山再起。
米粒商城倒闭后,我也没有闲着,我预估了一下:米粒商城要想正常发展,至少需要3500万元人民币,其中3000万用于初始库存,剩余500万用来做运营的启动投入。目前,我们正在寻求二次发展的机会。(卢九洲/口述)
化妆品B2C行业的先天不足
教训启示之一:米粒商城的倒闭不是个案,和整个化妆品B2C行业有关
年末不断有B2C电商网站经营不善或倒闭的消息,化妆品电子商务尤甚,其中深圳的米粒商城及江西的妆点网为代表。中国目前为止居然没有出现一个像样的化妆品B2C网站,中国前50名的B2C中,没有一家是垂直化妆品网站的。以化妆品的标准化品类特征及针对人群的广泛性,化妆品在淘宝的表现,如排在淘宝前列的大店很多都是化妆品店如柠檬绿茶及芳草集等,化妆品在B2C如此差的表现的确是值得深思的。
米粒商城的倒闭给我们电商的教训是深刻的,千万不要低估电商创业的难度,不要被B2C表面的欣欣向荣而迷惑,目前纯线上B2C创业的门槛是2000万,米粒商城200万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
但并不是说化妆品电子商务没有机会,化妆品的淘品牌及淘宝大卖家,每年几千万的线上销售,创业者基本都是几万元起家慢慢滚大的。还有广州睿进电子商务,做传统化妆品品牌“欧莱雅”及“曼秀雷敦”的电子商务外包,半年之内就做到几千万的流水,都是很靠谱的项目。中国有那么多的传统化妆品企业要做电子商务,创业机会多多,不能局限于做化妆品电子商务平台项目。
教训启示之二:现金流是创业者的血液
在目前B2C行业普遍还未具备盈利能力的背景下,现金流是B2C网站的血液,米粒商城失去了造血能力,倒闭是必然的。对现金流认识深不深刻、有没有经验,是衡量一个电商会不会做生意、能不能做得下去生意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不同意米粒商城卢总说的供货渠道是优势的说法,恰恰是米粒商城的供货渠道的劣势导致了米粒的倒闭:我在走秀网及现在的3050网站,都和米粒商城的主要供货渠道香港草莓网合作过,香港草莓网是全球最大的化妆品B2C之一,合作条件十分苛刻,基本要求现款现货,米粒商城销售做得越好,对现金流要求越大,倒闭可能性越大,因为供货商是现款现货,米粒商城的现金流前期基本是负的。
在渠道上将自己的供应商捆绑在1到2家上面是非常危险的,业界普遍认为是米粒商城基本是草莓网在中国的CPS(Cost per Sales,即按销售分成)的网站,草莓网作为全球最大的化妆品B2C,进入中国是迟早的事情,他不希望米粒商城做大,也不会支持米粒商城做大,只是利用米粒商城试试水、探探路而已,米粒商城发展到一定阶段被掐死是必然的。
米粒商城给我们所有创业B2C的教训是电商创业初期最核心要做到现金流是正的,在中国B2C普遍还不具备盈利能力的情况下,在供应链管理层面,如果网站每月销售100万,如果供货商有2个月账期,物流1个月内能结账,这个1个月时间差可以利用100万销售额现金流周转活下去。所以电商B2C要注意运营节奏,有200万的资金就按照这个额度去匹配资源,小步快跑地发展,而且要在现金流是正的情况下再图发展。(龚文祥:深圳三十到五十电子商务公司创始合伙人兼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