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须自立
导语:曾野绫子一开始就尖锐地指出,衡量老化的标志不是在生理上,而是在人的用词上,从一个人说“帮我”这个词的频率就可以判断出他的老化程度

俞天任/文

东方文化是一个讲究“尊老爱幼”的文化,传统上老人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人们被要求在家对自己的父母尽孝,外出也要尊敬别的老人。这种文化的根源可能是:首先农耕文明已经不像游牧或狩猎文明那样对于社会成员的体力有那么高的要求,其次是农耕文明能够得到相对安定的收成,使得社会能够支持和维护这样的文化。

可即使在东方文化中也能找出例外,比如在日本的东北农村就有所谓“姥舍”的传说,说是因为严酷的气候和山地的自然条件使得那儿无法养活失去了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因此每年冬天都把老人扔到深山里去。

如果是事实的话,那也只能说明当地生活条件的严酷,因为在战后日本实现了经济的高度增长之后,对老人实行了非常优厚的福利条件。本来就有这种敬老的文化,只要在经济实力上有这个余力的话,搞好老年人的福利是很正常的。而且日本的政治家们还都知道一个事实:把老人哄开心了,当选就有了更大的指望,因为老人们都有坚持去投票的习惯。就这样几个原因联合起来作用,老人的福利就变成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域了。

但是日本已经进入了老龄社会,每6个日本人中就有一个人的年纪在65岁以上,而且出生率还在不断下降,可以推想这个比率还会不断上升,同时日本的经济从上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之后一直没有什么起色,GDP从1995年之后已经有十五六年没什么变化了,可以说日本已经没有了能够支持老人福利的经济余力。

但是老人福利在日本政治上还是一块无人敢闯的禁区,比如现在日本75岁以上的老人的医疗是免费的,原来的自民党政权曾经设想了一个“后期高龄者医疗制度”,想让日本75岁以上的老人们象征性地付一些费用,结果被当时还是在野的民主党大肆批判,弄得下不来台,可是在他们自己上台执政之后,也发现这个问题不是那么好办,到现在也拿不出解决的办法,因为这个禁忌还是继续存在的,这个问题已经完全被政治化了。如果现在民主党要闯这个禁区,可以想象自民党也会像当年民主党一样地跳出来反对。

但是经济不景气是个切实的问题,这不是把问题政治化了之后就能解决的,可是如何突破长期打造而成的老年人福利禁区是一个最大的问题。现在日本出了一本题为《老いの才(老人的才觉)》的书就是专门涉及这个问题的,这本书初版五个月之后已经售出了70万册,非常畅销。这本书的对象本来是锁定在65岁以上的老人,可是现在不少50多岁的人甚至40多岁的人都在读这本书,因为这本书提出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老年人应该怎么做?

这是一个很微妙的问题,如果是一般人来作这个文章可能不容易讨好,但是本书的作者,著名女性作家曾野绫子本人今年就79岁了,这样就可以坦率地说话而不需要去顾忌这些话在政治上是否正确的问题。

曾野绫子虽为女流作家,有着女性所特有的细腻,所以除了长篇小说之外,曾野绫子的随笔和散文也是极受人欢迎的。受人欢迎的理由除了细腻之外,曾野绫子的视角和观点也是一个理由。

曾野绫子是英文系毕业,因为有语言上的便利,接触国外的人物和思想比较多。和一般的日本女性不同,曾野绫子非常有自己的思想。曾野绫子不是那种简单地贩卖一些西方文化名词的人物,她更加坚持于日本文化,甚至在不少方面能让人觉得有点顽固。不喜欢她的人甚至有时称她为“国粹主义者”,但是曾野绫子是真正掌握了西方文化中开放式的思维方式的人,她遇事都有自己鲜明的主张。虽然曾野绫子的文笔相当细腻,但是曾野绫子的散文内容却不乏对社会问题的涉及。

《老人的才觉》说的就是最敏感的老人问题。“才觉”在日语中的意思有点近似于“才智”。曾野绫子在这本书里提出了这么几个问题:


1.为什么老人们会失去才觉?

2.老人的基本是“自立”和“自律”。

3.人是应该劳动到死的。

4.人到了晚年,和老伴后代的相处方式是要变的。

5.没有钱有没有钱的生活方式。

6.和孤独为伴也能找到人生的乐趣。

7.要习惯和老龄、疾病、死亡相依为伴。

比如摘几句书中的话吧:

对于 “为什么身在经济大国的日本而感觉不到富裕”这个问题的回答非常简单,这是因为说这些话的那些人不知道什么是贫穷罢了。

老人健康生活的秘诀是要有或者的目标和目的。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人都要找到自己的位置,无论什么事情都要找到它的意义,人生总是有趣的。

老人有两种生活方式:一种是成天计算没有得到的和失去了的而闷闷不乐,还有一种是开心地计算着得到了的,实际上在失去了一切的晚年,创造出自己能够得到的幸福才是最必要的。

对着孤独和绝望,有勇气的老人应该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走完有尊严的一生。

这些看起来有点像废话真理,但在日本说出这些话是很不容易的。曾野绫子在书的一开始就尖锐地指出,衡量老化的标志不是在生理上,而是在人的用词上,从一个人说“帮我”这个词的频率就可以判断出他的老化程度,比如 “帮我拿”、“帮我读”、“帮我……”老人不应该对年轻人,对社会提出过多的要求,应该自立,起码应该做到自律。

在同世界上许多其他国家的老人做了比较之后,曾野绫子的结论是日本老人在生活上并不存在什么经济上的困难,应该说是衣食无忧的,为什么衣食无忧的老人还有那么多意见呢?为什么这些老人就不能平下心来和自己年轻的时候做一个比较呢?

在曾野绫子看来这种现象的来由是长期和平安定的日本社会变成了一个有点过保护的社会了,比如清晨的电视在播送天气预报时,总不会忘记让听众注意一下穿衣服和带雨伞,这当然是电视台的亲切,但是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为什么要人每天从一大清早开始就帮他来考虑冷暖晴雨呢?长期处于这样一个环境中的结果是自立能力的退化,也就是日本老人丧失了“才觉”。曾野绫子甚至指出这就是日本社会中以老年人为目标的诈骗案件层出不穷的真正原因,因为日本的老人已经变得不会思考,不会判断,轻而易举地相信他们所听到、所看到的一切,而且他们不会反省自己,即使在上当受骗之后也从不去查找自己的原因,而社会在谴责诈骗犯罪的时候也从不去责备这些轻易上当的老人们,还是在继续对这些老人实行过保护。这样使得这些老人产生了严重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只会喋喋不休地向社会索取,而忘记了作为一个社会成员,老人也有老人的责任。

就比如在医疗费问题上,实际上自民党的政策也仅仅是象征性的收费,为什么在当时几乎所有的日本老人都发出了“为什么要遗弃老人”的怒吼?实际上那个谈不上什么虐待或者遗弃,仅仅是按照收入的高低,向一部分高收入的老人征收一定的保险费用,而那种征收也基本上还是象征性的,为什么日本的老人就不能接受呢?现在日本社会的富裕当然有这些老人的一份功劳,但如果老人们不能自律,也还能把日本社会再次送回贫穷。曾野绫子在这时的说法是有点惊世骇俗的:“对于社会来说,壮年人和青年人比老年人更加重要。”

当然,这本书畅销并不是说所有的读者都无条件地同意著名作家的意见,只能说这本书所触及到的题目是一个很敏感、很引人注目的题目。也有不少人提出来了反对意见,毕竟东方文化中“敬老”的传统是牢固的,在“敬老”和“老人自立”中有不少很难区分的暧昧的东西。他们认为曾野绫子的这本书只是 “有钱的老人”的一种说教,实际上除了曾野绫子所指出的老人们要振奋精神,端正自己的心态,找到自己的正确位置之外,日本社会实际上在老年人问题上需要做的事情也不少,有不少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并不是单纯精神疗法能解决的,仅仅一味地指责老人也不能解决这些问题。

但无论如何,这本书是第一次从正面向传统的观念提出了挑战,更加重要的是这是一个老人自己向日本社会中一些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教条提出了疑问。而这些教条的神圣性早就受到了更加年轻的人们的怀疑。随着日本人对这本书的观点的讨论,也有可能会引出一些新的思路出来。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