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镜鉴
导语:我们觉得有必要回顾、审视日本政府、企业和民间的灾难反应措施,作为中国的借鉴。

经济观察报 评论员 张宏 日本地震、海啸引起的巨大灾难远远还未到达尾声,福岛核危机继续演化,经济观察报的记者仍在日本坚持报道,尽管核辐射的威胁笼罩。灾难发生迄今已进入第八天,在制作本期《恸扶桑》特刊时,我们觉得有必要回顾、审视日本政府、企业和民间的灾难反应措施,作为中国的借鉴。

第一,国民素质。不论是从电视画面,还是前方记者传回的图片、文字报道,我们都可以感受到日本国民在应对巨大灾难时的冷静、克制与秩序。对此,西方媒体亦不吝赞誉之辞,《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尼克劳斯·克里斯托弗写道:“同情日本,并钦佩。”在灾难中相互扶助,在恐慌中坚持秩序,在饥寒时优先老人、小孩和妇女。这样的国民素质是长期重视教育、保护民族传统价值观的结果,是一个民族赢得全世界同情并钦佩的先决条件。

第二,建筑质量。迄今为止,发生在日本东北近海的9级地震并没有造成很大的人员伤亡,真正夺走数以成千上万民众生命的是高达10米以上的海啸。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日本地震频发,这也促使这个国家的国民具有高度的忧患意识,将建筑质量视为其生命。日本建筑在此次强震中没有出现巨大的损毁,一些学校等较高层建筑成为人们海啸来临时和震后的避难所,再次让人们重新检视房子作为避护所的最原本意义。

第三,媒体监督。NHK(日本广播协会)在此次地震中不间断的报道,始终恪守信息充分披露与冷静的报道风格,对安抚民众恐慌心理、获取全球援助取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没有夸大,不加入不必要的情感因素,以冷静甚至冷峻的态度进行报道,这既是日本国民性的反映,也是日本媒体专业程度的很好体现。另外,日本驻华使馆在第一时间为中国赴日报道媒体开放紧急签证的绿色通道,也反应了日本政府对于媒体报道权的充分尊重,对于全球民众知情权的充分尊重。

第四,政府处置。对于此次日本政府的灾难应对措施,负面印象可能超过正面印象,关键在于其对福岛核危机的处置显得犹疑不决,且失去了震后第一时间的最佳时机。日本自卫队在辐射量过高的情况下拒绝实施空中灌水的抢救措施,逼迫首相菅直人再三下令。东京电力亦被怀疑曾经篡改、隐瞒安全记录。此时,日本本届政府的紧急灾难处置能力受到质疑,也反应了在民主政体下政府资源动员能力不足。

第五,政府公信力。日本过去五年间换了五任首相,但政府的快速更迭并不必然会导致一个国家的社会不稳定。相反,从前方记者的报道中我们可以得知,即便是在如此大的危机下,民众仍然倾向于相信政府所披露的信息,表明日本政府具有很强的公信力。政府官员在媒体和公众面前极为弱势,在每次新闻发布会上对各国记者哪怕是极为刁钻苛责的问题,也从不回避,而是极力真诚回答。日本政府的公信力至少部分来源于及时透明的信息披露,使日本国民在危机来临时愿意相信政府。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