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号高地
导语:2005年11月30日,当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宣布,36号高地最终由北京城建和城开公司联合体以26亿元竞标成功之时,猜谜游戏还在继续。

作者:姜洪桥 张庆源 李平  出版日期:2006.12.4 01版

2005年11月30日,当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宣布,36号高地最终由北京城建和城开公司联合体以26亿元竞标成功之时,猜谜游戏还在继续。

这块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36号的土地一直笼罩在“地王”的光环中,招标吸引来了13家地产界诸侯,笑到最后的却是投标价格排名第五的北京城建和城开公司联合体。这家公司均是北京市国资委旗下公司。

首开集团(北京城建和城开集团合并为首开集团)一位高管透露,首开的项目设计方案完全符合国务院37号文件关于90平方米以下户型占项目整体建筑面积70%以上的规定,首开承诺最低售价为9500元/平方米。招标书中规定,项目建设要符合国务院37号文件精神。而9500元的承诺销售价也许对评标团更有吸引力。在36号地周边,苹果社区售价为12787元/平方米、合生国际花园16059元/平方米。

政府的意图相当明确,就是要控制房价,并在房价和地价之间寻求恰当的平衡点。但对这种微妙平衡的把握对于开发商开说异常困难。即便是对于政府本身来讲,也并不容易。

早在2005年,北京发布的土地供应计划中,这块北京土地储备中心花18亿买到手的36号地就明确列在供应范围内,当时普遍的交易方式是竞拍,这块地的规划建筑面积超过90万平方米。各大房地产巨头都瞄准价格,任志强坚称将拍到60亿元。准备好资金成了开发商的头等大事。据说,潘石屹攒着2005年销售回款的几十亿不敢乱花。

开发商为了36号地捂在手里迟迟不敢动用的资金,并没有迅速等来结果。36号地供应被一推再推。

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安家盛否认曾经明确要在2005年推出36号地块,“我们只是把它纳入可供土地范围,并未说何时供应”。

开发商为了36号地积极准备的巨额资金压在手里一年多之后,游戏规则又变了。原来的地块也被一分为二,并且改为招标方式。

一个40万平方米的地块是否足够影响北京的整体房价局面?这是大部分分析人士的共同疑问。

“这个地段要买14000元以下的房子比较难。”富力城销售经理赵宁说,“开发商真对得起这块地的价值而且真正履行9500元的售价承诺,恐怕一般人还不知情就卖完了。”

嘉和润达房屋经纪公司置业顾问高山认为:“政府要限制房价保证低收入阶层的住房保障,可以到低价地块放地限价。现在等于高不成低不就,高端市场怀疑它的质量,低收入人群还是买不起,很可能造成新的寻租空间。”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