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刺母”想到“孟母”
导语:有必要反思的,不仅在于海归光环照耀下的留学低龄化和盲目性,更在于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父母能够给予孩子的是什么?

经济观察报 评论员 魏黎明 发生在“愚人节”前夕的上海“刺母”案令人痛心。至今,相关该案的诸多事实仍然不清,难以遽下结论。

善良的人们更愿意相信,这位留学生儿子真的患有精神疾病,从而在“脑子一片空白”之下有此冲动。然而,从一个原本还算开朗的高中生,到一个精神状态不佳的留学生,五年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人们不忍指责这位母亲,她含辛茹苦,继而舐犊情深,符合我们的传统认知。然而,当“刺母”与“慈母”并列呈现,事实以血淋淋的模样严重刺激我们的神经。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由溺爱引发的这场悲剧,不仅是母亲的,也是孩子的。

由此形成的对于现今家庭教育的反思,再多也嫌不够。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过去生活不好的时候,对孩子大多止于“一口奶一口饭地拉扯大”。物质缺乏时期,首先保障的是孩子身体的成长。而至于其他心智的成熟、人格的培养,在缺衣少食的时代似乎还不是个大问题。

然而,如今生活好了,物质条件高了,对于孩子这方面的教育反而成了隐患,以至于发生类似“刺母”的人伦惨剧。有必要反思的,不仅在于海归光环照耀下的留学低龄化和盲目性,更在于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父母能够给予孩子的是什么?

古有孟母三迁,择邻而居,由此肇始大思想家孟子的人生起步。不是要孩子都成为孟轲这样的大人物,尽管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少,由此造成的家庭教育问题也同样尖锐。

由“刺母”案而想到孟母三迁,其意在于父母能够给予孩子的不仅止于物质供养,更重要的是倾听、引导和言传身教,由此帮助孩子形成完善的人格和心智。事实是,为人父母者以为做好前者就是尽到了义务,并以此作为要求甚至逼迫孩子“上进”的依据。冲突也往往由此而起。

相比提供精神食粮或者言传身教而言,仅仅提供物质供养是简单的,也是相对容易的,因此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偷懒的行为。然而,人们不以为意,以为这就是爱,甚至在孩子成年之后也不愿意“断奶”。

在这种爱的假象下,孩子真正需要什么变得不再重要。就像“刺母”案中汪某曾经一度退学后又复读一样,那时他需要的其实不是“文凭”,而是一个继续下去的理由。这时候,倾听和尽可能地提供建议,便是父母和家庭应该做的事情。

在这一点上,许多父母似乎从来都不用操心,因为他们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悄悄地完成了使命。孟母三迁,并不只是把孩子迁走“留学”了事,而是身与心随。更多的时候,我们的孩子不是孟子,其因不在于我们是不是孟母或者“麦母”,而往往在于我们以为自己是孟母或者“麦母”。但事实上,绝大多数时候我们不是。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