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媒体观点0524
导语:农妇挥刀自剖 退休干部朱尚同网上举报 “双薪双管双用” 17家央企违规 三峡工程 “炫富教授” “血铅事件” 校园驱鬼

农妇挥刀自剖

这样的机制缺陷就在于官员和媒体都有自己的专门属性,不可能对多数常态的病痛与苦难全方位做出反应,里面有撞大运的成分。

                                                     ——《新京报》

这是一场用生命当赌注的赌博,好在吴远碧赌赢了,她终于唤醒了那条原本并不属于她的救助之路。我们固然欣慰于吴远碧的幸运,但回头寻觅她试图改变自己命运的挣扎之路时,却对她的无奈与痛楚感同身受。她这一刀,割在她身,却疼在公众之心,因为在救助体系还不健全的当下,谁都不知道幸运是否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

                                                     ——《华商晨报》

保障公民的基本生命权,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也是政府的责任。我们期待“挥刀自剖”的自残性自救,在引发舆论关注的同时倒逼相关社会保障制度的推进和构建,给困难群体更多生命安全感。

                                                     ——《新华网》

农妇自剖自医,在我们给地方政府及时救助送去掌声之时,还应从个人第一保障力的工薪收入水平和普惠式的无差别社会保障角度来反思,制度性解救,才能让更多的吴氏免于自剖的恐惧。

                                                     ——《广州日报》

挥刀自剖的幸与不幸都是一种痛——其“痛点”让人无法回避,至今我们都缺失一种面向底层群体的特殊医疗救治制度。媒体的报道也好,领导的批示也罢,都不能永久地成为穷人的救命稻草,唯有社会保障救助制度才会成为呵护生命的有力屏障。

                                                     ——《扬子晚报》

吴远碧身上的这些“个别”、“特殊”情况,无法掩饰其“剖腹自医”背后所见证的底层群体医疗保障困境,以及目前我国社会医保总体上的“负福利”现状。

                                                     ——《燕赵都市报》

领导批示固然很温馨、很及时,但是个案救助只能解决个案问题,如果没有健全的救助机制作支撑,单靠领导批示能救助多少困难群众呢?

                                                     ——《南方都市报》

这一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不确定性,并不是所有处于困境之中的农民工都有做出极端行为的勇气和被媒体报道的幸运。一个正常、健全的救助制度,应该是随时都能对民间疾苦做出积极回应,并展开救助的制度。

                                                     ——《华西都市报》

退休干部朱尚同网上举报

试图封杀朱尚同之口的做法,反映了某些官员的长期以来的固有思维,他们把政府之事看作是个别人和少数官员之事,而不是“众人之事”。因此,政府在办事时,不容许他们发出异议之声,如果发出异议之声,就会被当作“不稳定”分子甚至是“敌对势力”。

                                                     ——《经济观察网》

人健康养老等方面没有后顾之忧,又有公民意识,关心社会进步,且思维清晰,仍只是具备了讲真话的主观能力,而当下社会条件对于讲真话无疑是不利的。

                                                     ——《东方早报》

人们之所以重视朱尚同的批评意见,因为从他的身上感受到了“讲真话、做真人”的浩然之气,这也是群众对于更多官员的期待。

                                                     ——《齐鲁晚报》

李区长当然清楚公开信出自朱老手笔,其之所以要求朱老否认,目的就是减轻此事给政府造成的压力,化被动为主动。假如这封信出自普通市民之手,不要说不会造成这么大的影响,政府也不可能很快作出回应,关键就在信的作者身份非同一般。

                                                     ——《中国青年报》

民众对公共生活,小到社区,大到国家,对一切政治社会经济文化问题享有广泛的发言权和表决权。在文明社会中,根本不存在什么“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南方都市报》

要解决人民的怨气,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只有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而要创造这个条件,最低限度要首先实现让体制内的人敢于批评与监督。

                                                     ——《青年时报》

他的这种权利,不应该来自他是一个退休官员这种标签,而应该来自普通公民的身份。正是因为普通公民诉求通道被严重阻塞,他的退休官员身份才被舆论放大,事实也成了他此番行动的“保护色”。

                                                     ——《华西都市报》

“双薪双管双用”

“双薪双管双用”机制,逾越了政府和企业的边界,或许并不能真正吸引到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反倒可能引来一批只想端“铁饭碗”的人。

                                                     ——《新京报》

当地政府出台这样一项政策,实质上是为了“招商引资”,额外给予一些重点企业以“超国民待遇”,而这种“超国民待遇”所付出的代价,就是公共利益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损——当权力和资本肆无忌惮地勾结在一起,结局大抵如此。

                                                     ——《中国青年报》

这套程序表面上无可挑剔,事实上不公平和腐败等问题会由此而生。宁津县现在推行“双薪双管”的名额是有限制的,应给什么人这种待遇,没有明确的要求,因此一旦供求失衡就会产生寻租和腐败的问题。

                                                     ——《东方早报》

如果没有公开透明的招聘环节,当地政府和企业有没有以编制谋私利的可能性?民众对此政策的质疑也并非无中生有,观照现实,有多少带有“创新”性质的招聘在行违规违法之实呢?

                                                     ——《华西都市报》

17家央企违规

问题不在于法制不彰,不在于思想教育无效,也不在于“主子”不够果敢。而在于不作伤筋动骨的改革,这就是一个无解的“死扣”。笔者将其概括为:央企监管之惑,“国有”虚置之殇。

                                                     ——《经济观察网》

央企员工的特殊利益,既包括央企员工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收入,也包括审计报告揭露出来的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的利益,所有这些特殊利益,依附的都是央企在市场竞争中的绝对优势地位,这给全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不公平感!

                                                     ——《齐鲁晚报》

三峡工程

如果中国今天就彻底否定三峡大坝,与当初我们“匆忙”建设这个工程相比,是我们这个民族更大的不成熟。论证建三峡大坝尚且用了不止20年,大坝合龙至今只有十几年。在长江这条母亲河面前,在几亿人口的生存利益面前,我们下每一个结论都应是谨慎的。

                                                     ——《环球时报》

只要一句话,就可以百口莫辩了:你怎么知道不存在目前科学尚不清楚的影响机制?你怎么知道三峡不是那根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的“万能稻草”?

                                                     ——《东方早报》

“炫富教授”

在充斥着“炫富”思潮的大学校园里,还能培养出让人尊敬的“大师”吗?像这样的炫富教授多了,大学精神必然失守,这是大学的管理者必须警惕和正视的问题。

                                                     ——《新民晚报》

人都是理性经济人,科研与教学近十倍的收益差距,谁看不见,谁看不懂?“重科研、轻教学”就会成为必然。就算有某个教师喜欢从事教学,能以此为乐,但他老婆会不会拿他来跟别人对比,然后老在耳边抱怨他“无能”,令他守不守得住三尺讲台也成了个问题?

                                                     ——《现代快报》

“血铅事件”

“环保风暴”虽然依赖行政权力,可其并没有逾越法律的底线;同时,运动式执法并不必然与制度化相悖,相反,许多制度创新,比如“区域限批”,就是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在污染事件频发、环保制度尚不健全的当下,需要有足够的威力去震慑那些麻木的地方和企业。

                                                     ——《中国青年报》

校园驱鬼

校园驱鬼,背后到底隐藏着几许秘密?是单纯的认知所限,还是人为的幌子?这些接下来都应当查明。只有明白了鬼在哪里,才能彻底驱逐掉鬼。

                                                     ——《华西都市报》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