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媒体观点0526
导语:联合利华涨价 购物卡实名制 统一死刑适用标准 弹性退休 “我敢承认包情妇” 殴打流浪歌手 高管参选院士 广州公车装GPS “因公喝酒” 村支书被刑拘

联合利华涨价

联合利华低调涨价如果是生产成本上升后的无奈之举,就说明了行政干预物价的局限性。抑制未来的通胀预期,不能过度依赖行政手段,更需要倚重货币政策等市场化工具。

                                                      ——《新京报》

要彻底解决油荒、电荒和油价、电价以及物流成本过高等问题,不能让企业和消费者认为中国对待涨价问题搞双重标准,对国有垄断企业是一套标准,对一般的市场企业又是另一套标准。

                                                      ——《齐鲁晚报》

在通胀压力日渐增大、物价高企的现实背景下,作为价格行政主管部门,固然需要对市场中的不正当价格行为施以重拳,但行政之手终究控制不了价格,不惜靠权力“越位”来强行控制,只会适得其反。

                                                      ——《中国青年报》

如果说日化产品等日常生活用品的价格是“标”,那么其背后的原材料价格、物流价格就是“本”,光治“标”不治“本”,最终“标”也治不了。

                                                      ——《广州日报》

今天,我们向那个无所不能的非市场力量求告,期冀得到一点点好处;明天,这个无所不能的非市场力量同样可以轻易地拿走我们的一切。

                                                      ——《东方早报》

联合利华单枪匹马涨价,其实是“四大巨头喊涨”的变阵。发改委此前花了那么大的力气才换来巨头暂缓涨价的“承诺”,换来了民众的信心,此刻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沉默,否则就会功亏一篑。

                                                      ——《现代快报》

购物卡实名制

推行购物卡实名制只是表象,反腐斗争陷入困境才是实质。而反腐斗争陷入困境,则又在于这一问题错综复杂,并不单纯。

                                                      ——《经济观察网》

治理因购物卡而生的腐败,关键也不在卡本身是否实名,而在于反腐的制度是否经得起冲击,对于权力有没有有效的约束。

                                                      ——《齐鲁晚报》

腐败的手段花样百出,若想从具体手段入手遏制腐败,只会顾此失彼、错漏百出。基于此,严管预付卡或许能缓解预付卡腐败问题,但恐怕谁也难以保证,行贿受贿者没有新的腐败花样。

                                                      ——《华西都市报》

取消购物卡有点因噎废食,那就有必要将其纳入金融管理体系,不但实名购买,而且实名消费,真正做到全程透明化。然而,让人纳闷的是,为何这些普通人都能想到的制度设计漏洞,有关部门却没想到呢?

                                                      ——《广州日报》

只要官员的权力难以受到有效的制度性制约,即便利用购物卡腐败方式得到遏制,同样会滋生出其他行贿与受贿的变异形式。

                                                      ——《武汉晚报》

其实在购物卡腐败中,购物卡并不是关键,关键是腐败背后失控的权力;“购物卡腐败”并不是作为载体的卡的腐败,而是权力自身的腐败。

                                                      ——《青年时报》

统一死刑适用标准

当多数人已经就限制死刑和慎用死刑达成了共识之时,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众心理,依然有必要对死刑的适用保持更加严谨的规范。

                                                      ——《东方早报》

对死刑适用的从慎从严是一种进步,需要加以肯定。适用之中,是否会出现因社会经济地位上的强弱不同而造成司法的不公不义,更需要审慎对待。

                                                      ——《长江日报》

死刑存废向来是个火药味很浓的话题,但人类法治文明无疑是朝着减少和废除死刑的方向前行。死刑观其实反映一个社会的法治文明程度,也检验着公民群体的社会心理结构。

                                                      ——《京华时报》

在我们这个缺乏终极关怀的国度,对多数看不破生死的民众来谈废除死刑,仍然是奢侈的。而如果不能将死刑判处“立即执行”,如果我们认同死刑对某些罪大恶极者仍是一个“遗憾的必要”,那么,严格死刑的适用才是摆在法官案前的焦点和实质。

                                                      ——《新闻晨报》

弹性退休

我国目前的失业问题主要归因于结构性失业,劳动力供给结构和劳动力需求结构不相匹配。这需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完善劳动力市场公共环境等措施来解决,而不是提前退休,否则,就掉进了陷阱之中。

                                                      ——《珠江晚报》

在人均预期寿命越来越长的情况下,只要用工者和企业协商一致,国家完全没有必要干涉他们之间的协议。因为不同的人对于工作和生活的偏好各不相同。不过,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务必要把握好“协商一致”这个原则。

                                                      ——《新闻晨报》

“我敢承认包情妇”

“我敢承认包情妇”的狂话,已经不仅仅是包养情妇那么简单,其背后的“带病重用”和用人腐败更加触目惊心,在此事已经成为全国舆论关注的公共事件之时,万不可坐视当地为了“保护一批人”而掩盖真相,其背后错综复杂的关系链,必须清清楚楚地呈现在公众面前。

                                                      ——《现代快报》

炫耀情妇的无耻已经引起公愤,但是问责和监管却迟迟不见出现,正是因为这样的姑息和纵容,才让权力催情剂的功效发挥得更好。

                                                      ——《华西都市报》

殴打流浪歌手

数百市民围堵打人城管的做法,直白无误地表达出公众的观点:请城管拿出执法部门的样子,用暴力对付个体,人们不会答应。

                                                      ——《新京报》

高管参选院士

对那些负责行政管理而不是工程管理的央企高管,要建立基本的利益回避机制。不排除有些高管确实具有当院士的学术能力,但有必要向社会公布其入选依据。

                                                      ——《新京报》

广州公车装GPS

公车改革要想实现公平与公正,还是要看民意能不能真正催生应有的制度秩序,来让相关权力真正在民主与法治的轨道上运行,从而斩断他们伸向公共利益之手。

                                                      ——《重庆时报》

“因公喝酒”

因公就可以大吃大喝吗?因公就可以醉驾公车危险上路吗?如果因公就可以喝酒,就可以醉驾公车,那岂不是在纵然和鼓励违法乱纪,公然对抗法律?

                                                      ——《扬子晚报》

村支书被刑拘

民众信心的破坏很容易,重建则很难。在基层政府的层面,如何维护法律的公正和尊严,是刻不容缓的大问题。黄茂廷事件如何处理,大家拭目以待。

                                                      ——《京华时报》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