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区域新闻 > 焦点 >
中国社科院李国祥:旱情对夏粮丰收不会造成影响
2011-06-03 10:49 来源:经济观察网 作者:周靓 编辑:经济观察网
导语: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副主任李国祥认为,这几个省份的旱情对今年夏粮丰收不会造成影响。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叶静宇 今年以来,长江流域发生罕见大旱,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遭受损失。

不过,从全国粮食生产来看,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副主任李国祥认为,这几个省份的旱情对今年夏粮丰收不会造成影响。

李国祥表示,这些地区是我国早籼稻的主产区,从全年的粮食产量来看,早籼稻所占的比重不到10%,此外,长江中下游流域的这几个省份,虽然有一部分夏粮产区,但在全国所占的比重不是很大。

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家马光远认为,现在受灾较严重的六个省份,其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接近27%,即使出现绝收,对全国的粮食生产状况也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记者从江西、安徽、江苏等省农业部门了解到,干旱造成损失较大的是少部分山区、丘陵和灌溉条件比较差的地区,大部分地区有灌溉水源和条件,粮食生产影响不大。

相比之下,这些地区渔业和水果的生产状况较为严峻。

据江西省渔业局统计,1至5月份,因干旱造成全省水产品损失10万余吨,其中,仅5月份就造成水产品损失6万余吨,直接经济损失约13亿元。

江西省渔业局专家介绍,至5月27日,全省养殖业受灾面积达400万亩,占全省养殖面积的63%,其中鄱阳湖受灾面积305万亩。部分县苗种场因干旱缺水,可能对未来的渔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据国家统计局24日公布的全国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情况,长江流域干旱发生后,部分蔬菜的价格出现较为明显的上涨。

李国祥指出,干旱对水果可能造成较大的影响。“江西是我国水果的重要产区之一,江西脐橙在中国处于重要的地位,此次干旱对中国的出口都可能会产生影响。

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家马光远表示,当前干旱对物价的影响,除了看基本面之外,更重要的是看对心理层面的影响,如果这次重大的旱灾对大家的心理层面造成影响,那么对CPI的上涨预期还会加大。

不过,受干旱影响最大的最直接的还是当地农业和农民。

农业专家介绍,长江中下游这一带是我国主要的水稻产区,早稻在3月底至4月初播种,中稻从5月中旬到6月上旬播种。此时正是早稻重要的生长期,如果缺水,将对早稻整体的产量有很大影响。

记者在江西、江苏等地了解到,由于以往很少发生严重干旱,当地的农田水利设施和农民对于洪水涝灾有一定的预防措施,但对旱灾猝不及防,不少地区来不及买水泵、修渠道。

为此,在部分地区,大多数农民今年将面临减少一半甚至部分种植物绝收的状况。

专家指出,随着气象灾害的频发,农村水利设施的不足,带来潜在的影响会非常大。

干旱情况:

湖北省农业厅30日表示,秋冬春三季罕见连旱使该省农业受到重创,农作物、水产、畜牧三项直接经济损失超过80亿元。

湖南省防总最新消息显示,截至30日,湖南省14个市州中,13个市州不同程度出现旱情,1064万亩农田受旱,111万人因旱饮水困难。东洞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2.2万亩湿地干涸,苔草生长期延长,对鱼类产卵繁衍影响很大。

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30日通报,罕见的干旱已使全省269条小型河流断流,10座中型水库接近死水位,266座小型水库干涸。800多万亩水稻需要抗旱保苗,2300多万亩麦茬田需抗旱泡田。

江西省省防总30日统计,全省在田作物受旱面积426万亩,136万亩水田缺水,52万亩旱地缺墒。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