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捐奖都是对社会信任的损害
导语:社会信任和社会荣誉就像空气和水,一旦被乱用滥用,就像受了污染,难以恢复。

经济观察网 评论员 倪壁东 7月17日,“中华脊梁”颁奖盛典活动主办方负责人承认,参会者交纳9800元即可参加人物评选、申报奖项。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奖项的运营。评奖机构通过挂靠实权单位,借着这些单位的名义和关系,发挥非同小可的能量,从而对一些乐于钻营的人士形成极强的诱惑,形成评奖的买方需求。例如,“共和国脊梁”基本都有着稳定的主办单位——“中国经济报刊协会”,其发起人刘学文已经是此协会的副会长。此外,再搭配几个其它的主办单位(每次都变),比如“中华工商时报社”、“国际文化交流协会”等,这些单位挂靠着“国资委”等主管部门,形成强大的组织能量和媒体影响力,并借此牟利。

从上面的模式看,这类评奖机构完全是以利润为目的进行商业运作,虽然评奖活动并不排斥商业因素参与其中,但是需要看到的是,说的简单点就是,挂靠实权单位例如“国资委”等主管部门公家背景进行奖项的设立、运作,诱使一些想出名的人捐奖,并以借助媒体宣传的方式在社会上为这些人树立虚假信誉。获奖人再以此来抬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信誉,并由此牟利。

“中华脊梁”的运行并不是一个个案,这样的评奖已经有成为一种产业模式的趋势。

这样的评奖成了权力和名利的互惠游戏,而老百姓就是被忽悠的对象。花钱参选的评奖,尤其是官方评奖,性质类同与过去花钱捐一个官职。区别只是捐来的虚名还要想法换成实惠,不如捐官来的直接一些。而主办方评选的背后的最大资源实质上是出售社会信任和社会荣誉,特别是“中华脊梁”这类以道德和荣誉为包装的奖项,更是如此,而参选方则以捐奖谋高利。如何谋得高利,也许方式各有千秋,但是背后利用的最大资源还是奖项本身的社会信任和社会荣誉。而社会荣誉之所以发挥作用,还是建立在社会信任之上。

虚假的信誉不仅是对人,同样对企业也具有诱惑,尽管不是所有的人买东西看这些评奖吧,但是确实这些产品评了奖可能会提高价格。这是因为在某些人的心目中,这些奖项的意义并不是等于零,还是有些人信任这些奖项,无论出于单纯还是无知,还是因为残存不多的社会信任的资源。而参奖人捐奖的目的也在于此,他不在于获得的社会荣誉得到所有人的信任,只要还有一部分人对这些奖项附着的社会荣誉还有残存的信任,只要这种资源的价值还大于捐奖的付出,捐奖人还会继续捐奖,而像“中华脊梁”这类活动就还有生存空间。

社会信任和社会荣誉就像空气和水,看似可以免费使用实际上却对社会整体的运作和成员的生存极其重要,一旦被乱用滥用,就像受了污染一样,后果不堪设想并且却难以恢复。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