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刘伟勋 铁路投资放缓和铁道部的资金紧张,已经在铁路设备企业的业绩报告中明显体现。央企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601766.SH,01766.HK,下称“中国南车”)日前发布的铁路装备板块首份半年报显示,尽管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大幅增长,但应收账款激增,经营性现金流持续恶化,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沉重的资金压力。
根据8月6日发布的2011年中报,中国南车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01.27亿元,净利润20.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39%和85.08%。与这两项指标相比,中国南车经营现金流量赤字和应收账款增幅更高,前者从2010年上半年的-5.2亿元增加到-76.98亿元,激增1380%;后者从去年底的111.79亿元增加到266.26亿元,剧增138.17%。
业内人士分析,经营性现金流赤字和应收账款这两项指标,已达到中国南车2008年8月上市以来半年报的最高值,反映出在高铁投资趋缓和铁道部资金紧张的背景下,铁路装备企业向铁道部和下属各铁路局回收货款的情况不容乐观。中国南车在中报中也承认,应收账款大幅增加的原因之一,是主要客户迟滞支付货款。
另据了解,铁道部今年上半年没有召开大功率机车和动车组的大规模招标,中国南车新接订单趋势有所减缓。
2008年到2010年,中国南车应收账款分别为59.96亿元,66.38亿元和111.2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6.21%。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在日前发布的一份评级报告中指出,铁道部在结算方式、支付比例等方面的政策变化,将对公司资金周转带来一定影响,短期内影响公司的回款及现金流情况。
中诚信称,较高的应收账款及不断增长的付款周期,给中国南车带来一定的流动性压力,不过考虑到公司主要客户铁道部的信用水平极高,账款不能回收的风险极低。
事实上,除了中国南车、中国北车等轨道交通设备企业,铁路产业链上的其他企业也面临着应收账款大幅增加和现金流恶化的挑战,工程建筑龙头企业中国中铁(601390.SH)是典型之一。今年一季度以来,中国中铁大量铁路在建项目普遍出现了融资难、投资无法到位、工程款大量拖欠等问题,项目推进困难。截至5月底,中国中铁被拖欠的工程款达到280亿元,其中铁路拖欠的工程款约225亿元。
今年初,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落马后,铁道部将铁路基本建设的重点改变为以“保在建、上必需、重配套”为中心,将铁路“十二五”期间投资由原规划的3.5万亿减少到2.8万亿。中国铁建(601186.SH)一位人士对本网表示,今年整体上由于宏观调控和(铁路投资)计划的调整,铁路建设资金减少,新开工建设项目比过去减少较多。
为缓解资金压力,中国南车今年6月启动了再融资工作,拟通过非公开方式,以6.06元/股的价格,向控股股东南车集团及社保基金发行募集资金不超过110亿元的A股。不过近期受“7·23”甬温线特大事故的冲击,中国南车的股价已跌破拟定增发价,该公司已决定将审议此次再融资方案的临时股东大会,从原定的8月5日推迟到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