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区域新闻 > 焦点 >
鄂尔多斯:财富背后的逻辑
2011-08-24 07:53 来源:经济观察网 作者:宋馥李 编辑:经济观察网
导语:模式最大的意义在于,政府和企业,在鄂尔多斯10年的经济腾飞中,有着特殊的定位和互动关系。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宋馥李 8月6日,鄂尔多斯市东胜郊外,长192公里、总投资13亿元的国道109线东胜至察汗淖段全面通车。这是又一条横贯鄂尔多斯全境的公路,由民营企业万正集团投资建设。

因民营资本的加入,几年间,鄂尔多斯补上了不少交通建设的历史欠账,形成了集铁路、公路、航空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事实上,要读懂鄂尔多斯,理解其10年的发展逻辑,民营企业无法回避。但不同于温州等地民营资本的自发生长,在鄂尔多斯,政府的力量也不可忽视。鄂尔多斯的发展得益于政府和民营资本的双驱动。

中宣部和中央政研室等权威理论部门,曾展开对鄂尔多斯模式的总结和提炼。无数研究机构和媒体,也从各种角度解读鄂尔多斯现象。而来自鄂尔多斯自身的提炼是:政府强势主导、企业市场运作、要素集聚优化、经济自主增长。模式最大的意义在于,政府和企业,在鄂尔多斯10年的经济腾飞中,有着特殊的定位和互动关系。而巨量的民生投入也是鄂尔多斯模式的一个组成部分。

民营企业爆发式增长

鄂尔多斯民营企业的春天,始于上世纪90年代,前伊克昭盟盟委书记云公民提出,让民营企业坐正席,唱主角。鄂尔多斯较早地完成了国有股的战略性退出,并全面放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

2003年,除了铁路、热电、管道等基础产业,鄂尔多斯的本土企业全部民营化。鄂尔多斯集团、伊泰集团、伊化集团、亿利集团成为大型的民营集团。

伴随着鄂尔多斯经济的飞跃,四大集团获得了爆发式的增长,并且先后突破了原有的产业,成为多元化发展的集团。其后,民营资本全方位出击:东方路桥集团,由公路工程局改制而成;民营的万正集团,则兼并了国营酒厂。一个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群体迅速崛起。“这些企业家具有熟络的人脉联系,多数企业之间有着渊源和亲缘。老总们或是旧同事,或是沾亲带故。”鄂尔多斯工商联主席刘钢柱说,在企业发展中,他们相互帮衬,相互借力,成为一个共生共荣的群体。

2009年,由万正集团承建的荣乌高速公路东胜至察汗淖段,陷入了困境,由于国家政策的变化,政府补贴资金难以到位,在贷款迟迟不能到位的情况下,万正集团的现金流出现困难。

临近春节,农民工工资要集中发放了。在一次聚会上,万正集团总裁武世荣向伊泰集团的老总张双旺说起来。张双旺要了一个账号,几天之后,3个亿的资金便打到了万正集团的账户。

在鄂尔多斯,活跃的民间借贷的另一面,是鄂尔多斯个人和企业间良好的诚信氛围。鄂尔多斯异常活跃的民间借贷和地下金融,完全靠诚信来维系。打一张白条,就能借走上千万资金,这让研究鄂尔多斯民间借贷的人,觉得不可思议。

鄂尔多斯市金融办副主任赵光荣说,鄂尔多斯的银行不良贷款率是0.6%,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甚至也低于全球的平均水平,资产收益率普遍都在3%以上。非公有投资占社会投资的比重由2000年的33.1%上升到2007年的62%。

鄂尔多斯的民营企业,从大企业到中型企业再到小企业,不管是利用民间资本的还是依托银行融资的,钱拿到以后做投机的很少,大多数都用于政府倡导支持的一些城市建设项目。

财富的逻辑

2002年,东胜区政府和鄂尔多斯酒业集团共同签了一个合作开发协议,成立了东新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酒业占70%股份,共同开发铁西新区。将一个新城市的开发交给一个民营企业,在当时闻所未闻。

接下来的3年,铁西新区在一片荒滩上实施了大拆迁,18平方公里内的农牧民集体入社保,政府发工资,并安置在铁西移民区。后来,鄂尔多斯酒业集团变身为万正集团,城市基础开发和房地产业,成为其新的主导产业。“当时,鄂尔多斯政府的财政收入还不高,合作的基本模式,就是政府出政策,企业出钱。”万正集团常务副总裁苏翠萍说。

2005年初,铁西的情况发生了巨变,国家出台了土地招拍挂政策,任何企业和个人不得以其他方式经营土地。万正集团从过去的合作开发变成施工单位,东胜区政府是甲方,企业作为承建方。

手握煤炭资金的人,开始了储备土地的竞赛,来自全国各地的其他资本,也注意到了这块蕴藏着巨大潜力的土地,铁西新区的土地,从最早的16万元一亩,飙涨到300万。

在过去的几年中,鄂尔多斯成为房地产开发的热土。2002年,一块方圆32平方公里、5万余亩土地的草原和耕地被划入康巴什新区。这是一座在没有任何基础设施的茫茫草原上建立起来的新城。

巨量财税收入为康巴什新区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财力支持。过去几年,康巴什新区一直位于舆论的风暴眼中,两种观点曾经尖锐地对立。高房价、公务奢侈消费以及政府融资平台的金融风险纠结之中,鄂尔多斯成为中国城市化泡沫的“浓缩样本”,但在鄂尔多斯市政府看来,那是敢于超前规划的大手笔。

城市扩张让农牧民们瞬间成为了百万富翁、千万富豪。富裕起来的农牧民,除了购车,便投向了房地产,或者涌入地下钱庄,造就了房地产投资和民间借贷的空前活跃。

由煤炭产生财富,支持政府城市改造,通过征地拆迁,分配给农牧民,再通过民间借贷聚集资金,形成投资热潮。鄂尔多斯的财富分配链条,遵循着这样一条“体内循环”的路径,保持着快速增值,并不断集聚着外来的资本涌入。

巨量的民生投入

鄂尔多斯准格尔旗二旦桥村69岁的邢子文,每次到黄河对岸的和林格尔县走亲戚时,总会得到亲戚们艳羡的目光。亲戚们羡慕邢老汉不用为养老发愁,羡慕邢老汉看病有保障。“真的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邢子文说。十年前,黄河西岸的鄂尔多斯还是个苦寒之地,土地贫瘠,靠天吃饭。而黄河东岸,则是肥沃的土默川平原。

不得不承认,近年巨大的财政收入,支撑了鄂尔多斯在民生工程方面大量投入。2010年,鄂尔多斯市各级财政就累计投入民生资金140多亿元。

自2008年初始,准格尔旗全面推行养老保险政策,当时,每人一次交够2880元,如今可以享受每月260元的养老金待遇。医疗保险大力度推进,启动实施城镇无业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190元,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农牧民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分别达到22万元、10万元和8万元。

鄂尔多斯最大的民生投入,仍然是生态移民。这项工程持续了将近10年,直到现在还在继续。

2005年,鄂尔多斯市进一步将农牧产业划分为优先发展区、限制发展区和禁止发展区,目的是全面收缩农牧产业,即每年根据条件最大化地减少农牧民数量,重点把那些分散的、生产生存条件恶劣的农牧民迁移到宜发展生产的地方或把他们迁移到城市中就业。

农牧民的转移进程与城市化同步进行,就在撤盟建市之初,鄂尔多斯市便确立,东胜要拉大城市框架,提升城市的品位,拓展城市空间,走城市化建设这条路。

而分布在广袤地域上的人口,也逐步向城镇转移,原有的138个乡镇撤并成了48个,一批15万人的小城和5万人的大镇呼之欲出。

有一个事实不容忽略,在鄂尔多斯大部分地区,农牧民的土地面积可以用“广袤”来形容。每户牧民的耕地加草场,动辄可以达到四五百亩。而一些大户,甚至拥有上千亩的土地。这样,土地征拆带来的经济效益,带来了双赢的结果。

征地给农牧民带来的实惠,是看得见的。原来居住在杨家渠村的辛金庄,获得了500万的补偿款,被整体搬迁上楼。而某些拥有土地大户,甚至能获得上千万元的征地补偿款。包括辛金庄的130多户农牧民告别了农田、牧场,住进了用土地置换来的居民小区。如今,万正新园的小区成为鄂尔多斯市大型经济适用住宅区之一,总建筑面积近42万平方米,已经安置了3500余拆迁户。

 

相关文章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