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混混“在路上”
导语:

       王大勇 / 文  三个迷迷瞪瞪的“逃犯”,一群稀里糊涂的警察。看起来,这故事又是一部老套的公路喜剧。不过,只要把逃犯之一换成外星人,整个故事立刻面目一新。《保罗》玩的就是融合式的创新,《僵尸肖恩》的装严肃喜剧风格打底,再把《E.T》和《阿呆与阿瓜》搅拌输出:一方面展示美国的风土人情,一方面逼近外星飞船降临营救目的地。

导演格雷格•莫托拉以其创造的外星人为代言,借助两个英国活宝级喜剧演员,沿着莎士比亚的喜剧批判传统,对外星人文化进行了恶搞。借助尖酸刻薄的保罗和科幻迷进行互动,外星人文化批判成为该片的重点喜剧元素。

保罗抱怨人们首先塑造了他传说中的形象,以至于外星人不得不按照人类想象的样子出现。他又展示超能力救活死鸟,以便印证世俗对外星神力的想象,然后把活鸟吃掉,对美好的拯救想象进行鞭挞反讽,理由是它爱吃活物。其实,最大的批判在于保罗角色本身,这是电影史上第一个外星混混形象。当保罗在烧烤架前“铛”一声打开zippo火机点燃香烟,外星人和美国人完成了融合。当保罗吸一口大麻开始谈性,外星文化和美国青年文化统一了。这或许是外太空文明与地球文明融合美好愿景的通俗表达。

影片中的科幻作家和外星人相遇,反遭遇一种淡淡的失落感。对科幻,享受它,参与它的想象,但不要苛求真实与逻辑,一旦科幻被严肃的考证左右,它将会很无趣。叶公好龙,好的是龙的影子和传说,这算是导演对影片的观看指引,也是其科幻电影观念。

最严肃的篇章是电影中段,狂热基督教家庭出身的独眼女郎和插画家就人类起源进行辩论。独眼女坚信如此精细的创造只能是上帝所为,而插画家坚持自然进化。最后是保罗现身说法,击破上帝按自身的形象造人之说。保罗用心灵传输把所知的全部宇宙知识传给女郎,甚至治愈了她的眼疾。这个情节是影片的关键转折,由于独眼女郎宗教狂老爹的参与,影片进入更癫狂的追逐。

对经典科幻片大量的引用,符号学中称之为“互文性”,文本与文本间的互动,互相关联,互为镜像,这和微博里的互粉差不多,是概念和概念,故事和故事的互粉。这种基于粉丝文化的创作,是一种创作方法,也是一个市场策略。影片以圣地亚哥动漫展作为开场,又出现了《星球大战》的黑武士等多个角色造型。比如,外星人探访当年拯救自己的少女,她多年来饱受责难非议,已经人到中年,这是《ET》故事结局的另外版本。而片尾出现的暗中掌控局面的大boss扮演者西格尼韦弗,是一个标准的科幻片符号演员,演过《异形》、《阿凡达》等多部科幻大片。这些熟悉的元素和科幻段落,融入到全新的故事和情境中,影迷型观众能够津津乐道于其中隐藏的细节,发现其他电影的痕迹,使观影过程成了“淘宝”。

《保罗》将以对白为中心的英式幽默和夸张形体,下半身玩笑主打的美式喜剧融合,通过“在路上”这种方式,盘点了60多年来外星人文化对电影和大众文化的影响,又嬉笑怒骂地探讨了科学与宗教。这种大烩菜式的创新,正是《保罗》最大的特点。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