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双核”时代到来
导语:开发区经济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一个最佳平台,从1984年至今,已走过了20多年。“十二五”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入新的时期,新时期的开发区将面临新的战略思考和发展的追问。

开发区经济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一个最佳平台,从1984年至今,已走过了20多年。一方面,许多城市通过开发区的建设,短时间内完成了产业和人口的聚集,实现了经济的跳跃性增长。另一方面,随着人口红利消失、生产成本上升等挑战,部分开发区由于不注重培养产业的内部增长,发挥区域内部动力和社会资源,在短暂辉煌之后迅速衰落,经济要素流失,产业发展发生倒退,造成了经济资源、社会资源的浪费。

“十二五”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入新的时期,新时期的开发区将面临新的战略思考和发展的追问。如何通过创新、前瞻的战略选择,建立基于外部资源的核心竞争优势,实现产业聚集和经济资源的规模化?如何通过开发区内部的制度、创新机制、服务的改善,建立基于内部资源的核心竞争优势,培养可持续的增长极?如何通过内部、外部两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实现良性的“聚集-扩散”、“支持-带动”效应,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协调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实现经济增长的集约化、可持续发展。

实践表明,产业和企业是园区发展的两大核心。只有做好产业布局,建立全产业链的产业带,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发展,同时园区为企业提供优良的软环境、促进企业稳健发展,才能构建有竞争力的园区。毫无疑问,这种由外部资源和内生力量相互促进的园区“双核”思维,将成为新时期园区发展的主旋律。

“近年来,我国‘世界制造中心’的地位尽管面临部分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梯度转移至其它亚洲发展中国家的挑战,但是中国依然凭借过去30年所积累的完善产业配套体系和熟练的产业工人基础,还将保持“世界制造中心”的地位,并将进一步吸引来自国外的产业投资,这也是开发区发展的动力之一。”罗兰贝格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政府公共行业中心主管叶 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同时,在沿海地区,大多数的开发区正在经历“腾笼换鸟”的阵痛,这是上世纪90年代之园区大规模发展遗留的产物。竞争的加剧、资源环境进入瓶颈期,一大部分在“摸着石头过河”时期“大干快上”的开发区,在经济发展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时,不得不重新梳理发展轨迹,重新调整产业布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对此,叶 表示,如何在已有产业结构基础上进行“腾笼换鸟”将是大部分成熟开发区的机遇,新一轮的产业投资将是奠定开发区下一个10年和20年发展的基础;如何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过程中取得平衡将是开发区面临的另一个机遇,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对传统产业的提升作用越来越明显,需求更大,因此开发区必须做好承接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准备。

“加快城市化进程并推动中国区域化新城镇建设,开发区已经不再是工厂的集聚地,而是一个综合发展的新区域,‘产城融合’是开发区推进中国区域化新城建设的最重要模式,产业发展对一个地区的促进作用将被凸显出来。”叶 说。

据介绍,快速形成产业聚集是一个地区产业发展的最佳途径,形成产业聚集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产业链模式。即通过大型龙头企业的引入,构筑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上下游紧密合作的产业链体系,从而形成开发区中的产业聚集和经济资源的规模化;二是产业集群模式。即通过多个相关性较强的产业互为依托,通过隶属不同产业类别的龙头企业引入,构筑更为全面的现代化产业集群。

叶 说,未来的产业集群将不仅仅是单个产业链的企业聚集,而是多个相关产业的聚集,这样将在人才、资金、研发平台等多个维度形成协同效应和相互配合。这种模式适用于面积和体谅相对较大、开发节奏平稳并持续时间较长的开发区。

无论依托哪种开发模式,开发区都要依靠新型的发展思维,基于对外部经济环境的深刻认识科学进行产业布局,基于产业一体化和集群化的思路进行企业引入,基于现代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打造园区软环境,从而实现产业聚集、企业发展、培育园区内生性优势的协调统一,并且随着外部环境和产业发展的趋势变化,及时对产业结构进行梳理和调整,摸索出一套新的开发区发展模式。

叶 说,可以用“产业加速器”和“企业助推器”两个形象的比喻,诠释新形势下开发区在发展过程中对企业发展以及产业聚集的培育所发挥的两种不同的作用。

其中“产业加速器”指向的是新时期下的产业聚集新思维,依托良好的产业环境,使企业进入园区就是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通道,强调园区产业环境的培育对企业发展形成的推动力。“企业助推器”指向的是新时期下的以企业服务体系为基础的培育园区内生性优势的新思维,企业的发展、经济资源、技术资源、创新资源在园区软环境配合下的协同效应又为园区培育产业集群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两者发展相辅相成,从而构成开发区产业聚集的两个核心,即开发区发展进入“双核时代”。

加速器:产业聚集新逻辑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不管是高新技术产业还是传统制造业的发展,这几年有一个特点,就是习惯将总部、研发中心、营销中心等设在大城市,而其生产基地设在远郊或外地等,这就要求开发区在功能定位上必须有所转变。

中国区域经济协会顾问、著名的区域经济专家陈栋生说,这种变化导致开发区在功能定位上要朝着产业融合和配套、形成完整产业链的阶段迈进。产业集聚因此成为开发区新时代的重要“核心”之一。

从产业集聚形成的过程来看,伴随着区域的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生产设施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受规模经济内在要求的驱动,必然会导致不同等级规模的生产相同产品或类似产品,或者生产它们上下游产业产品的企业集中连片布局,其结果是在集聚机制的作用下,不同城镇之间通过产业关联和其他一些经济联系而集聚成群。

以上海的漕河泾松江高科技园为例,其从一开始就明确定位为光电仪产业园区,并致力于为形成一条条完整产业链提供完善的发展环境。目前,该高科技园入驻的70多家企业中,超过一半的企业均为已形成产业链的企业。

华夏幸福基业工业地产事业部首席产业分析师谢洪毅介绍,固安工业园区在2002年做规划的时候,曾考虑过服装业等传统产业,但这样的念头很快就被摈弃。“产业规划必须要有前瞻性,要走高端路线。”谢洪毅说,那些传统的、低利润率的、污染的项目都不能要。

这样的高标准的产业规划是为了以后产业升级留空间。谢洪毅强调,园区的规划会随着国家政策和产业发展的变化而进行“动态”地改变。比如,固安工业园区此前确定的三大核心产业方向为“电子信息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和“民生用品产业”,现在则确定了现代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和汽车零配件制造三大重点产业。

谢洪毅强调,像固安工业园区这样的园区不适合走单一的产业链条发展模式,必须多种形式共存。作为北京的卫星城工业园区,固安产业规划首先需要考虑的是与北京的产业进行互动。“北京毕竟是母体。”他说。

而且,产业规划只确定大的方向,不宜规划太细。“作为一个工业园区,产业规划只需要大的方向,并重点和择机发展,确保至少5年内和未来长期发展留下空间。”谢洪毅说。

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身处北京、天津产业带中心的固安工业园区,在以信息产业为龙头的高技术推动下,培育出了一个新型的通信产业园区,并成功吸引了众多知名企业入驻。

2006年1月,作为中国平板显示的龙头企业京东方落户固安工业园区,拉开了固安工业园区构建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序幕。园区依托京东方这种龙头企业,实施产业链招商。

陈栋生表示:“在前瞻性的产业规划基础之上,招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专业招商是园区规划落到实处的保障,也是产业聚集和园区走向何处的源头。”

与开发区发展经历不同阶段一样,工业园区的招商也经历过几个阶段,早期的园区招商基本都是“来者不拒”,但这样发展的后果是,在城市急需转型、产业需要升级换代的时候,“腾笼换鸟”便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不可回避的痛处。而早期一些地方官员的“政绩观”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招商的质量,他们并不太在意企业对于当地环境的影响,只要能创造更多的GDP。“现在的地方领导不再以短期的政绩效果为判断标准。以固安为例,园区在招商过程中,第一条标准就是环保标准,不符合产业规划和环保的项目都不再需要。”固安工业园区招商局常务副局长王晨霞说。

坚持产业招商,这是第三代工业园区的共同特点。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有利于产业高度集聚,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留住龙头企业。所谓“一花开来百花香”,只有在大的产业规划内招商,才能真正吸引龙头企业,并带来产业链上下游的诸多企业。

2004年,华夏幸福基业设立专门招商机构,这些由海归人员、外籍人士组成的招商人员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可以在对园区主导产业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招商的主攻方向。与此相配套,公司还制定了激励政策,按任务定期进行考核,实现市场化运作。目前,华夏幸福基业招商人员达500人,企业基础数据达9万条,初步接触客户12000个,深度接触客户4000个。

除此,由于第三代开发区已经由单纯的工业区变成了新城区,所以都很关注“后建设”的问题,这也是招商队伍必须持续的工作。“改变以往单纯的‘政府服务企业化’来增加服务效率,新的开发区服务模式不仅强调便利的一站式服务模式,还应为企业创造价值,诸如企业家俱乐部、企业创新平台等新的服务内容,这将成为开发区发展的新标杆。”

助推器:从强企业到强园区

高端且前瞻的产业规划,也必须有龙头企业的入驻才能真正带动园区的发展。华夏幸福基业工业地产事业部首席产业分析师谢洪毅说,产业格局定型之后,当企业的规模达到一定的程度,产业链就会自然形成,但集群力量会打败单一的产业链模式。

全力培育产业环境,以互利共赢引进龙头企业,开发区的繁荣与企业的发展壮大将共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固安这样的工业园区而言,要想招来像富士康这类能很快带来产业链的龙头企业并不现实。然而,这并不妨碍固安工业园区成功招揽细分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入驻。

2010年8月28日,北京东方信联公司10亿元“信联智能驻地系统产业园”项目落户固安,成为固安工业园区通信招商引资第一单。这家于2004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是一家智能驻地解决方案供应商,包括通信、网络和信息系统技术研究、相关设备产品开发及应用,产品主要有业务接入设备(主单元)、光分布传输网络设备(扩展单元)、用户接入设备(远端单元)、直放站等射频有源产品、天线等射频无源产品。除了生产通信设备之外,公司还提供工程设计、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安装、维修和其他售后服务。

让东方信联董事长韩大庆放心的是,固安工业园区投资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了一站式服务,协助处理与政府各有关部门相关的事宜,协助企业办理工商登记、生产许可、厂房建设等经营、建设所需的相关手续。“这为我们解决了后顾之忧,可以将全部精力放在产品技术的研发上。”

在与入驻企业的接触中,投资方均称,固安工业园区的人员非常专业。“我们公司也没什么背景,什么事情都得靠自己,对于像我们这样的成长型企业而言,固安工业园区专业化的服务让我们省却了诸多不必要的麻烦。”北京天和众邦勘探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劲松在接受采访时多次表示。

该公司是一家以地质勘探设备的研发和生产为主营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国内全液压岩芯钻机领先制造者,天和众邦始终处于业界的领先地位,产品遍及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

过去的经历表明,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无论涉及哪个行业或专业,都离不开产业链、产业融合和产业配套。以实践来看,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投资到哪里,为其配套的上下游企业往往都会跟到哪里,并在那里形成一条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据了解,入驻固安工业园区的项目是东方信联实现“多网合一”中关键技术的“信联智能驻地系统”(TIPS)以及支撑该系统的“信联驻地神经元网络”TPNN技术。据东方信联董事长韩大庆介绍,这是全球唯一的可在用户驻地区域内使用一张网络,将电信固网、移动通信网2G/3G/4G、互联网、有线电视网、物联网完全统一承载传输,从而形成一网全覆盖的多业务整合服务模式。

除了东方信联,已经入驻固安工业园区的龙头企业有:电子信息产业链中的京东方、阿尔西等;汽车零部件产业中的正兴集团、汉和机械、盛东邦等;装备制造产业中的航天振邦、诚田恒业、安岛筛分等。这些企业都是以产业链中相关的上下游企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产业聚集效应。

京东方是我国著名的电子信息行业龙头公司,专注于移动显示产品业务,具有与国际水平同步的CSTNLCD、TFT-LCD模块开发及大规模生产能力,目前主要生产手机屏等应用于移动显示的平板显示屏。

当地人士称,京东方的入驻,为固安工业园区的通信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园区依托京东方的号召力,实施产业链招商。这种配套招商的思路使上游企业的产品尽量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有效地降低企业交通、通信等成本,实现产业集群的优势发展。

而京东方、科伟达等一批关联度高、产业配套能力强的知名企业的成功入驻,又加速了固安工业区产业集群化的发展。一条完整的通信产业链已渐成规模,那些关注通信产业的,也必然关注固安这一新锐的通信产业基地的发展。

这种产业集聚的方式很快就体现出其对地方经济的拉动效果。数据显示:9年来,固安工业区累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7亿元,年均增速95.2%;累计完成财政收入10.3亿元,年均增速107.6%;实际利用内资182.7亿元,年均增速32.3%;实际利用外资2869万美元,年均增速27.2%;完成出口额30110万美元,年度增速117.2%。对于一个长期以农业为主的县,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