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通胀要避免头痛医头
2011-11-10 10:46 来源:经济观察网 作者:孙健芳 编辑:经济观察网
导语:未来避免通胀再次突袭根本在于:在目前国内一片呼吁货币放松的呼声之下,政府部门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避免增量货币裹挟存量货币再次引发新一轮通胀。

经济观察网 孙健芳/文 通货膨胀数据在快速回落,但这不影响经济学家对包括通胀在内经济数据进行猜谜的兴致。

《卜卦中国CPI》是BWCHINESE中文网在数据公布之前发表的文章,由此说明经济学家预测经济数据就如卜卦一样,充满玄机但不一定可靠。

5.3%、5.4%、5.5%、5.6%是经济学家们对这个月CPI预测的数值,同样是外资券商,瑞银给出5.3%预测值,而高盛给出5.6%的预测值。

最终结果逃逸不出经济学家圈定范围,当然这个范围可大可小。当日公布的10月CPI数据为5.5%,所有人都吁了一口气,说,“数据落在我们预期之内”,然后开始新一轮的数据竞猜游戏。

通胀数据涨跌没有影响经济学家对猜谜游戏的热衷,相反,他们会因此扩大市场影响力。对与错不重要,关键是敢于对数据进行预测,并适当发表对政府的适度批评。

经济学家是超然的,部分原因是他们对生活消费品并不敏感,而每天直接面对生活的那些人才是消费品价格上涨的受害者。

这一轮价格上涨板子被打到食品身上。今年以来,食品价格涨幅达到百分之十几,成为拉动CPI价格上涨主动力。其中,猪肉更范了众怒,今年年中猪肉价格同比涨幅竟高达57.1%。有专家统计,食品价格在今年CPI价格上涨中占据60%以上,其中20%来自于猪肉价格的上涨。

吃不上肉的老百姓自然要叫,由此带来政府平抑物价的一系列措施。

物价在政府控制下开始退烧,自7月份CPI创下6.5%新高之后,8月、9月份分别回落到6.2%、6.1%,10月份更是降低到6%以下,回到了5.5%。

解铃还是系铃人。拉动物价指数步入了下降通道还是因为,猪肉、蔬菜等农产品价格的涨幅收窄,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以及总需求开始放缓。

自10月份数据公布之后,年内通胀拐点已被确认,而且向下空间似乎无限,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在微博甚至称:明年CPI将降至2.8%。

物价下跌自然是顺应民意,然而带来另一个坏消息却是:价贱在伤农!

最近一段时间,频频传出了土豆、大蒜、生姜、白菜价格跌跌不休甚至跌到成本之下的消息,部分接受采访的农民表示,明年可能会减少相关产品的种植量。

如果我们还有记忆,我们会对去年“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糖高宗”、“花无缺”、“盐如玉”有很深的印象,而其背后原因就是:行政之脚干扰市场之手,导致调控过程中信息错乱,农户根据相关信息作出错误决策,而投机性资本又盯住这个有缝的蛋,从而导致大宗商品和农产品市场出现价格大涨大跌,从而最终导致价涨伤民、价跌伤农的情况。

所以,治愈通胀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探究这轮上轮通胀上涨的根本原因,主要是过去两年经济刺激计划下释放出大量货币,加上政府过度干涉操纵市场引发市场行为混乱导致。若现在为了降低通胀指数一味压低食品价格,将可能重蹈2010年覆辙。

治理洪水宜疏不宜堵,调理身体宜缓不宜急。未来,避免通胀再次突袭根本在于:在目前国内一片呼吁货币放松的呼声之下,政府部门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避免增量货币裹挟存量货币再次引发新一轮通胀。同时,政府部门积极改革,避免行政之脚过度干扰市场,从而让农户能够根据市场信息作出明智决策,从而避免价格再次大起大落。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