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刘金松 合肥大剧院位于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波浪”型的外观,辅以近千亩的天鹅湖,已经成为这个快速发展的省会城市的新文化坐标。
近日到合肥参加会议,其中一场活动正是在大剧院举行。虽然是在这种比较高端的文化场所开会,但终究还是会,尤其是一场“推介会”,参会者除了出于各自的工作需求之外,恐怕没有人对会议的过程报以期望。
赶到会场时,已过了领导致辞环节。对中国的记者来说,最不用担心的就是领导讲话,尤其是在一些正式的会议场合,很少会有官员会即兴演讲,既然是照本宣科,和自己读会议资料里的稿子也没什么区别。
场上主持人的阵势,还是很有国际化色彩,四位主持人,分别来自中、美、英、乌克兰四国,不过均是在国内的媒体机构任职。中国城市追求走向国际化的诉求,也让这些在中国的老外,有了更多“走穴”挣外快的机会。可以肯定,他们的英语表述应该更为生动准确,不过听他们来读一些拗口的中文还是有点别扭。
看了一下会议日程,前面是国家旅游局和安徽省旅游局的两位官员代表主办方致辞,接下来就是由导游、市民、景区工作者参演的情景剧《大美安徽》。剧情是假期中,两个相互熟识的三口之家到安徽旅游时意外的碰到了一起,于是双方决定合并行程,结伴而行。但在到安徽哪里去玩时,两个家庭中的孩子产生了争执,于是也就从各自的角度来介绍自己的选择。
居中调停的导游,则负责把孩子们争执的景点串起来,于是也就有了4条“最美线路”:诗画皖南,梦里徽州之旅;精彩皖江,动感欢乐之旅;锦绣山湖,华彩皖都之旅;黄淮风情,皖北传奇之旅。
剧情结束,安徽各个地市的景点推介完毕。从现场反响来看,这比领导们念稿子来自我表扬的效果要好的多。尤其是在介绍一些文化景点时,孩子们现场穿插的才艺表扬,更是赢得了阵阵喝彩。
中国以往的城市营销中,大多是以“我”为主,根本不考虑“受众”的感受,于是领导在上面讲的气宇昂扬,下面听的昏昏欲睡。随后的环节证明,并非“领导们”没有吸引观众的才能,而是没有创造这样的氛围。
情景剧之后进入访谈环节。如果说前面是安徽旅游的形象宣传片的话,那么访谈就是个案城市的专题片,登台的是来自安徽宣城市长虞爱华和六安市长张韶春。两位地市官员加一位主持人,从以往的“独角戏”变成了“三个男人一台戏”。
两个市长介绍起自己所在的城市时,侃侃而谈,口若悬河,连主持人都感叹,两地风景秀美、人杰地灵,“连我们的领导,也都抓着抓着有文化了。”不管是口误,还是刻意的调侃,能让一个“推介会”进行到一半,观众还兴致盎然,也算是难得的功效。
会议最后,到了一分钟版广告时间,十六个主抓旅游的副市长一起登台,站成一排。最先发言的合肥副市长杨增权,用激昂的语气和充满诗意的排比句,将这个一分钟版广告的创意门槛和表现方式一下提了上去。
亳州市市长沈强则单刀直入,“你想长寿吗,你想发财吗,你想更有文化吗,请到亳州来。”在提到“更有文化”时,他特意加重了语气,略作停顿,算是对主持人 “领导的文化是抓文化工作抓出来的”回应,引得台上台下一片笑声。
淮南副市长董众兵在讲完黑色煤炭富集地,红色火电输出地,蓝色生命起源地,绿色生态宜居地之后,则发出呼吁,“想吃豆腐吗?请到淮南来。”淮南是豆腐发源地,在当地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从1992年开始,每年举办的“中国豆腐文化节”,已成为当地的一张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