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将消失的应用程序
导语:你可能会想,“事实上,你究竟需要多少应用程序呢?或许不会像你所说的那样糟糕”。技术界的每个人都需要牢记一点,没有什么是稳定不变的。今日看上去完全合理的一切,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成为困局。

斯考特·杰森/文

我曾经写道,移动领域的发展将经历漫长、艰难的对计算机领域的复制,然后最终羞愧地意识到这条路好像不通。事实上这也是所有人类文明进程的路径,不单在技术领域。艺术和音乐都经历过相似的复制、延展,并最终演变为全新的形式。从既有的陈旧模式中脱离,总归要经历一个过程。

移动应用程序(Apps)无疑非常成功,甚至有些利润颇丰。我所做出的“它们终将消失”的这个论断似乎对目前的这些现状视而不见。但很多事就是这样来来去去,特别是快节奏的技术世界。模式转换的发生,很少因为原来的模式令人厌恶或者毫无益处,往往是因为没有把握好新的机会。旧模式的卫兵守住它们的去路,对新事物生气地大喊大叫,“一切都很完美,不要夸大其词”!

应用程序的问题,在于它们难以被管理和组织。让一款应用程序,通用于你所光临的任何一个商店,你拥有的每件产品和登陆的每个网站,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现有的这些应用集合会不断增加,需要被不断筛选、管理和组织。我们都经历过一件事,就是隔几个月,把那些陈旧的、不再用的应用剔除掉。那些善于管理的人们,往往对于打扫“应用动物园”这件事非常享受,但更多的人被这些滚雪球一样无穷无尽的选择搞得不胜其烦。

这显然是个问题,如果我们的手机里的应用程序比现在多2倍,该怎么办?如果多50倍呢?我们会一直下载吗?

其实,在互联网发展的早期,雅虎就面临过类似的难题,网络发展越快,它就越难以跟上数据爆发式增长的步伐。Google的做法则完全避免了这一问题,它的页面移走了所有组织,仅仅提供搜索服务。这使得用户可以轻松迅速地进入数以百万计的页面。Google打破了既有模式。

这其中有个微妙之处,我们称之为UX黄金法则,即“价值>使用难度”。当我们讨论产品、技术和创意时,通常会聚焦在价值本身,它能够为用户解决哪些问题。这是个好的开端,也不断被证明是唯一需要考虑的。但最近发生了一些变化,人们开始意识到,产品需要精良的设计,同时又不能让用户觉得难于使用。

任何产品所拥有的这两个方面——为人们带来的价值和使用难度,往往是被分别对待的因素。当然你希望得到一个高性能的产品,与此同时使用难度要很低。人们往往并没有意识到这两者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它们之间的关系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价值大于使用难度,就可以接受。

比方说,早年的短信系统操作起来很困难,但是除了花费很多时间之外,它为人们带来的价值超越了这些问题。当然,短信体验的改善显著提升了使用规模,让更多用户得以参与。这是因为“价值大于使用难度”,并不意味着这已经是个成熟产品,只是说可以体验一下。

这个公式也引发了另一个更重要的话题:用户行为。用起来越方便,人们就会在一些不重要的事情上更多使用这一产品。这个时候,价值依然大于使用难度,但引发使用的成本大大减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对Google的使用。Google曾公开表明,如果它们仅仅把页面加载的时间减少十分之一秒,使用量就会显著上涨。Google并没有做出用户所期待的任何改进,仅仅是快了一点,人们就用得更多。减少使用难度,而并非一定要提升产品价值,就可以对使用习惯明显产生影响。

让我们再回到应用程序。如果你走进一家商店,对方骄傲地宣称,它们已经拥有一个应用程序,你会立刻下载安装吗?在做出决定之前,“价值/使用难度”这个公式会在你头脑里运转一下。如果你非常钟爱这个品牌,价值这个因素就会提升,你可能不怕麻烦去下载一个,也就是“价值>使用难度”。如果你根本没听说过这个品牌,你可能不会被打动,也不想冒这个险。也就是说,如果你走进这家店,这款应用程序突然就出现在你的手机上,你会不会更想体验一下?因为这一点都不麻烦,难度降为零。你可能会试试看因为也不会失去什么。所以说,我们需要找出一种方式,令尝试应用程序这件事毫无难度。

让用户自我管理应用程序这件事,事实上是让他们的负担一点点加重。当然也并非绝对,但是可以看看我们对于Google的使用。虽然很难统计,但可以看出,如果用起来越来越复杂和沉重,使用的机会就会一点点减少。

你可能会想,“事实上,你究竟需要多少应用程序呢?或许不会像你所说的那样糟糕”。技术界的每个人都需要牢记一点,没有什么是稳定不变的。今日看上去完全合理的一切,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成为困局。

运算和交互成本的显著下降,或许能够极大地改变目前这个应用程序的小世界。它可以大幅度增加我们每天所使用的这些设备的种类和数量。事实上,我们可能对很多提供某种交互体验的设备视而不见。这些智能设备的成本在不断下降,甚至能够减少为零。下面是一些例子:拥有无线标签(radio tag)的电影海报——比如电子标签(RFID)或近距离通信(NFC),能够让我在手机上获得更好的、展现更多信息的交互界面;任何消费品,无论是番茄酱还是牛奶瓶,都可以拥有一个无线标签,不仅可以令我获得更多产品信息,同时可以查询到用法甚至提供可购买的替代产品;通过地理定位公交站点,让人们只需校准GPS从而获得相应的公交信息,知道下辆公交何时到达,如今一些城市中已经可以实现这点;当走进任何一家门店时,都会跳出可交互的应用程序;购物中心能够在我出现的时候推送地图以及开闭时间;当地的食品流动摊贩不仅能提供他们的菜单,而且可以告知他们将会去哪儿、下次何时会来;像Zip-car这样的按需租车公司,可以让我注册后开走他们的车,用蓝牙和我的手机保持联络。

这些理念仅仅停留在思索阶段,但预言了即将来临的趋势。这些设备可能需要一些交互手段,但除非当我在需要某项功能打开时,“实时交互”的模式可以让我满意。更重要的是,这些大量的交互体验或许非常短暂。我只是希望几秒钟解决问题。这是所谓“使用它,离开它”的情境。当我真的把它下载到手机中的时候,可能我已经不再需要它了。

这就是为什么交互性更像是某种网页。打开和关闭一个网页非常容易,无需专门安装。互联网就是典型的“使用它,离开它”的方式。过去20年都是如此。因此有人说互联网并不适用于本地应用程序的说法,的确如此。

就目前的应用程序模式来看,很难实现这种实时交互。那种所谓的“查找、下载、使用,以及最重要的是丢弃”的方式才是最酷的。目前这些应用程序必将消失,因为它事实上在后退。“实时交互”的方式,很难在已经安装的应用程序中实现。

在智能设备上快速打开和进行交互并不现实,除非你能马上找到它。我每天都要跟这些东西打交道,蓝牙、NFC、GPS以及无线设备。它们不仅要易于查找,而且要按照优先级排列。我不是在草里寻针,而是在针里寻针。或许需要仰赖云端服务器,使得我可以对这些设备做个合理的优先排列。我预感这种发现设备(Discovery De-vice)将会成为未来几年的“下一个Google”。这就是Google、苹果和微软目前要解决的问题。或许某个聪明的创业公司也可以试试,这种将我身边这些设备发现和评级的设备,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必备品。

当我在这些智能设备点击时,应该像打开网页一样轻松,如同在中央服务器上打开一样。我并不关心究竟在设备上发生了什么。就像如今对于应用程序并无太多限制一样,对于这些智能设备也该如此,关键在于识别并提供实时功用。

应用程序就像是计算机发展史中侏罗纪时代的残余,使得技术本身后退。发现设备和实时交互的融合,将会成为目前的应用程序所无法替代的一种有力模式。目前并没有人能给出类似产品。事实上,让这一切发生看上去像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但我们始终要在打造产品之前,了解到我们的真正需求。

(作者Scott Jenson为青蛙设计创意总监。上世纪80年代,曾作为苹果公司人机交互小组成员,完成了System 7、人机交互准则和New-ton电脑的设计;后担任塞班产品设计总监,并曾管理Google的mo-bileUX小组。张晶译)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