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生:我们只是扮演了一个时代符号

欧阳晓红2012-01-05 07:36

 

中国的经济学者大多具有“忧国忧民”的一面。这让他们与国际上那些潜心于数字和理论的学究同侪们相比,显得很特别
。或许也正是这样的特点决定了他们面对公众的方式。所以,在华生的微博中,你会毫无意外地看到无所不包的话题:
从房产政策到股市治理,从收入分配到官员腐败,从市场经济到宏观调控,从公民意识到政治改革,从百姓民生到社会
转型……而且,在回答博友提问时,他的语气肯定。然而,常识告诉我们,经济学家并没有医治一切的灵药。“忧国忧民
”者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将社会之病灶暴露于天下,引起应有的注意并随之触发改善的可能,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倒是希
望中国的经济学家,不论何种门派,都拥有一个对公众开放的微博

 

微评语: 

中国的经济学者大多具有“忧国忧民”的一面。这让他们与国际上那些潜心于数字和理论的学究同侪们相比,显得很特别。或许也正是这样的特点决定了他们面对公众的方式。所以,在华生的微博中,你会毫无意外地看到无所不包的话题:从房产政策到股市治理,从收入分配到官员腐败,从市场经济到宏观调控,从公民意识到政治改革,从百姓民生到社会转型……而且,在回答博友提问时,他的语气肯定。然而,常识告诉我们,经济学家并没有医治一切的灵药。“忧国忧民”者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将社会之病灶暴露于天下,引起应有的注意并随之触发改善的可能,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倒是希望中国的经济学家,不论何种门派,都拥有一个对公众开放的微博

 

微语录:

 

限购是房地产调控走偏方向的一个不太好的信号。谁也不必用任何理由为歧视性的限购令辩护。手指上长了疮不是剁掉一只手的根据,更不是剁别人手的理由。调控投资需求不必走旁门,为什么始终不走正道?

2011221

政治改革永远都需要,但中国的事情要等着政治改革起步才干,那今天可能还在30年前的计划经济,啥戏还没开张呢。

2011414

读深广文人雅士阔论当年逃港潮有感:与改革开放前广东百万人偷渡逃港相比,今日国人确可欣慰。不过想当初逃港难民真可谓黑人黑户,弹丸之地香港人以何等胸怀包容,方成就多少逃港人及后代今日之辉煌!但现今同为国民的巨大外来人口却备受代代歧视,国家情以何堪?国民情以何堪?改革先驱深圳人情以何堪?

201174

中国真是进步了。过去哪有动车,哪有今天国人的牛气,哪有人命的价值,哪有网上强烈的公民意识。故抨击之余不能忘了改革的跨跃和进步,网上虚拟世界的公民还需面对网下真实世界大多数子民。温州特警令人敬佩的表现说明,对抗和破坏不是中国的出路,成长国人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才能引领民族光明未来。

2011728

答博友:不可轻视技术,技术影响制度成本。如果今天还是农耕文明,我们只能选择皇权。另不可神化制度形式,印度、俄罗斯均算有民主制度,但世界上公认腐败比中国要厉害得多。所以,中国的问题在于,国人自陷久深而不自知,不愿起步,一味怨天尤人。其实一个不良的制度能长期风行无阻,我们都是共谋者。

201198

市场主义者又开始自诩自己08年金融危机时反对政府干预的英明了。他们不必面对当年如果不救市世界经济会有如何灾难性的连锁反应,也不必面对真实世界人们复杂的两难选择,笃信市场终会解决一切。因政府总会存在和作出应对,所以市场主义是永远不败的理论。永远批评没有烦恼,市场主义者真幸福。

2011927

今记者来访,称大家都嚷经济下行,前景不乐观。我说看用什么标准。用经济年增必须10%以上的标准,当然就问题挺大。但十二五规划定的是年增7%,现在还在9%以上,就急着保增长?许多人批别人GDP挂帅,其实自己也中毒已深。中国年烧煤30亿吨,占全世界的一半,空气污染的人都进医院了,还急着想去哪儿啊?

2011128

 

经济观察报 欧阳晓红/文 就像是历史与现代的“混搭”,这是一张会勾起你记忆的微面孔。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实行的“价格双轨制”帮助中国完成从计划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华生等人的贡献在今天再次得到肯定;他也是“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系统”的始作佣者;还是“股权分置改革”的推手。

这三大已被决策层采纳的建议,赋予华生——“国家级突出贡献的专家”之称谓,他将此印制在自己的名片上,另一称号是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其实他旗下还有市值数十亿的上市公司,但他一概抹去、淡化。

他轻描淡写道,“经商成功很偶然,不具普遍推广性,最大的心思还是在经济学研究。”

好比开微博时间不过半年多,却成为中国微面孔之一,华生说,他挺意外。他坦言,微博平台有被放大与扭曲之嫌,但也许能反作用于体制改革大门的推开。

时代符号

“为什么选上我?我的微龄不过大半年而已。”华生说。他很喜欢《中国微面孔》的创意,却有些惶恐——担忧自己“织围脖”的时间太短,恐入围资格不够。

一个冬日午后,坐在偌大办公桌面前的华生满脸都是困惑,但心情看起来很不错。或许他还沉浸在最近“价格双轨制理论”获奖的喜悦之中,他很看重此奖,“因为真正民主,没有任何外力,完全是几百个评委专家打分评选出来的。”

微博上,他这样写道: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挑战和精彩:就像27年前莫干山会议时,中国还是计划经济体制;今天我们的政治体制还是自上而下的行政任命制。一个社会怎样从这里向自下而上的代表制和选举制过渡?这就和当年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一样,是个艰巨的挑战,从而也更需要今天时代的智慧。

答案已经滑到嘴边。华生试图通过微博传达他的思考,唤起共鸣,推动社会的进步。这已经足够了,这些积极向上的因子,正是促动中国经济社会前行的因素和力量。与此同时,总编辑约访函中“不在意粉丝量是否最多,而在意改变的促动者”之说法,亦给了他接受采访的理由。他被政府采纳的三大改革建议,无疑一一烙上时代印记。

某种意义上,经济学家的价值也在于被政府采纳的建议,及其推进社会前行发挥的动力。

华生回忆说,27年前的双轨制理论并非完美无缺,但为“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提供了改革路径,且没有引起社会震动。另外,上世纪80年代,提出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即国企按照国有资产的道路改革,包括今天国资委体系的构建最初缘自华生的建议。“那时,是当面向领导汇报建议;而股权分置改革的推动,是靠写文章,最终影响决策层。”

实际上,1126日,因“价格双轨制理论”获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的华生,获奖之后,便在微博上解释,看重此奖,因其首次由经济学界自己组织民主投票产生。中国太多知识分子的问题是,他们向权势者争民主,但只要有自己的小领地,就不民主且独断专行。中国民主道路艰难之处正在此。

华生在微博上表示,价格双轨制实行的1985-1992年间,中国还没有富豪和私营企业,当年的官倒基本是公有制企业,他们把计划内倒成计划外,从而瓦解和转化了计划经济,使从来被视为最难的价改无险过关。推动庞大中国转型并非靠激进口号,而是要引入激励兼容而又不可逆的过渡机制。今天政治体制改革正需设计这样的机制。

不过,一位网友回应称,说当时价格无险过关并不符合历史事实。价格改革自有其风险,这就是1988年失败了的价格闯关。这也是导致1989年大震荡的重要原因。

华生回复这位网友说,闯关是批双轨制的产物,当时想抛弃渐进过渡,毕其功于一役,结果闯失败了才又退回到双轨过渡。但那时的教训几乎还没有被总结。不难看出,上述微语言透露出华生的中国观察与担忧,其举一反三的思索亦可见一斑。

这位被称为中国最有钱的经济学家,但又自诩是最懒的企业家一再强调:“价格双轨制真正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几个人只是正好在那个过程当中扮演了一个时代的符号。”而获奖者除华生外,何家成、蒋跃等人和田源、张维迎也是主要贡献人。

只做“机制设计”一件事

伊始,华生比较排斥微博,他害怕太过零碎,反而打搅了思路与思考,影响学术研究。

那是在今年三四月间,微博相关负责人登门拜访,希望华生能够“开博”。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华生开始通过微博表述自己的想法;很快就有网友的反馈;这激发了华生的兴致。“以前,想法不成熟时,总是自己独立思考或与周围的朋友讨论,深思熟虑形成文章之后才会抛出来;现在,有了与网友的互动,可以从不同角度与层面去看待问题。”华生说,“一方面不要怕别人反对,作为学者不能随波逐流,另外,既然多数人有不同观点,亦帮助自己反思观点;这样在写文章时更加全面,更有针对性。”

就像在个人所得税的问题上,多数人反对华生的观点,这促使他更加深刻去思考。在形成文章之前,视角更为丰富。

在华生的办公桌上就摆着几组已经成文的文件,诸如《土地财政的岐路与土地权利的症结》等字样的文章。华生说,他会通过一定方式向决策层递交思考成熟的报告;换言之,直接或间接影响舆论和决策层,从而推进社会的进步。

“当前关于土地所有权的各种争论并未抓住问题本质。”华生认为,“现在矛盾和冲突的焦点不在农地农用,而在农地非农的权利归属,这就是过去长期被忽略的土地开发权问题。”

不知是个性使然,还是中南海幕僚的经历所致,参与和见证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华生看问题的角度有些与众不同;现在的他重拾旧日激情,做经济、政治和社会转型研究。

华生说,客观讲,政治体制改革,言论民意缺乏渠道,其表达愿望被抑制,正如“议事机构不议事,遂使微博成名”,从此意义上,微博作用被放大了,亦呈现出扭曲的表现形式。

 

经济观察报首席记者
长期关注宏观经济、金融货币市场、保险资管、财富管理等领域。十多年财经媒体从业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