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区域新闻 > 焦点 >
卢展工:实验“三化”协调
2012-01-18 15:56 来源:经济观察网 作者:刘金松 编辑:经济观察网
导语:与推动区域经济规划升格为国家战略的一帆风顺相比,卢展工实施中原经济区建设开局之年的外部环境算不上乐观。

卢展工

职位:河南省委书记

年龄:60岁

到任时间:2010

主要政绩:中原经济区获批、提出了“三化”协调的思路

2012年挑战:不论是城镇化还是工业化,其在沿海的执政经历都能提供相应的借鉴,但对农业的理解和掌控,却是以前没有过的经历。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刘金松 刚刚闭幕的河南省“两会”上,《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纲要》获与会代表表决通过。这意味着卢展工主政河南后全力推动,并最终在去年升级为国家战略的区域发展规划,从今年开始进入实施阶段。

与推动区域经济规划升格为国家战略的一帆风顺相比,卢展工实施中原经济区建设开局之年的外部环境算不上乐观。复杂的国际及国内经济形势,都为他在这个农业大省即将全力推行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带来诸多新的挑战。

200万人进城

根据刚刚闭幕的河南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公布的数据,截至2011年底,全省城镇人口超过4000万。与过亿的人口总量相比,其城镇人口所占比重并不高,农业人口众多依然是其基本省情。

在去年底召开的河南省九次党代会上,卢展工提出未来五年河南城镇化率要达到接近50%的目标,年均增长率约为2%,每年转移近200万人进城。

卢展工在提出中原经济区概念时,就给理论界和实务界提出了一道命题,思考“人往哪里去?”也即农业人口的转移。这种转移并非农村劳动力离开土地到工厂打工那么简单,而是要使转移出去的农民彻底割断和土地的紧密联系,使其成为城市市民或产业工人。

在国务院最终批复的《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被列为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在实施层面,河南则确立了“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规划。

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永苏认为,从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看,加快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其举例说,2010年河南的城镇化率38.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9个百分点;同期河南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4.4个百分点,主要因素即是城镇化率低导致第三产业比重低。“城镇化还可以扩大消费、改善民生,通过让农民进城享受城市生活要比让农民在农村就地改善生活条件成本低、效益高。”王永苏说。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耿明斋认为,2012年城镇化还是快速发展的一个态势,有望实现2%的速度,高于“十一五”期间平均1.8%的城市化率。在城镇化发展的核心议题上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农民进城、融入城市的问题;另一个是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耿明斋认为,过去城市化,往往是注重城市框架的拉大,随着城镇化进入更高的层面,城市功能的完善就要放在一个更加紧要的位置来考虑。

河南省从去年开始实施的城乡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每年将投入超过1500亿元,用于提升城镇交通以及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垃圾处理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难题

卢展工曾因在福建推动海西经济区的建设,而被赋予“卢海西”的称号。因此对正在拉开序幕的中原经济区建设,不论是城镇化还是工业化,其在沿海的执政经历都能提供相应的借鉴,但对农业的理解和掌控,却是以前没有过的经历。

在一次与河南各界专家的座谈中,卢展工表示,自己在沿海的时候,不常提粮食问题。对于当地的农民而言,有钱就足够了,可以到市场上买粮食。

但到河南后,他却遇到了新情况。卢展工在座谈中透露,有一次,中央领导到河南考察,在表达了对河南经济发展的鼓励态度后,提醒他说,要重视粮食问题,别的东西没有了,中央都可以调来,如果河南的粮食没有了,把全世界粮食市场上能调的粮食调来都不够。

面对河南各界专家,卢展工坦承,这对他的压力很大。粮食没有的时候就是政治问题,不是一个经济问题,吃饭问题了。

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河南小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到2020年,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目标中,河南承担约200亿斤的任务。

据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农业处处长刘云介绍,自2003年以来,河南的粮食产量连续实现丰收,保持稳步增长。但这个增长的基础并不牢固,目前粮食的种植多是靠留守老人、妇女来保障。

从目前河南务农劳动力的人员构成看,基本上呈现“五多五少”的特征:文化程度低的多,文化程度高的少;女性劳动力多,男性劳动力少,女性劳动力所占比达63.5%;年龄大的多,青壮年少;四是兼业农民多,专业农民少;未受过系统培训的多,接收过系统培训的少。

这一现象的背后是种粮在农民家庭收入中的重要性正在降低。根据河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发布的数据,从2008年开始,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均收入已占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55%以上,农业已经不再是农民的主业。

农业退居次要地位后,农民提升粮食产量、应用新型农业科技的积极性也在降低。加快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吸引农民进城转化为市民或产业工人,也因此被看作是为推行规模化农业、提升综合效益,培养专业农民、种粮大户创造条件。

刘云认为,通过部分农业人口的转移,实现从目前的户均5亩耕地提升到10亩,再到户均30亩,最终形成农业大户。据其透露,未来的农业补贴及相关扶持政策也将会向大户倾斜。

既要让农民增收,又要让粮食不减产,这是卢展工在推行农业现代化时面临的新挑战,“看到农民去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我不能表扬,很痛苦。像有的农民不种粮食,种大棚蔬菜、种花卉,收入马上翻番,但是我不敢表扬,一表扬都不种粮食了”。

化解用地饥渴

卢展工在农业领域遇到的问题,在“三化”的协调发展中同样存在,最有代表性的即是土地问题。据王永苏介绍,河南2011年的工业化、城镇化用地指标大约需要60万亩,但国家批给河南的只有20万-25万亩左右。

在《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赋予河南探索开展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人地挂钩政策试点,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定居规模挂钩、城市化地区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外来人口进入城市定居规模挂钩,有效破解“三化”协调发展用地矛盾。

根据目前河南学界的普遍解读,“双挂钩”政策在土地指标流动上,将会突破现有“占补平衡”对“流转”区域的限制,而在全省范围内实现“用地指标随人走”。

刘云认为,搞“双挂钩”有利于化解城市在对待农民工上“光用不养”的问题,“过去是要地不要人,现在是既要地,也要人”。

而根据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易鹏的测算,实行“双挂钩”政策后,河南在农村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农村宅基地复耕上大约有400万亩的利用空间。

对于急需推动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卢展工而言,这是一份非常诱人的蛋糕。不过也有河南学者分析认为,现在很多地方都把城乡建设用地“占补平衡”的措施,定位为想方设法扩大城市建设用地。但根据国土资源部的有关政策,这个措施的主要的目标不是增加城镇的建设用地,而是想方设法地增加农村的耕地,提高农村的耕地质量。

如何能吃下这块诱人的蛋糕,卢展工对理论和相关实务部门的要求是,“涉及土地问题的研究,要非常慎重,从严从紧,弄不好是重大失职”。

 

相关文章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