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保八”又何妨
导语:我们认为,雷打不动的8%到了应该调整的时候了,建议根据今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适当调低经济增长预期。

 

 

经济观察报 社论 本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京召开。大会将听取和审议温家宝总理代表国务院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预期经济增长目标应当是报告最引人关注的数据之一。我们认为,雷打不动的8%到了应该调整的时候了,建议根据今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适当调低经济增长预期。

中国从2003年进入新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这期间,GDP增速最高的2007年达到13%,即便遭遇全球金融危机重创的2008年、2009年,也成功 “保八”,增速最低也达到了9.2%。从增强目标制定的科学性和指导性来说,本该根据不同年份的宏观环境和经济工作重心做适当调整。实际上,从2005年开始,政府工作报告连续八年把GDP预期增长目标定在了8%。“保八”成了经济增长底线,可高不可低。这样传递给地方政府的信号就比较模糊,地方很容易产生大兴土木的冲动。

从今年的实际情况来看,不久前公布的2011年GDP增速为9.2%,与2009年持平,是近十年来的两个最低点。但这两次触底的原因并不相同。国际金融危机是上一次触底的主要促因。而此次经济放慢既受到国际经济持续恶化的影响,也是中央决策层以“控通胀、调结构”为主线的宏观调控政策显效的结果。从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基调来看,这些调控措施将在今年延续。据此,主动调低增长目标,既可表明决策层对形势的判断,也可传递出中央决策层以速度换时间,坚决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决心。

既往经验证明,经济好的时候改革动力往往不足。经济结构调整是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就讨论的老话题。本届政府任内也多次阐述调结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不过这些年成果虽有,但并未有根本性改观。尤其是2008年,结构调整让位于救急,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给中国经济注入了天量流动性,虽然经济迅速抬头步入快车道,但是当时提出的一系列调结构指标却大多没有完成,有些指标甚至进一步偏离。现实而论,中国经济可能再也无法承受新的“刺激”,理当增强对经济增速回落的容忍程度,抓住时机推动结构调整。从各省区提出的GDP增长目标来看,各地方都在适当调低增速。如果中央政府雷打不动 “保八”,恐怕传递的信号更加含糊。

需要明确,调减经济增速并不意味着放纵经济增长大幅回落。从目前国内经济的基本面来看,虽然出口对经济的贡献可能打折扣,但是投资依然可望保持20%以上的增长,工业化、城市化处于快速增长期,也将推动消费保持平稳增长。如果再考虑到地方换届带来的上项目效应,这种经济放缓将呈温和态势,不会出现快速下跌。

当然,经济减速对于企业来说意味着更大的困难。劳动力、土地,以及资源产品价格的快速上升,人口老龄化导致的人口红利逐步丧失,这些因素也将继续增加企业的经营难度。但这也将形成倒逼机制,逼迫企业转型升级。我们以为,这时候的确要为企业考虑更多,但政府要做的,主要应该是提供开放和公平的营商环境,创造适合企业生长的良性土壤。比如进一步打开市场壁垒,通过大规模减税,减轻企业负担。

还应该注意,从短期来看,经济增速放缓将影响到中央和地方的财税收入,并对就业造成压力。这需要各级政府提前做出预案。不要因为财税收入减少影响到民生保障工程的推进落实。就业方面,这几年中国单位GDP增长带动的就业人数是减少的,这既是粗放增长方式不可持续的一个证据,也表明调整和转变的紧迫性。而近几年频现的民工荒,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经济面临的就业压力也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