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剧:远不止庄园与侦探
导语:英剧把英国最好的时光拍下来,适合全球观众一同观赏。

 

经济观察报 王隽/文 英国电视剧《唐顿庄园》与《神探夏洛克》是全球许多观众心目中2011年的“年度电视剧”。

 

拿到艾美奖和金球奖的《唐顿庄园》在北美、西班牙和英国本土都创下了极高的收视率,连威廉王子与凯特王妃都宣布是该剧的粉丝;《神探夏洛克》就不必多说,福尔摩斯先生俘获人心的能力已经延续了一百多年——但首先得是英国人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要是拿美国漫画当剧本的就另当别论了。

关于英国电视剧,远不止这两部,我们能谈论的东西太多了。

放不下的庄园

英国知名记者杰瑞米·帕克斯曼说:“英国人坚持认为他们不属于城市,而属于并不居住的乡村。他们觉得真正的英国人是乡下人。”大部分英国人的心里,最理想的生活是赚到足够的钱去乡下买一座庄园,花园里有园丁新近移栽过来的秋海棠,坐在小客厅里喝茶、看书,等待访客按铃。即便一生都不会去实现这个理想,但它会代代相传。“庄园题材”便经久不衰。在研究比较文学的严蓓雯看来,“英国与法国、俄罗斯一样,拥有的文本资源太丰富了,改编成电视剧,实在是绰绰有余。”

虽然BBC早有名著改编的历史,但类似《唐顿庄园》这样的不谈历史的庄园剧的制作热潮是从1994年改编乔治·艾略特的《米德镇的春天》开始的。一年半的时间里有五部耗巨资打造的古装剧登台,代表着“上等文化”的名著改编获得了极佳的回应。

这五部里就包括了BBC经典之作95版《傲慢与偏见》,耗资600万英镑,收获了英国总人口六分之一的忠实观众,全英的大报小报电视台都在持续谈论这部剧,“达西先生”科林·费斯与“伊丽莎白”珍妮佛·艾尔在拍完该剧后还谈了一小段恋爱,你可以想象那种为本来就沸反盈天的舆论浇一壶油的盛况。

电视剧批评家们认为,即便使用了简·奥斯汀这样的精英文化标杆,也不能保证电视剧用足够的篇幅展现了文本的细节——这是一个终极命题,只要有改编存在,就一直会争论下去。但大多数人认同这部剧是“水准之作”。此后,庄园剧便多到不能细数,从讲述二战后知识分子愁绪的《故园风雨后》到安妮·勃朗特的《王德弗尔大厅的房客》,英国文坛的诸位老师无一漏网,其他欧洲巨匠也多被“叨扰”,从托尔斯泰到陀思妥耶夫斯基,都在英国电视剧史上留了一笔。

常日将尽,昔日不再,庄园剧总发生在时代的节点,故事被安放在日不落帝国的传统文明与工业时代的对撞时期。旧贵族还在乡间保留着传统,伦敦与曼彻斯特却已经向现代社会大步迈进,虽然“他在曼彻斯特做律师”仍然是乡绅社交圈里常说的笑话。

在《唐顿庄园》,贵族的尊荣与无奈你可以看个真切。早晨有男仆熨烫报纸,这样主人手上不会沾染油墨,而战争发生时贵族们往往是冲在最前面;虚有头衔的公爵,得和铁路大亨的女儿结婚,即便老太太对美国媳妇嗤之以鼻,但也只能仰仗那些热滚滚的钱来保住家业。这种持续到今天的纠结好像是英国人欲罢不能的习惯。《唐顿庄园》受欢迎的原因,还在于它第一次正式地将楼梯上的主人世界与楼梯下的仆人世界分开,展现一幅社会分工清晰的生活图景。

仆人拥有在楼梯下畅所欲言的自由,恋爱的自由,学习技能辞去女仆之职找工作的自由。楼梯下的世界像一间小公司,男仆托马斯为了获得贴身男仆的位子,使坏下绊子,贴身女仆也欺负新人,刻板保守却在乎公平正义的管家卡森像经理一样维持着秩序与平衡。一面墙壁的铃铛们连接着两个群体。

严蓓雯谈到了一本澳大利亚的小说《雾中回忆》:“作者提出‘世界就是一艘船,每个人都要各守其分,要在自己的位置上,船才能前进’。在自由、平等、博爱的主流价值下,他在探讨等级的存在意义。为什么我们觉得《唐顿庄园》的那个世界美呀,不光是英国乡村的风光,也有人们在相处时的一种分寸,一种秩序,你逾越了这个规矩,就不美了。”

侦探:英美剧的关联早已开始

侦探,大概是除了庄园外,全世界人们能想到的第二个英国关键词。

与庄园剧一样,侦探剧的文本渊源也足够深。阿加莎·克里斯蒂与柯南道尔联手就奉献了几百集的电视剧。改编也一直在进行,《神探夏洛克》在严蓓雯眼里是一次“非常好的改编——属于英国人精神性的东西没有丢,但时代的外貌换成了现代,他们虽怀念过去,但仍把值得骄傲的一面展现给你,且展现得非常好。”

在这部剧里,夏洛克断案时会依赖高科技,在小说里,当年的夏洛克也走在前沿,会用化学试剂。夏洛克与华生之间的关系也处理得非常时髦,有一种似有似无的情感牵连,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至于“保持骄傲”的部分,我理解为在夏洛克拿起手机读短信时,信息的内容是以特效手法直接呈现在镜头里,完全没有露出手机的LOGO——但你可以看到那绝不是iPhone4S。这要是在中国,恨不得每个接电话的镜头都给出LOGO,哪怕是山寨手机,只要是给了钱,完全没所谓。

人们谈论《神探夏洛克》的优质时,总会顺带损两句好莱坞电影《大侦探福尔摩斯》。也有评论家适时地对美剧泼起冷水:剧集太长,拍到7年还不完结;剧中所有的男女角色都相互谈过恋爱,关系混乱到严重违背观众的价值观;多线叙事的手法已然陈旧,警匪剧卖关子成套路……

其实,英美两国的电视剧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就已经发生了联系,而这种联系多在侦探剧、警匪剧中产生。

1954年11月BBC就播出了他们用胶片拍的警察系列剧《苏格兰场的费比安》,当时美国行业内已经将用胶片拍摄警匪剧当做惯例了。你不得不揣测,BBC有没有受到美国人的影响。

这种揣测在独立电视公司(ITV)诞生后就没什么意义了。市场化运作的ITV直接大量买入美国电视剧,为的就是与古老的BBC抢占观众资源,观众们十分买账。同时他们也生产自己的快节奏美国式系列警匪剧——早在英国开放电视市场时,警匪侦探系列就占有一席之地。而之后的英剧里,也有一系列在节奏与叙事方式上与美剧类似的,比如《巴比伦饭店》。

庄园与侦探之外

只看过《唐顿庄园》与《神探夏洛克》的观众,并不会有以一斑窥全豹的可能。电影撰稿人苏宛的英剧世界比我们丰富得多。而早先我们关于“工业体系健全后,西方电视剧类型不如中国电视剧丰富”的假象被苏宛的资料库打破了。

《弗瑞·劳瑞秀》,它的主演你一定熟悉,就是著名的House医生,“大叔来自被称为喜剧温床的剑桥剧社,他在那里结识了后来的长期搭档Stephen Fry——1997版王尔德的饰演者,两人自编自演的小品喜剧《弗瑞·劳瑞秀》曾风行一时,和这个剧类似的还有《布莱克书店》、《IT群英》与《小不列颠人》。”

《小不列颠人》是一部神剧,它会颠覆你对英国电视剧“精英化”的判断。这部反讽大不列颠国度人们阴暗的心理和荒谬的生活状态的戏,极尽挖苦之能事,有观众抱怨主角讽刺中国人,就立马有人回应:“这部剧里,除了英国正常人,世界上所有人都被讽刺了,他们连残疾人和异装癖都不放过。”严蓓雯也看过这个剧,但是只一两集便受不了,“粗口的程度远远超过《南方公园》,其中大量是和性有关的。倒是可以了解到英国电视剧的层次太丰富了。”

苏宛告诉我,这些无厘头式的幽默,源头几乎都是上个世纪60年代末诞生的巨蟒剧团(Monty Python)。时事讽刺喜剧正风行,从剑桥、牛津两家大学的剧社出来的6个年轻人将夸张、荒诞、没头没尾、嘲弄现实的小段子合集搬上电视,“小品喜剧”就这样诞生。“周星驰、《武林外传》、《小不列颠人》……源头都在《巨蟒剧团之飞行马戏团》等剧里。巨蟒留下的最大恩惠,就是穿越和戏仿。”

如果《傲慢与偏见》、《唐顿庄园》是阳春白雪,那么《小不列颠人》和从1960年拍到现在的史上最长肥皂剧《加冕街》,就是下里巴人,不管是给劳工阶层还是给家庭主妇,外国观众都不在制作者的考量范畴里。至于朋克范儿的《皮囊》与“奇幻物语”类的《梅林传奇》,以及最近正火的《黑镜》,覆盖的观众阶层要广一些,《黑镜》有可能成为2012的年度热剧。

相比之下《唐顿庄园》与《神探夏洛克》走红是有原因的。其实它们是用来输出文化和价值观的——把英国最好的时光拍下来,把英国最聪明、最有魅力的男性拍下来,打磨、包装后非常圆润,适合全球观众一同观赏。

所以,在热播剧里你不会遇到文化瓶颈。但在《小不列颠人》里,我相信会有人搞不懂两个主角到底在骂什么,笑点又在哪里。你懂的,英式幽默不是人人都能hold得住。

(实习生牛雨佳对本文亦有贡献)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