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沈建缘 英特尔渴望在移动互联网市场再“火”一次。
随着将战略重点转向新的移动设备领域。英特尔从传统PC向超级本的迁移将在6月前后完成。
目前,英特尔要面对的问题是怎么处理PC和手机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产品、两种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之间的差异,如何在新业务整合过程中不使事情更趋复杂化。
2011年5月4日英特尔宣布,新一代的3-D结构晶体管(FinFET)将于今年投产,这标志着过去使用了50多年的2D平面硅晶体管将被3D立体晶体管所取代。
为了进一步推动超级本和搭载英特尔芯片的智能手机,从今年4月份开始,英特尔将在媒体上开展一场大规模的宣传攻势。
基于英特尔中国市场策略和正在进行的战略转型,日前,刚刚升任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的杨叙在接受本报独家访谈时表示。“很多英特尔公司未来做事的方式和资源配备都会有实质性的变化。”
他相信英特尔在中国乃至全球都不会再“按部就班,继续维持今天的做法,而是要从思维方、产品的定义和研发的方方面面考虑问题。”
由于中国市场的得失将决定英特尔为全球制定产业策略的方向,最终影响未来整体的产品策略。之前的模式正在改变,包括英特尔我们内部战略策略的制定以及产品策略和技术走势,这将与英特尔过去20年的发展道路完全不同。
访谈:
经济观察报:您升职以后最大的变化在哪里?有变化吗?
杨叙:英特尔是十一万人左右的公司,副总裁大概有二百多人,但是大部分是叫Appointed VP,任命的。这次的变化就是整个董事会任命,整个公司大概有35人,开玩笑来说有点像像进入我们公司的政治局。将来不是简单的站在sales & marketing立场上说话了,而是站在整个公司的角度,代表公司的层面说话。对我们中国团队来讲是好事。
经济观察报:过去PC端的业务和未来移动终端、移动消费市场的业务,两个不同的商业模式是否令您的工作更错综复杂?
杨叙:一定会复杂,最近一两年,针对iPhone、iPad出来后,不管是计算能力,图形显示效果、触摸屏、人机界面的变化,都是技术发展后把客户放在中心,是一个明显的产业特征的变化。未来的设备都是连在互联网上,就是有一个特点,一定需要连接能力,就是叫Conectvity,任何时候在网上连着,通过WiFi,3G,甚至未来的4G,通过运营商不同的服务推出,这是PC目前创新最大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