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区域新闻 > 社会 >
“龙凤”模式:两湖边城“融城”记
2012-05-09 07:50 来源:经济观察网 作者: 陈安庆 编辑:经济观察网
导语:湖南师范大学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朱翔认为,湘鄂衔接区两个县城的融合,是一种大动作,对打破行政分割,加强区域融合而言,将是一个很好的典范。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陈安庆  特约记者 王海琦 实习记者 李骞  说起边城,人们会想起沈从文先生那部叫作《边城》的名著。而位于湘鄂川交界之地,有着“一脚踏三省”之誉的龙山、来风县城。现在,分属于湘鄂不同省份的两个偏远县城—湖南龙山和湖北来凤,正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实践着一种“自下而上”的融城梦。                                        

民间推手

每个工作日的早上7点多,湖南龙山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杨春献都会走出位于湖北来凤县城景绣公寓的家,然后坐上开往龙山县城的车,赶到龙山县农业局开始新一天的工作。下班后,他同样又乘坐公交车赶回来凤县城的家。

龙山这座湘西边城距鄂西来凤县城很近,在两县之间乘车来往,不过20分钟。这种在两省间来回的生活,自从和在来凤县地税局上班的苗族爱人滕建萍结婚后,已经有二十多年。地处湖南西北部的龙山县与湖北西南部的来凤县,被一条酉水河隔开,两县县城主城区直线距离仅4公里,是全国范围内省际之间毗邻最近的县城。

龙山人在本城呆厌烦了,一有闲暇便带上妻儿、邀上朋友,就去来凤城作“出省出界”的旅游。回来后,如有人问及,便说:“我刚从外省归来……”

一些年轻小伙,如果他们中有人看上人对岸哪位“翠翠”,那么就编织成“龙凤呈祥”的最新佳话。据了解,酉水两岸30%的家庭与对岸有婚姻关系,60%左右的人有亲缘关系。两地民政部门曾做过统计,每年有100多对新人跨境结为夫妻。在两县党校写作的一份调研报告中显示,两地间公交车平均每天的客流量约6000人,湘鄂边区唯一一条省际公交营运线路在来凤、龙山开通,30多台公交车每天穿梭于来凤和龙山之间,两县居民在5分钟内就能跨县出省……

但这似乎并不能满足两县频繁地来往需求,在两座县城之间跑短途的“黑的士”应运而生。

更有趣的是,两省每次视察本省“西大门”工作时,都要到对面的县市去走走看看。湖南省领导到龙山视察,来凤的县委书记要来汇报工作,湖北省领导去来凤,龙山县委书记也要过去。

据了解,龙凤两县同处武陵山腹地,均属土家族、苗族聚居区,又都是国家级贫困县。近些年,湖南龙山县的经济总量由曾经的湘西自治州龙头县变为倒数第三,来凤县在恩施州内也跌为倒数第一。2010年,两县生产总值占武陵山片区的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5%。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089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1%。

湖南龙山县发改局新成立的龙凤示范区办公室工作人员刘东介绍,龙凤两县背负“贫困县”的帽子,已有数十年。

事实上,龙凤两城分属湘鄂两省,长期受行政区划的制约,在经济发展上各自为政,给两地发展带来了诸多制约。两县,距长沙、武汉、重庆等大城市均有500公里左右,周边200公里内也无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的辐射。在这种几乎被边缘化的山区县城,如何打破行政区划的束缚、冲破人为的市场分割,自强自立?

“这样的经济现状,使得两个‘穷兄弟’抱到了一起,来寻求发展出路。”刘东说。

去年11月,“龙山来凤经济协作示范区”被列入《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为跨省协作和片区扶贫探路。今年1月,国务院专家评审组原则上通过《武陵山龙山来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发展战略规划》,这又为重启增添了一把火。

至此,龙山来凤一体化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成为现实。

九次进京“抱团”申请

为了方便“融城”,两县分别建立了“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2011年12月,湖南龙山县原则上决定,将示范办作为常设机构,定编为5-8人,为正科级机构,归口发改局管理。湖南龙山县正筹划着将其行政区北移,而在国务院批复《武陵山龙山来凤经济协作示范区》之前,一水之隔岸的湖北来凤县,行政区已向龙山方向的河岸迁移。

在构想中,龙凤两县按照“交通同网”、“旅游同线”、“产业同步”、“环境同治”、“信息共享”进行规划。在国内,区域经济协作趋势已成,而跨省两县的“抱团”,尚属首例。

为了这一纸批复,从2005年的正式提出,到2011年的最终落地,两县为了这个“示范区”筹划了6年之久。其间,在龙凤示范区得到批复之前,两县的掌舵者们曾先后九次进京,多次赴长沙、武汉,分别向湖南、湖北两省发改委及国家发改委汇报。

龙凤示范区在《武陵山龙山来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建设情况汇报》中称,地处中西结合部的两县同时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政策支持。而且,设立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在各项政策支持上还将拿到更多的“特殊支持。”

这个示范区还附带着另一项任务:大力推进行政管理、要素市场、投融资体制等领域的改革,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特色产业、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等一体化建设,为区域一体化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协作抱团更有利于向国家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

龙凤示范区下一步的工作,也正是争取项目和融资支持。两县正打算争取国家和两省建设资金投入,支持民间资本、大型央企、上市公司及外资参与龙凤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这笔资金包括了中央预算内资金、长期建设国债资金、部分符合条件的公益性项目国债贷款资金、两省预算内投资以及其它专项资金、省级地质勘查基金、国土资源大调查资金。除此之外,两县还要求对省级安排的公益建设项目,免除县级配套资金,扩大龙山来凤两县投资项目审批核准权限。

在土地政策方面“开一道口子”,也是龙凤示范区“上争”的项目之一。在两县的设想中,龙凤城区将要形成“60平方公里、60万人”的中等城市、中心城市,仅在来凤县,就已规划了30平方公里的城区,20平方公里经济开发区。若在平常,县级单位征地标准有限,设想很难实现。

而税收政策,则是龙凤所要争取的另一项“福利”。《武陵山龙山来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建设规划》中提到:“对区内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的国家鼓励类产业类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另外,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所得,以及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所得,可依法享受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政策。对区内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内外资项目和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项目,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自用设备,以及按照合同随设备进口的技术及配套件、备件,在政策规定范围内免征关税。

龙凤争取这一政策,被外界理解为申请“跨省保税区”。

有望破除“行政壁垒”

本网记者找到了《湖北日报》2005年的一则报道,该报道描述了两县间亲密的“合作互助”:“早在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虫害,使龙山平畈的700多亩水稻面临灭顶之灾。 在虫口夺粮的节骨眼上,龙山县库存的农药全部用光。来凤县得知龙山抗灾面临的困境,当即将库存的3万公斤农药,火速调运龙山,支援抗灾。 来凤讲大局,龙山重情义。来凤在杂交水稻制种方面起步较晚。重视科学种田的龙山,每年为来凤提供杂交水稻良种20多万公斤,使来凤水稻产量连年增长,成为湖北省水稻生产先进县。 龙凤两县建立边区贸易协作会,农副产品收购、工农业产品销售,不设关卡,相互融通;两县金融协作,突破异地结算束缚,启动省际间同城结算。”

实际上,在两县在统筹区域发展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也发生过一段“小插曲”。在讨论示范区旅游业总体定位时,湖南龙山县认为,应举两县之力,打造以龙山里耶为龙头的秦简文化旅游品牌。理由是,里耶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容易形成品牌效应。对此,湖北来凤县明确表示不同意。他们认为,应该以酉水河为纽带,在来凤仙佛寺和里耶之间开发土家民俗文化风光带。

“提出一个想法之后,如果任何一方的领导有意见,都成不了,只能退回去重来。”龙山县发改局局长陈宗树说。

事实上,双方的分歧背后,隐藏的是地方利益之间的博弈,如果单靠两个县想要撬开行政壁垒,几乎不可能。只有通过两省政府间的协商合作,推动两个县协作共建。在中国城市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刘维新看来,如果龙凤示范区操作成功,倒是可以为其他地区的协作提供不少经验。区域经济圈的形成已成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特别是跨省经济协作。

目前,湖南龙山将县城发展重心调整为由东向西拓展,与来凤城市规划进行了对接,在来凤县城的河对岸建成了岳麓大道,开发兴建酉水河岸的华塘新区。湖北来凤县也调整城市发展战略,实行“北控南拓”,在紧邻龙山县城的酉水河岸建成了以“武汉大道”为轴心的土堡组团新区。

湖南省龙山县发改局相关负责人李振宇说:“机会来了,我们就要把握,即使做错了,我们也不后悔。”实际上,龙凤示范区有自己的预期,这个预期便是到202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年均增长22%。到那个时候,城镇化率将达到67%,财政总收入突破40亿元,这超过了2010年的6倍。

湖南师范大学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朱翔认为,湘鄂衔接区两个县城的融合,是一种大动作,对打破行政分割,加强区域融合而言,将是一个很好的典范。龙凤融城在于发挥两省边境效益,关键是搭建一个高层次的跨省区合作平台,对于地方政府应进行体制创新,开了一个很好的先河。

湘鄂情大桥是连接龙山、来凤两座县城的重要工程。这座大桥竣工后,两县以酉水河为纽带“一水双城、两省一城’的蓝图,变成了现实。目前,龙凤两县间开通了省际公交车,只要1元钱车费随时可以由此及彼。两县之间的跨省长途漫游业务被取消,省际长途电话全部变成了市话。龙山的乌龙山大峡谷与来凤的卯洞风景区已连为一线,通过库区水上航行,可以一日游两省。

相关文章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