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渴求财富一样渴求环保
导语:

经济观察报 贾尔斯·钱斯/文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客座教授

gileschance@yahoo.com

过去30年经济的飞速发展让中国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环境问题已十分严峻并且仍在恶化。很多地区正在变成废墟:万里长城经年饱受酸雨侵蚀;大运河某些河段已蜕变成露天下水道;上海市区不少地方因长年过度抽取地下水而逐渐下沉;一些城市因严重的空气污染已经无法从卫星图片上辨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相当程度上得益于政府大手笔对环境的治理,但是今日北京即便在清爽的冬季月份里,空气污染仍会严重到令步行或骑车外出的人感到不适。卫星拍摄图像显示,中国空气中由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含量密度居全球之首,又以北京附近区域为最。有报告表明,中国的工业废料中仅有32%得到某种程度的处理。中国因环境问题受害的人群恐怕已达数百万,含有硫磺雨的云层甚至飘扬过海到达日本和朝鲜半岛。国际经合组织预计,照目前的状况下去,到2050年,中国每年仅是死于空气污染的人数就将超过百万。

血铅过高会伤及人脑、肾脏、肝脏、神经系统及肠胃,严重时还可以致死。儿童因比成人更容易吸收铅而属于特别脆弱的群体,一个儿童体内任何含量的铅都会对其健康产生威胁,尤其是智力。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铅生产国和消费国,其境内已经发生过多起集体铅中毒事件,湖南、河北、云南和山西等地皆出现过严重的铅中毒事件报道,有些地方政府事发后还试图掩盖真相。铅中毒的主要源头是电池厂和炼铁厂对环境的污染,近年又新增一大批专门生产用于电瓶车、摩托车和汽车用铅酸电池的厂家。过去几十年里,较发达的国家一直严格控制铅污染,铅中毒发生后会被作为紧急公害事件处理。

然而,还是有人只重经济收入和增长而忽视环境污染。地方政府经常只顾建设项目和经济利益,对中央的三令五申和当地居民的抗议敷衍了事。1994年淮河出现大量鱼类死亡,惊动了中央政府,之后耗资数亿人民币进行治理。然而,十年之后的2005年,淮河污染状况几乎毫无缓解,近50%河段都处于极度污染的状态。淮河沿岸各地政府为了就业和发展经济,根本无视国家规定,继续我行我素,使得为治理污染所拨的款项都打了水漂。

2006年时,流经广东省上坝村的河水被各种重金属严重污染。河水变成浑浊的白色甚至晃眼的橘色等,粘稠到风过而无波的恐怖程度。一位村民说:“所有的鱼都死了,连鸡鸭喝了河里的水也死了。把脚伸进河水里,马上就会发疹子而且奇痒无比……光去年一年,村里就有六人死于癌症,年纪都在三四十岁之间。”污染源主要来自附近的国营采矿厂。成山的尾矿被随意堆弃于稻田附近,而大量的致癌物质镉以及铅、锌、铟和其他金属等,都直接倾入当地的水系之中。当地的饮用水和水稻中都检测出高含量的镉和锌。村民所罹患的癌症里,胃癌、肝癌、肾癌和结肠癌高达85%。矿厂和当地政府联合为村民们建起一座水库,然而由于贫困,村民们一直食用被镉污染的稻米。时至2010年,媒体记者发现那里的河水污染依旧严重。

从现在起到2050年间,中国的能源消耗和对水资源的需求估计会以每年5%~10%的速度增长。浪费用水就意味着需要投入巨资去建造新的水厂和灌溉系统。使用煤炭取暖和生产能源正是空气污染的症结之所在。中国的煤炭储量丰富、价格低廉,使用任何其他能源都将大幅增加生产成本。中国的工厂和发电厂若继续以煤炭为燃料,就必须使用更现代化和更清洁的燃烧炉。而对于家庭取暖,应鼓励人们以天然气取代燃煤。但这一切都需要钱,而且没人知道污染严重到何种程度才会最终摧毁大自然。很难想象,到2050年时中国的生态环境将会变成什么样?

纵观大部分发达国家的发展史,它们也曾经历了严重污染的发展阶段直到达到相对富裕的程度,才开始有意愿和有能力正视环保问题。上世纪70年代曾有报道描述,日本的一些河流因污染变成了红色。我小时候所住的伦敦,上世纪60年代初期,有一次连续三天锁在烟雾中,雾气浓重到你把手臂伸出去,几乎看不到手指端外的一切。根据“库兹涅兹环境曲线”理论,当一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它就会开始将环境问题和经济增长同步考量,甚至将环境问题放在比经济发展更重要的位置上。许多年来中国一直强调将经济发展放在首位,但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中国也开始强调下定决心采取行动。

绿色行动意味着更加珍惜我们拥有的自然资源,更合理地使用和保护这些资源。做到这一切也意味着在经济上获取更大的效益。减少浪费能够提高生产力,向污染环境的行为征税可以开辟新的财政来源,创新产生的新技术既能使中国在国际贸易领域里获得优势,同时还可以帮助解决本国的环境问题。中国的“十一五”规划(2006-2010)已反映出政府对环境重要性的认识。而眼下实施的“十二五”规划中,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又更进一步。2008年中国成立了环境保护部,下属6个环保局负责监督全国的污染情况。2011年12月中国政府又公布了一个五年环保规划,包括四个基本点:改善环境质量、控制空气污染、保护土壤和加强生态保护。计划还规定,今后五年内将有3.4万亿人民币投注于保护环境上。所有进度报告将于2013年和2015年分别提交给国务院,并公之于众。

以计价方式将对环保的关注融入经济发展是最佳途径之一:以征税或是发放可交换许可证的制度来遏制破坏环境的行为。有些情形下,有必要借助司法程序来维护政府的法令;而其他时候,以自我约束的自觉方式行事则效果更佳。有关环境恶化的普遍报道对上述条例的制定和实施不无影响。重要的是如何制定一个持久的环保政策,使之得到全国的响应,同时还要达到经济奖惩和执行法规相结合。中国想要成功扭转环境恶化的趋势,就必须奖惩并用,以进一步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因环境污染而死去的人们永不会复活,但是如果假以机会,自然却可以再生。如果你重访英国当年的工业重地,就能体会这一点。日本和德国不仅继续保持当今全球最重要的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同时更因为它们通过财力和不懈努力彻底治理了本国严重污染的环境而为世人树立了榜样。中国也可以做到,但要做到这一切,需要有大量资金和经年的努力,最重要的是,举国上下需要具有一种与渴求财富同等强烈的齐心治理环境的愿望。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