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利好不灵 A股低迷中摆脱“政策市”

赵娟2012-05-20 11:11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赵娟 “五一”期间,证监会连出下调交易费用等四大新政,近期又力推海外养老金等QFII机构投资者入市,加之此前积极呼喊蓝筹股投资价值,政策“利好”源源不断涌向股市。证监会表示,这些举动都不为“救市”。

的确,股指的表现没有买账。制度红利带来的“开门红”分外短暂,中石油十连阴、银行股几近“破净”……5月18日,上证综指跌至2344点。

这一切,只因经济基本面不容乐观。经济数据超出市场预期之差,机构对经济见底的预期犹如去年通胀见顶的预期一般,一再向后推延。

一位基金经理颇为淡定:如今货币和财政政策可实施的空间都已有限,证监会一连串的动作更不足以改变股市自身的运行规律,正所谓:“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托市”无用?

5月3日,小长假后的第二个工作日,大块头中国石油开始走低,截至5月16日,整整十连阴,跌幅达6.11%,中国石化同期下跌5.45%。

银行股同样是阴跌的重灾区,占沪深300指数权重最大的招商银行同期下跌5.89%,浦发银行、中信银行的跌幅超过6.7%。

而从估值水平看,银行股似乎已找不到下跌的理由。市净率最高的工商银行为1.47倍,其余大多仅1倍出头,多是新低。而截至5月16日收盘,交通银行、中国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的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相比,均已仅差不到0.5元,交通银行股价更是离“破净”仅差8分钱。

记者从上海一些基金公司获悉,近期泰康等险资确实有所赎回。而根据一些机构测算的基金仓位,近期主动股票基金加权平均仓位约82%,偏股混合型基金加权平均仓位约75%,均处于中高水平等有余,机构资金尚有弹药,但其投资热情却着实不高,两市成交量亦较4月底明显回落。

5月12日,央行宣布年内第二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但14日沪指即跌破60日均线。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总经理魏凤春指出,是为了保增长还是对冲外汇占款下降?降准意图未明。更多观点认为,政策放松力度不足以对冲经济的下滑。

同时,外围市场,希腊退出欧元区风波再起。

蓝筹股代表沪深300指数在5月初短暂上涨,但半个月却下跌约2%,尽管期间还有超过300亿元的沪深300ETF首募资金已完成建仓。

伴随着蓝筹股的下跌,半个多月以来市场最为醒目的即毫无基本面支撑的稀土板块,包钢稀土上涨24%,是期间沪深300表现最好的权重股,广晟有色亦上涨14.5%。

就在4月份,虽然指数单边上涨,除了券商股,多是金改股、毒胶囊受益股群魔乱舞,主流资金无从下手,涨了指数不赚钱。而5月以来,二级市场的日子更难过。

一位基金经理无奈地称,A股大多还是趋势投资者,一沾上重组、整合概念,估值就会失灵,这就是市场短期难以改变的自身规律,无论怎样说蓝筹的价值,想要赚钱也只能尊重市场,现阶段大资金做价值投资确实很难生存。

这期间,证监会不遗余力地推进QFII包括海外养老金等机构投资者长期资金的入市,不但扩大了QFII投资股票的比例限制等,有可能上调单家QFII 10亿美元上限的审批额度,甚至表示将协调外管局在现有QFII框架下最大可能满足其投资额度需求。有关监管部门人士称,这些政策并非为救市,更多是为改善A股投资者结构。

随后,韩国养老金表示,该基金短短两个月内已用完1亿美元的额度。从托管行传来消息,申请增加额度的QFII并不止这一家。

据证监会统计,QFII普遍注重长期投资,投资行为稳定,从2007年初至2011年中期,QFII持有沪深300指标股占全部持股市值平均为87%,较市场水平高出20个百分点。

5月16日,央行亦对此积极回应,周小川表示将加强与证监会合作一如既往支持资本市场。

终于,17日,两市在券商股带动下出现反弹,亦有传言是近期即将降息。5月18日,惠誉下调希腊评级,亚太股市全面下跌,A股下跌1.44%,最终收于2344.52点。

不过,许多基金经理对“红五月”的预期已减弱,南方基金的基金经理杨德龙认为,后市仍将反复震荡。

回归经济基本面

4月份,PPI下跌0.7%,连续第二个月大幅回落;工业增加值增速回落至9.3%,创下近3年来最低;出口额环比下降,进口回落至零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回落至14.1%;发电量同比仅增0.7%,接近2008年最低值;各地房地产投资增速大幅下降,上海、广东等地已出现房地产投资负增长。

这一系列数据说明,令股市再度转头向下的,无疑依然是经济基本面。

原本3月份的经济指标似乎已经开始趋势性好转,但5月份公布的4月宏观经济数据却突然急转而下,出口、投资、消费三大需求全面超预期回落,今年对经济硬着陆的担忧始终挥之不去。

若仔细观察微观数据,盈利恶化情况更加严重。根据瑞银证券的数据,企业的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在一季度继续下滑,部分行业的收入增速水平已经下滑到了2008年四季度的历史冰点。而上述工业增加值等数据预示着与之关联紧密的工业企业收入增速和毛利率可能在二季度仍较难明显恢复、甚至有继续下行的风险。

一位基金经理发现,从个股看,许多此前业绩连续增长所谓的白马股业绩也都意外滞涨,诸如苏宁电器、格力电器、张裕A以及一些去年业绩增速很快的家纺个股如今净利润环比增速也不见增长甚至微幅下降。

中金公司认为,4月份经济出现了超预期的下滑,二季度GDP环比继续回落的可能性增大。

国泰基金的基金经理程洲称,目前政策放松或难扭转经济向下态势,由于总需求不足,房地产政策高压、出口需求向下,导致经济向下,4月初“预调微调”对政策放松的预期拉动了4月市场,但政策着力点尚不能解决总需求不足的问题。

“存准下调不能解决经济下滑态势,非金融企业去库存压力很大。企业盈利预期下调仍有空间。因此,我们对二季度市场较为谨慎。”程洲称。

资金方面,5月中旬公布的4月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较3月减少605.71亿元,这是今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还有消息称,5月前两周,工、农、中、建四大银行新增人民币贷款整体接近零,而存款则继续流失2000亿左右。而4月份新增贷款6818亿元,已是今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安信证券研究发现,在今年的新增信贷内部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短期限信贷的新增供给不断放量,资金价格回落;中长期信贷供给维持低迷,而资金价格却上升。这背后或许是出于对经济增长的担忧,以及对坏账上升的疑虑,商业银行主动降低了中长期信贷的供给。

正如新华基金的基金经理崔建波所言,此前市场判断一季度将是宏观经济的底部,现在无论买方、卖方,连说二季度见底的人都很少了。

去年上半年的情景似乎又在上演。当时市场对通货膨胀见顶的预期一再延后,股市“前低后高”的预判一步步被证伪,反而逐步演绎为预期、怀疑、失望,最后悲观后的“前高后低”之势。“经济增速超预期下降是否等同于硬着陆?就业数据目前最值得观察。”上海一位基金经理称,这也或是政策是否加大放松力度的重要依据。

其实除了下调存准,财政政策也已出手。17日,国务院通过决议,将安排363亿元财政补贴促进节能家电等产品消费,这一高额的财政刺激也被认为是反弹动力之一。

但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虽然增速下降,余额仍高达88.96万亿元,依然是2011年全年我国GDP总值47.16万亿的近两倍,这正是货币政策放松最大的桎梏。

一位私募基金经理表示,“股市还是要看经济预期,如果真正放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不出手,沪指怕是要跌破2300点还得向下,但还有什么政策可用呢?放松楼市,降息?可用的手段已很有限,而这些恐怕都要等到下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