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再承压

赵娟2012-06-09 07:14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赵娟 时隔三年半,再迎新一轮降息。

6月7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降息。然而这个被视为对经济利好的消息,给中国的商业银行带来的却是更大的压力。6月8日,A股并未出现庆祝行情,开盘后银行板块便大幅调整,拖累大盘指数掉头向下。

给银行带来压力的消息并不仅此一个。同一天的6月8日,中国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资本办法》),并于2013年1月1日起实施。这对银行风险防范提出更严格的要求。

摩根大通认为,降息虽可能刺激银行的贷款增长,但也意味着利差将收窄,并挤压银行的利润空间。

同时,在上一轮经济刺激政策下,银行积累的巨量贷款未来三年即将迎来偿付高峰。

事实上,在股票市场上,投资者已经表达了对银行股过度的担心。

目前,交通银行、华夏银行股价已先后跌破净资产,浦发银行、中信银行、深发展、光大银行股价也已在破净的边缘。对于盈利增速还有15-18%的银行股而言已是历史首次。

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分析称,央行降息显示经济下滑或已超出预期。从央行反常规工作日降息释放稳增长信号(早前降息/加息一般选择周末或者假期结束后),说明5月经济数据可能差于预期。

在这样的背景下,央行此次降息显然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星展银行大中华区高级经济师梁兆基先生撰文指出,此次降息可以“一石二鸟”。首先,此政策能缓和市场硬着陆的顾虑,给予市场所期望的政策;第二,政府也能借此推进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推动银行业的贷款决策更合理化。

从下调存准到启动新一轮降息周期,货币政策从预调微调进入实质性放松,新一轮宽松政策已然开弓。

对于存款利率上浮、贷款利率下浮,市场各方认为是利率市场化的积极尝试,具有重要意义。但另一方面,从现在开始,银行业的同质化将有所改变并逐渐分化,也考验着各家银行的经营管理能力。

罕见的破净

2011年,16家上市银行的平均净利润同比增长29.17%。在全球银行业,这是罕见的成绩。然而,银行股还是生硬打破了净资产这最后一道坚硬的支撑。

Wind数据统计,自2011年7月以来,银行股的市净率就已经在2倍以下,目前交通银行、华夏银行破净,现在银行股的平均市净率只有1.16倍。

在A股历史上,银行的估值从未如此便宜过。

历史数据显示,2005年998点时,银行板块的平均市净率为2.06倍;2008年1664点时,银行板块的平均市净率为1.70倍。国际银行业估值较长时期低于净资产的情况,也仅仅出现在金融危机时期的欧美银行。这与当前中国银行业超强盈利能力的现实完全逻辑背离。

银行股在2011年乃至今年1季度是A股最赚钱的板块之一。今年1季度,它们的平均利润率还为19.73%。其实多家券商此前的报告都预测认为,虽然盈利增速下滑,但今年上市银行的业绩增长依然能维持在15%-18%左右,2013年为11%。

但是一季度信贷增速下降、银行净息差下降、净利润下降均超预期,同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连续两个季度环比上升,这都引起了市场的警惕。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说,现在市场对银行的担忧主要是基本面和不良资产问题。

新华基金一位长期关注金融股的基金经理称,不可否认,银行业每年20%-30 %“盈利增速”的高点过去了,但“盈利的高点”还在,不排除其盈利还会缓慢增长,好的银行盈利还会有复合15%的增长。

但曾经在银行股中受过伤的私募基金经理但斌却说,银行股像沼泽地,看着水草丰美,秀色可餐,但走进去深一脚浅一脚,诱惑在,弃不易,越陷越深。

最近几年,国内主流机构投资者公募基金一直低配银行股,今年一季度,基金对金融业配置仅占基金净值10%,一季度基金减持最多的前六大重仓股中,银行股占了五位。

已辞职的明星基金经理王亚伟,就曾在华夏基金3月披露的基金年报中表示,银行业整体的盈利增长已脱离实体经济的支撑,未来盈利能力下滑和资产质量恶化难以避免。未来3年是地方债偿债高峰期,虽然偿债时点或将延后,但并没有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一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对银行股的信心。

银行承压

央行在宣布降息的同时,还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

6月8日,这一政策执行的第一天,银行就开始了一场戏剧化的演出。中国五大国有银行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交通银行官方网站上公布的最新存款率表均显示:一年期存款利率全部上浮至3.5%,接近此前央行规定的1.1倍上限标准。

而广东华兴银行也宣布,人民币存款利率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执行;宁波银行也将一年期存款利率上浮至1.1倍的上限。

摩根大通认为,就中国本身而言,这次放宽利率浮动区间是向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的第一步。而商业银行把存款利率上调到法定上限,借此吸收存款的意图非常明显。

长期以来,中国银行业被认为是暴利行业,在银行的收入构成中,息差占据了80%的比例,尤其是在居民储蓄负利率时代,银行超过3%的高额存贷息差广受争议。2011年,其他行业一片负增长的同时,银监会数据显示,中国银行业累计实现净利润10412亿元,同比增长36.3%。

然而,整个市场化利率系统运作之后,银行获利空间将被挤压,只能被迫“让利于民”。现如今,投资者存钱可货比三家,哪家银行利息高就存哪家。

面对此次降息,有分析人士认为,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上、下限扩大是自2004年以来利率市场化的又一重要步骤。利率市场化不仅增加了银行间的竞争态势,更重要的是银行丰厚的息差收入也进一步缩小。交银国际首席中国策略师洪灏认为,此次降息本质是不对称的,由于银行存款的竞争存款利率可能上升,而同时贷款需求不足贷款利率下降,银行的收益收入可能被压缩,他估算或降低10%-12%。

申银万国研究所测算,假定存款利率顶在1.1倍上限,有8%的贷款受到下限下调10%的影响,对2013 年息差影响-16.8BP(基点,一个基点等于1个百分点的1%,即0.01%),对银行业利润影响为-10.6%,将全行业2012 年增速从目前 15%下调至12%,2013 年盈利增速预测从20%下调至10%。

今年1季度上市银行平均净息差为2.66%,已经较去年4季度环比下降5个BP。如果按照现在的存款上限和贷款下限来算,银行的净息差最低可缩到1.473%。由于经济下行趋势并未扭转,新发贷款不足且利率下降,同时企业存款的定期化趋势或延续,而股市却未有明显好转的情况下,居民存款定期化水平也处于缓慢上升的趋势之中,机构普遍判断,2012年银行净息差下降本已是预料之内。

作为顺周期行业,银行业基本面表现与宏观经济息息相关。2006年,银行亦是带动整个二级市场牛市的引擎。当时,银行业被称为我国未来几年成长持续性最好的行业之一,最能分享经济成长。

而2008年金融危机中,央行连续5次降息,直到4万亿刺激计划出台。2009年银行新增信贷跃至9.59万亿,达到上一年的两倍。其中基建项目的推动和房地产业的回暖,带动中长期贷款占比明显上升,大型上市银行几乎都进行了较大金额的不良资产清收和回拨,但风险亦逐渐暴露。

在股票二级市场,2011年后,银行板块的表现就一直受到对资产质量和地方融资平台担忧的压制。今年一季度,在估值修复以及经济复苏预期行情中,大智慧银行类指数也一度反弹8%,但目前又已经跌回至去年下半年的水平,更比2007年最高点时跌落了一半之多。

通常,经济遇到困难的时候,银行业资产质量将面临压力。而我国的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却保持了连续十年的“双降”。

实际上,在经济转轨时期我国银行业不良率在国际上处于极低水平本不正常。2009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973.3亿元,不良贷款率1.58%。直到2011年四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279亿元,不良贷款率1%,虽然同比依然双降,但已出现环比双升。2011年美国银行业不良率高达4.70%,日本不良率也有1.80%左右。

今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382亿元人民币,继续环比上升。因此,数家券商研究所报告认为,我国银行多年不良资产指标“双降”的局面将结束,今年全年银行不良贷款指标或将上升0.2%-0.3%。

不仅如此,中国银行业进入今年以来开始出现罕见的贷款难问题。国泰君安研究指出,经济下行是今年银行不良资产反弹的最主要原因。经济下行,企业效益下降;结构调整,产能过剩行业压力增大;外围需求不振,外向型经济遭受打击。

4月份新增信贷缩至6818亿元,中长期贷款占比不到3成,中金公司将此形容为“惨不忍睹”。虽然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但对并没有明显促进信贷投放,市场对5月份贷款数据仍很悲观。

因此国泰君安报告指出,信贷有效需求减弱,主要原因亦在于宏观经济减速,实体经济对未来的预期发生了调整,投资和消费欲望减弱;同时,经济结构调整背景下,商业银行要从产能过剩行业退出进入新行业新领域,信贷需求难免出现青黄不接,信贷需求透支,而基建投资经过2008-2009年的大规模投放后,很大程度上消化了未来3-5年的投资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沈建光认为,这是货币政策从稳健向宽松的开始。“伴随着5月下旬温家宝总理多个场合提到‘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之后,刺激政策已经开始,进一步的刺激政策可能会陆续推出”。

基建制造业仍将会是新一轮信贷的主流,而造船业、制造业、工程机械、机械制造行业通常杠杆率较高,这对银行业进一步形成不良贷款的风险可能会加大。

在降息之前,银监会已要求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开展贷款五级分类自查工作。

兴业证券研究员吴畏认为,目前上市银行频频破净的窘境使得上市银行不得不重新思考自身的发展战略,如果继续按照2009年的思路进行简单粗暴的投放,其经济苦果必然会成为自身经营发展的掘墓之声;在上一轮过度投放的问题仍未彻底解决之际,上市银行没有动力也没有能力支持市场所期望的信贷大幅松动,半年报披露之前,如果各家银行已获批的再融资仍未进行顺利,在净资产的桎梏将最终使得外源性资本的获得成为镜花水月。

同时,政策面上,商业银行资本新规明年1月起实施,中信证券测算显示,新规对于银行资本充足率负面影响或不超过1%,但也将为2013年银行体系带来超过500亿元的资本缺口。

对于接下来的地方融资平台偿付期和新一轮贷款潮,各大银行其实已经开始做准备。交通银行566亿元A+H股再融资计划方案通过,其A股定增价格为4.55元/股,已经低于其净资产价格。同样还有兴业银行股东大会已通过的263亿元的定增方案,招商银行获证监会通过的融资总额不超过350亿元A+H股的配股方案,以及刚刚完成H股配售的民生银行仍待证监会审批的不超过200亿元A股可转债发行计划。

根据中信证券测算,农业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浦发银行均存在融资缺口。

背后的经济周期

对于银行而言,2008年四万亿的影响还没消化。此次对称降息可以防止银行惜贷,但接下来贷款投向何处?银行业该如何在宽松政策下进一步推动经济前行?

6月8日,摩根大通的报告预测,中国人民银行降息的时点早于市场预期(市场普遍预期下半年才会降息),可能暗示即将公布的5月增长数据(工业生产、零售销售、固定资产投资及进出口数据等)恐不如预期,不过5月的通胀数据(CPI及PPI)料将进一步滑落。

反映在股市上,目前A股市场的沪深300成份股平均低于12倍的市盈率,已是7年以来最低。

上投摩根投资组合管理部副总监王成在近期调研后总结,经济微观层面不好,现在真实需求不足,下游的回暖趋势不明。

宏观层面,工业增加值增速快速下滑,票据贴现等市场化利率亦出现快速下降,信贷结构出现短期化现象,中长期贷款增量快速下降,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同比增速为负,企业投资意愿不足。

不过在基金经理看来,此次的货币宽松政策是为调结构换取时间。博时策略混合基金经理王燕认为,由于目前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已经无法与2008年底同日而语,政策只能延缓而非改变经济结构性调整的方向。从中长期的角度看,全球经济仍处在去杠杆的周期中,中国经济也面临着结构调整的压力,整个经济增长速度中枢下移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她认为,这一轮经济的调整至今持续了接近两年的时间,这种调整不仅仅是国内政策紧缩带来的周期性调整,更是经济自身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然的调整。

在经济增速下滑成为市场共识的情况下,经济见底与政策放松的博弈一直主导A股行情。然而经济见底的时期从去年四季度一再被向后推迟,直到今年3季度,目前尚无定论。

北京一家基金公司投资总监从A股市场的投资机会来看,认为“投资、价值投资越来越难做,今年活跃的都是短线投机资金。”

泰达宏利首席策略分析师吴华认为,银行开始惜贷和工业产能出现过剩的迹象,意味着经济增长仍会趋势性放缓,基建投资的放宽可能难以完全对冲其他部门需求的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