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我们自己

黄昱宁2012-06-17 23:25

 

他就是我们自己
2012-05-30 13:39:23 
黄昱宁 
地球的命运,是麦克尤恩2010年的长篇新作《追日》(Solar)探讨的深层主题。近年来,这几乎是所有企图将“全球视角”(world view)注入小说的作家都探讨过或者至少是隐约指向过的问题。 
麦克尤恩不像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或者多丽丝?莱辛那样热衷于寓言式科幻,而是选择正面强攻科学界内部的“生态环境”和“意识形态”,考察科学家与科学家之间形成的关系网与食物链。作者的潜台词是:无论目标多么宏大,门槛多么叫人高山仰止,只要是人类所涉足的领域就必然受制于人性的弱点,于是,“温室效应”这个干巴巴的科学名词,在小说里与人物和情节构成愈缠愈紧的麻花辫。最后我们得到的,竟然是一幅详尽、严肃却不无黑色幽默意味的政治图解。 
翻译麦克尤恩的任何一部小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追日》比我预料的更难。浮于表层的障碍来自陌生的词汇,光谱不对称性、共振、缠结、量子谐波振荡器、弦理论、碳中立……这些完全超出我知识范围的字眼,必须一一查证、详细注解。更要命的是,麦克尤恩对它们的使用,不仅停留在简单罗列的层面,他更喜欢让这些“有音乐性”的字眼在一部文学作品里焕发出它们在科技文献中不曾具有的生命力,让它们组合成我们在其他小说中无法见到甚至无法设想的奇妙意象。碰到这样的情况,我就得逼着自己不仅查出科学词汇的对应译法,更要在一定程度上弄懂其机理,才能在译文中真正体现原文的妙处。我虽自问尽力,仍然对译文与原文的对等没有十分把握。至于麦克尤恩所有小说中一以贯之的行文特点和独特的抗译性,我在《在切瑟尔海滩上》的译后记中谈到过,在此省略。 
小说标题“solar”,直译自然是“太阳能”,这与整部小说时常刻意戏拟科学文体的风格一脉相承。鉴于国内图书市场分类的混乱,我和编辑都担心这样做会让小说遇人不淑,一进书店就给搁到科普书架上。几经讨论之后,我们决定以“追日”意译,固然因为在字面上扣到一个“日”字;另一方面,“追日”的意象在中国文化中与骄傲的英雄夸父不可分割,置于西方文化语境中时,又叫人联想到那位翅膀在烈日下融化、继而殒命大海的伊卡洛斯。尽管浑身瑕疵的主人公与这两个神话形象相去甚远,但是,如果细细体味,这两则寓言的表达效果其实并非仅止于悲壮,它们在某种程度上都具有“黑色幽默”的内核,与麦克尤恩试图在《追日》中展现的“一个以为自己能拯救世界的人其实连自己也拯救不了”的主题,是大致合拍的。 
学术剽窃、环保业之派系纠葛、能源业之利益纷争、现代传播业之荒诞效应、性别政治之异化乃至英美关系之微妙……这些关键词无法概括小说的全貌,真正有趣的、构成小说主体而又无以名状的,是它们如何像暗流般潜伏在枯燥的学术会议、新闻报道、推导计算下面互相作用,改变人物——这些人物碰巧是看起来能主宰地球命运——的行动轨迹。虽然小说对于环保业光怪陆离的世相不做评判,但小说之外,麦克尤恩本人的态度还是清晰而鲜明的。作为一个越来越乐于在各种社会问题上发表见解的公共知识分子(9?11事件和伊拉克战争爆发时他都第一时间撰文评论),他在访谈中从不回避相关提问,其回答略显狡黠,大抵可算政治正确。 
《追日》截取物理学家别尔德的三个人生阶段(2000、2005、2009),此人年轻时拿过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后却渐渐沦为学术花瓶。 
第一部开场便是别尔德的第五任老婆红杏出墙、与家里的装修工公然上床的通俗桥段,难得的是这老桥段只用最经济的笔墨便通往最意外的效果。在一个典型的“麦克尤恩式瞬间”,桃色转成血色,偷人变成杀人,故事进而急转直下,既惊悚又合理地盘活了别尔德本来大势已去的人生棋局。那久违的理想之光,居然通过一场卑劣的阴谋,再度照进了他心灵的暗室——于是,好的,坏的,阴差阳错的,啼笑皆非的,都被迫在读者眼前曝光。书评无法充分展现这种推进方式的难度和化解之道,只能提醒读者注意,麦克尤恩从不铺陈闲笔。当他的镜头摇过家居全景时,不要以为那是植入广告,请格外注意客厅里那张画着狰狞的北极熊的地毯。 
第一部撒下的所有线头,在第三部都被一一收回。意外事件直接促成别尔德坐收渔利,投身太阳能研究并大获成功——按照麦克尤恩的说法,小说中的太阳能发展状况有现实依据,只是略微在实际应用层面有所超前,不能算科幻——眼看着就要成为一场新的工业革命的奠基人。“八年一路走来,从缓慢甄别、解读文件,到埋头于实验室,再完善,突破,勾画草图,田野试验,这一切必须有个了结。最后一幕是领受喝彩。”有经验的读者都知道,麦克尤恩不会让他的主人公领受喝彩,他照例要在此时翻过手掌,让别尔德在第一部种下的祸根赶在最后一幕前的二十四小时内,突然怒放出恶之花来。只是,高潮的来临并非简单的因果报应,而是一种螳螂捕蝉式的逻辑引爆,那只狡黠的黄雀,在第一部里只是个排不上号的小配角——谁也想不到,他身后的身后,居然站着英国女王。 
就情节的连贯性而言,第一部与第三部可以实现无缝对接。也就是说,这部小说的整体节奏在第二部中被大大延宕了。如果对第二部加以精简乃至删除,《追日》会不会更紧凑好看,或者至少更讨巧一些?第二部的存在至少有一个好处,它凸显了本书的一大文本特色。整部小说虽然使用第三人称,但几乎全以主人公别尔德的视角展开。那是一双科学家的眼睛。在它们的扫描下,一袋油炸薯片是“一席化学盛宴”,“我爱你”三个字则“具有超自然力矩”,洗澡的时候他会把自己看成“一尊颓败的‘肉身群岛’——山一样的肚子,阴茎顶端,参差不齐的脚趾——三者连成一条直线,从一片灰色的肥皂水海洋中穿过”。出现在小说中的诸般事物,从伦敦舞蹈用品商店到北极圈冰原再到新墨西哥州的房车,麦克尤恩都借着科学家的视角用文学化的语言重构了一遍,其表达效果每每出人意料。你几乎可以透过文本,看到自称“迷恋名词、热爱‘格物’”的作者手舞足蹈的样子。对于这些描写,麦克尤恩本人曾不止一次地强调过炮制它们的快感:“我发觉某些科学语言极富音乐性,因而我在创作《追日》时,常常觉得自己是一个十九世纪的诗人。科学语言对我有某种深深的魅惑力。”《追日》是麦克尤恩近年来野心最大也最受争议的小说,大西洋(11.49,0.02,0.17%)两岸的评论阵营为此争得面红耳赤。英国评论界普遍持肯定态度,而那些曾经慷慨地用无数个最高级讴歌过《赎罪》的美国人却表示不太能领会外表含蓄、内在阴损的“英国式讽刺小说”。不止一个美国读者在亚马逊(微博)上宣称,被迫与别尔德这样贪吃好色、自私虚伪的机会主义者亲密相处三百页的感觉很不舒适,并奉劝那些对男一号的人品和相貌有所期待的读者(何况,除了这个人物的每一根汗毛都是立体的之外,其他人物都是扁平的)在购买前三思而行。事实上,在我看来,恰恰是这个很不可爱的人物,这个到最后声名狼藉却仍然对赶来拥抱他的女儿无法表达情感的男人(“他一边张开双臂抱住她,一边怀疑,现在假如他努力装作这就是爱,还有没有人会相信他。”),承载着作者最深沉的悲悯。一个相信自己能拯救地球的人,其实连自己都无法拯救——这就如同我们宣称要保护地球,却从来管不好一个小小的更衣室一样。真相大抵是这样的:我们当然不喜欢别尔德,因为他就是我们自己。 

 

by黄昱宁

 

作者: (英)伊恩·麦克尤恩
译者: 黄昱宁
该书简体中文版
即将由上海译文出版社

 

地球的命运,是麦克尤恩2010年的长篇新作《追日》(Solar)探讨的深层主题。近年来,这几乎是所有企图将“全球视角”(world view)注入小说的作家都探讨过或者至少是隐约指向过的问题。

麦克尤恩不像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或者多丽丝?莱辛那样热衷于寓言式科幻,而是选择正面强攻科学界内部的“生态环境”和“意识形态”,考察科学家与科学家之间形成的关系网与食物链。作者的潜台词是:无论目标多么宏大,门槛多么叫人高山仰止,只要是人类所涉足的领域就必然受制于人性的弱点,于是,“温室效应”这个干巴巴的科学名词,在小说里与人物和情节构成愈缠愈紧的麻花辫。最后我们得到的,竟然是一幅详尽、严肃却不无黑色幽默意味的政治图解。

翻译麦克尤恩的任何一部小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追日》比我预料的更难。浮于表层的障碍来自陌生的词汇,光谱不对称性、共振、缠结、量子谐波振荡器、弦理论、碳中立……这些完全超出我知识范围的字眼,必须一一查证、详细注解。更要命的是,麦克尤恩对它们的使用,不仅停留在简单罗列的层面,他更喜欢让这些“有音乐性”的字眼在一部文学作品里焕发出它们在科技文献中不曾具有的生命力,让它们组合成我们在其他小说中无法见到甚至无法设想的奇妙意象。碰到这样的情况,我就得逼着自己不仅查出科学词汇的对应译法,更要在一定程度上弄懂其机理,才能在译文中真正体现原文的妙处。我虽自问尽力,仍然对译文与原文的对等没有十分把握。至于麦克尤恩所有小说中一以贯之的行文特点和独特的抗译性,我在《在切瑟尔海滩上》的译后记中谈到过,在此省略。

小说标题“solar”,直译自然是“太阳能”,这与整部小说时常刻意戏拟科学文体的风格一脉相承。鉴于国内图书市场分类的混乱,我和编辑都担心这样做会让小说遇人不淑,一进书店就给搁到科普书架上。几经讨论之后,我们决定以“追日”意译,固然因为在字面上扣到一个“日”字;另一方面,“追日”的意象在中国文化中与骄傲的英雄夸父不可分割,置于西方文化语境中时,又叫人联想到那位翅膀在烈日下融化、继而殒命大海的伊卡洛斯。尽管浑身瑕疵的主人公与这两个神话形象相去甚远,但是,如果细细体味,这两则寓言的表达效果其实并非仅止于悲壮,它们在某种程度上都具有“黑色幽默”的内核,与麦克尤恩试图在《追日》中展现的“一个以为自己能拯救世界的人其实连自己也拯救不了”的主题,是大致合拍的。

学术剽窃、环保业之派系纠葛、能源业之利益纷争、现代传播业之荒诞效应、性别政治之异化乃至英美关系之微妙……这些关键词无法概括小说的全貌,真正有趣的、构成小说主体而又无以名状的,是它们如何像暗流般潜伏在枯燥的学术会议、新闻报道、推导计算下面互相作用,改变人物——这些人物碰巧是看起来能主宰地球命运——的行动轨迹。虽然小说对于环保业光怪陆离的世相不做评判,但小说之外,麦克尤恩本人的态度还是清晰而鲜明的。作为一个越来越乐于在各种社会问题上发表见解的公共知识分子(9?11事件和伊拉克战争爆发时他都第一时间撰文评论),他在访谈中从不回避相关提问,其回答略显狡黠,大抵可算政治正确。

《追日》截取物理学家别尔德的三个人生阶段(2000、2005、2009),此人年轻时拿过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后却渐渐沦为学术花瓶。

第一部开场便是别尔德的第五任老婆红杏出墙、与家里的装修工公然上床的通俗桥段,难得的是这老桥段只用最经济的笔墨便通往最意外的效果。在一个典型的“麦克尤恩式瞬间”,桃色转成血色,偷人变成杀人,故事进而急转直下,既惊悚又合理地盘活了别尔德本来大势已去的人生棋局。那久违的理想之光,居然通过一场卑劣的阴谋,再度照进了他心灵的暗室——于是,好的,坏的,阴差阳错的,啼笑皆非的,都被迫在读者眼前曝光。书评无法充分展现这种推进方式的难度和化解之道,只能提醒读者注意,麦克尤恩从不铺陈闲笔。当他的镜头摇过家居全景时,不要以为那是植入广告,请格外注意客厅里那张画着狰狞的北极熊的地毯。

第一部撒下的所有线头,在第三部都被一一收回。意外事件直接促成别尔德坐收渔利,投身太阳能研究并大获成功——按照麦克尤恩的说法,小说中的太阳能发展状况有现实依据,只是略微在实际应用层面有所超前,不能算科幻——眼看着就要成为一场新的工业革命的奠基人。“八年一路走来,从缓慢甄别、解读文件,到埋头于实验室,再完善,突破,勾画草图,田野试验,这一切必须有个了结。最后一幕是领受喝彩。”有经验的读者都知道,麦克尤恩不会让他的主人公领受喝彩,他照例要在此时翻过手掌,让别尔德在第一部种下的祸根赶在最后一幕前的二十四小时内,突然怒放出恶之花来。只是,高潮的来临并非简单的因果报应,而是一种螳螂捕蝉式的逻辑引爆,那只狡黠的黄雀,在第一部里只是个排不上号的小配角——谁也想不到,他身后的身后,居然站着英国女王。

就情节的连贯性而言,第一部与第三部可以实现无缝对接。也就是说,这部小说的整体节奏在第二部中被大大延宕了。如果对第二部加以精简乃至删除,《追日》会不会更紧凑好看,或者至少更讨巧一些?第二部的存在至少有一个好处,它凸显了本书的一大文本特色。整部小说虽然使用第三人称,但几乎全以主人公别尔德的视角展开。那是一双科学家的眼睛。在它们的扫描下,一袋油炸薯片是“一席化学盛宴”,“我爱你”三个字则“具有超自然力矩”,洗澡的时候他会把自己看成“一尊颓败的‘肉身群岛’——山一样的肚子,阴茎顶端,参差不齐的脚趾——三者连成一条直线,从一片灰色的肥皂水海洋中穿过”。出现在小说中的诸般事物,从伦敦舞蹈用品商店到北极圈冰原再到新墨西哥州的房车,麦克尤恩都借着科学家的视角用文学化的语言重构了一遍,其表达效果每每出人意料。你几乎可以透过文本,看到自称“迷恋名词、热爱‘格物’”的作者手舞足蹈的样子。对于这些描写,麦克尤恩本人曾不止一次地强调过炮制它们的快感:“我发觉某些科学语言极富音乐性,因而我在创作《追日》时,常常觉得自己是一个十九世纪的诗人。科学语言对我有某种深深的魅惑力。”

《追日》是麦克尤恩近年来野心最大也最受争议的小说,大西洋(11.49,0.02,0.17%)两岸的评论阵营为此争得面红耳赤。英国评论界普遍持肯定态度,而那些曾经慷慨地用无数个最高级讴歌过《赎罪》的美国人却表示不太能领会外表含蓄、内在阴损的“英国式讽刺小说”。不止一个美国读者在亚马逊(微博)上宣称,被迫与别尔德这样贪吃好色、自私虚伪的机会主义者亲密相处三百页的感觉很不舒适,并奉劝那些对男一号的人品和相貌有所期待的读者(何况,除了这个人物的每一根汗毛都是立体的之外,其他人物都是扁平的)在购买前三思而行。事实上,在我看来,恰恰是这个很不可爱的人物,这个到最后声名狼藉却仍然对赶来拥抱他的女儿无法表达情感的男人(“他一边张开双臂抱住她,一边怀疑,现在假如他努力装作这就是爱,还有没有人会相信他。”),承载着作者最深沉的悲悯。一个相信自己能拯救地球的人,其实连自己都无法拯救——这就如同我们宣称要保护地球,却从来管不好一个小小的更衣室一样。真相大抵是这样的:我们当然不喜欢别尔德,因为他就是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