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媒体观点06.28:城管“失足”踩摊贩
导语:城管“失足”踩摊贩 “常回家看看”入法 陈强逝世 医保缴费互认累计 裸体阻止救人

城管“失足”踩摊贩

城管“失足”,观念纠偏不该袖手。把刻板的治理逻辑,切换为人本的关怀路线,才是城市管理的应有内涵。某种程度上,将人格羞辱说成“失足”,才是公权伦理上的“失足”。

                                                                                                                    ——《华西都市报》

如何驱逐摊贩,也得讲求公平与正义,弹性再大的执法自由裁量,也当恪守人权与自由的底线。尊严要有多低,才能被“失足”踩在脚底?城管权力再重,重 不过生存与发展的权益。尊重合法营生的自由,尊重底层群体劳动自救的权利,社会秩序才不会“失足”、经济社会稳好的预期才不会“失足”。

                                                                                                                    ——《新京报》

“常回家看看”入法

即使立法要求子女“常回家看看”,但是绝大多数子女为了工作、为了生存,只得选择违法不回家看父母。另一方面广大父母为了让子女过得比自己好,就算子女不“常回家看看”,也不会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南方都市报》

“常回家看看”虽不必强制,但还是应通过完善一些配套的法律法规,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比如,很多网民就表示,并非自己不想回家,实在是假期有限。

                                                                                                                    ——《新京报》

草案规定赡养人应经常看望老人,主要意图是在家庭中确立子女的孝道责任,在社会上树立关怀老年人精神权益的意识。它并非刚性的强制性要求,而是一种软性的指引性规范,重心不在惩罚而在引导教育。

                                                                                                                    ——《京华时报》

对于大多数子女而言,他们并非不想“常回家看看”,但工作的压力、城市里打拼的辛苦、两地分居的艰难,这些客观因素制约了他们“常回家看看”。这些客观因素不改善,徒求子女“常回家看看”恐怕也不太现实。

                                                                                                                    ——《华西都市报》

陈强逝世

反派演员的荣誉只属于银幕上演技大放光彩的一刹那。在人们刚刚懂得演坏人可以演得惟妙惟肖也是一种伟大的艺术时,陈强老师已经老了。

                                                                                                                    ——《新京报》

陈氏父子,你可以说他们过气,你可以漠视他们的存在,但他们耐得住寂寞留下一份清名,足以让尘世叹服。陈老先生走了,但他留给世间的,绝不仅是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反面形象”,更是追求极致、漠视浮华的正面人生。

                                                                                                                    ——《重庆时报》

医保缴费互认累计

这项政策是十分值得肯定的。但好的政策方向并不一定能确保政策的落实从而得到一个好的结果。此次纲要虽已给出清晰的原则框架,亦已明确年限可以累 计,但对于年限如何累计、统筹基金转移比例、统筹区间不同部门的接洽、转移后的待遇等均未有规定,这必然会给地方留下拒绝实施的借口。为此,在原则框架之 下还需制定各项具体细致操作制度,在统一的严密转换机制下方能保证政策的落实。

                                                                                                                    ——《南方都市报》

裸体阻止救人

公众有责任监督司法过程,但另一方面,在相关鉴定尚未公布之前,公众也不应盲目给本案贴上类似“师德沦丧”的种种标签。公正、妥善处置这起惨案,是官民各方共同诉求所在。

                                                                                                                     ——《新京报》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