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中国经济高增长20年不是“放卫星 ”(视频)
2012-07-05 20:19 来源:经济观察网 作者:汤向阳 编辑:经济观察网
导语:我乐观不是因为盲目爱国,而是因为我是一名经济学家,要用理性来分析形势。增长的本质在于产业和技术的结构不断创新升级。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汤向阳 各位好,欢迎收看本期橙色视点。2012年6月1日,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结束了他四年的世行之行,正式从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的岗位上卸任。林毅夫是第一位把“中国经验”系统解密给世界的中国人,也是中国经济学界的传奇人物。从世行归来,林毅夫也带来了他一份“毕业论文”。这究竟是一份什么样的毕业论文?今天的节目让我们一起走近林毅夫和他的毕业论文。

 解说:林毅夫1952年10月15日出生于台湾宜兰县,籍贯福建省漳州市。1971年台湾大学农业工程系肄业;1978年获台湾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1982年北京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1986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博士学位;1987年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发展中心博士后。20世纪八十年代他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第一位在海外拿了经济学博士后回国的海归。1999年,他第一个提出了“新农村运动”的概念。为中国新农村建设,提供学术支持。2007年,他又成为了第一位登上了国际经济学界顶级讲坛,英国剑桥大学马歇尔讲座的中国学者。2010年,林毅夫当选为英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是中国离诺贝尔经济学奖最近的学者。2008年6月-2012年6月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

汤向阳:林毅夫现在确实真的蛮火的,我见过他三次。第一次是他在北大的国家发展研究院办了一个严复经济学讲座, 第二次的时候是北大发展研究院给林毅夫的一个内部研讨会,是关于新结构经济学的,那第三次可能算是林毅夫真正的公开露面,然后他当时是参加朗润园举办的一个同学见面会,他给EMBA同学们做一个他四年世行工作的一个汇报,当时他是从整个会场的后门进来的,那个后门大概离主席台有两三百米的距离,铺了一个红毯。林毅夫从后面进来的时候,就像明星在走红毯一样,不停地有人拍照、摄像,所有的与会者包括媒体在内所有人都在鼓掌,从他进来第一刻一直到他走上讲台拿起话筒那一刻开始。可以看得出来他真的是很受欢迎和爱戴的,至少是在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是如此。然后他让我最感动的一点是,无论他走到哪里,无论他是作为世行的首席经济学家、资深的高级副行长还是作为一个学者的林毅夫,他回到北大回到中国以后,走到哪里都说一句“我回来了”,意思是说四年前我离开北大去世行任职,然后经过这四年以后我信守承诺回到了自己的校园自己的国家,我觉得这是种很深厚的爱国情怀,我个人非常的感动。

主持人:林毅夫是历史上第一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首席经济学家,为世界银行和全球发展经济学书写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笔。在世行的四年,林毅夫的名字似乎与几个关键词密不可分:减贫、发展、非洲、超越凯恩斯主义、新结构经济学以及中国。

 解说:在世行担任高级副行长期间,林毅夫要参与国际经济关系的协调。作为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还要管理世行庞大的研究部门,制定世行发展战略,首席经济学家相当于行长顾问,历史上一直由国际著名经济学家担任,其职责主要为政策制订以及决策者提供建议。担任世行首席经济学家期间,林毅夫负责主管250位来自世界各地的经济学家,在坚持自己的中国视角和激发这些世界一流经济学家的智慧之间,林毅夫需要寻找一个平衡点。凭借蕴藏在温和微笑背后的锋芒与坚持,林毅夫在世行任内留给人的印象,并非只是一个和事佬。林毅夫离任后,世行网站上公布的同事对林的评价中有这么一条:林毅夫的经济学思想并非主流,但是在世行期间,他促使更多的经济学家参与讨论他的观点。

汤向阳:首先因为他的理论主要是研究中国的经济现象,而中国的经济在过去三十年的巨大成功是整个世界都承认的,所以他的理论既然是来自中国实践,自然很有可取之处。而且林毅夫不是一个墨守成规、会把自己的理论局限于中国视野局限于中国的一个人,在世行四年工作里面,我看到报道里面说他去了很多很多的国家,接触了很多当地的非洲的、亚拉美的、亚洲的很多国家去探讨他的政策等等,所以他提出的政策基本上都是可行的

主持人:林毅夫是世行成立以来首位中国籍的首席经济学家,这一特殊身份为其公众形象增色不少。但是在学界,林毅夫的一些观点却备受争议,连他自己也自嘲他并非主流经济学家。最近,当欧洲和美国经济不振、中国经济增长减速时,林毅夫预测中国至少还可以保持20年的高增长期。在北大的一次公开讲座上,一位学生反问林毅夫,如此乐观是不是在放卫星?面对这一质疑,林毅夫又是怎么回答的呢?让我们来听听林毅夫在北大演讲的现场录音。

录音:我乐观不是因为盲目爱国,而是因为我是一名经济学家,要用理性来分析形势。增长的本质在于产业和技术的结构不断创新升级。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有“后发优势”,也就是国际上已经发展相对成熟的产业对于中国来说可能是朝阳产业,可以引进、消化、模仿,在此基础上创新。在这种模式下,中国完全可能维持下一阶段的高速增长。在《中国的奇迹》一书中,我曾提到中国的经济规模在2030年时可以与美国相当。当时大家都觉得是在“放卫星”,但是现在大家普遍相信,也许不到2030年,这点就能实现了。当时的“卫星”现在已经成为了“行星”。

主持人:此次从世界银行卸任,林毅夫归来,带回了更多的国际经验,也带回了他最新的研究成果《新结构经济学》,他也把这本书称之为自己在世行四年工作的“毕业论文”。

解说:这本书以其在“马歇尔讲座”上的演讲为基础,结合了其世行四年观察到的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曾经的“后发国家”的发展经验,提出了“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和政策建议。

汤向阳:新经济结构学,它的新新在,它也强调结构,就是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产业上的发展、经济上的发展,就必须升级它的产业结构,使之能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那么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才能达到一个比较好的状态。但是它和旧结构经济学一个很大的不同是,它主要强调的不是说发展中国家去发展那些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得很好的产业,而是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去发展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比如说如果你这个国家里面自然资源比较有优势,那么我们就应该发展自然资源为主体的产业,比如说它的一些矿产出品、矿产出口、加工矿产品等等;如果你的人力资源比较丰富、其他资源相对比较匮乏的话,你就应该出口劳动力等等,当然这只是我个人对他的一个举例。他具体例子不是这样,他是按照国家来举例的。但是总的来讲,他是希望能够在基于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来发展一个国家的产业,他也赞同发达国家现在发展的产业也的的确确是他们所擅长的产业,那么这个国家的经济就能实现长远的发展。所以在谈到发展中国家的这种比较优势的时候,他还谈到了一点就是说这种比较优势不是一成不变的,可能你在刚开始的时候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你的优势是劳动力比较丰富、自然资源比较丰富,但是等到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你的资本积累就丰富了,然后资本可能会成为你的一个优势,然后就可以发展资本密集型取代之前的劳动力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当然也强调政府的作用,希望政府能够帮助培育、发现那些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同时给他们出台一些配套的政策,但总体来讲他还是希望一种以市场为主题、政府的作用为辅的一种二元结构,然后让具有发展比较优势产业的这种产业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我觉得这主要是他新结构经济学的内容。

主持人:从台湾到北京,从北大朗润园到芝加哥大学,再到世界银行,林毅夫完成了从军人到学者,再到世界级领导者的转变。但是面对国内外媒体关于他今后人生走向的问题,他总是简单一句话:做学问、搞研究。他似乎总是能把复杂的外界形势和期待转变为简单、执着的人生选择。正如他曾经所说,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如同战士“马革裹尸还”一样,他希望累死在书桌上。在他的书桌上,已经诞生了“中国的经济奇迹”和“新结构经济学”,我们很期待看到他更多“经世济民”之作。好,感谢收看本期节目,再见。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