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时间》:技术男的心理学副产品

徐卓菁2012-07-11 17:18

by徐卓菁

 

作者: 刘未鹏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 2011-8

马克·扎克伯格从10岁开始编程,编程对他而言是直觉的一部分。也许是出于对计算机的自信,这位技术男在进入哈佛学习时干脆选择了心理学专业。他是这么说的,“我只是坚信,人们最感兴趣的事物其实是人。”多年后,乐于臆想的人们得以重新理解扎克伯格当初投奔心理学的原因,认为他本人以至Face-book的一系列历史,无非都是这句话的注解。《暗时间》这本书为我们活脱脱地展现了一位就在身边的技术男,用的也是与心理学密切相关的code和语言。

眼下Smart is the New Sexy。当刘未鹏以微软(微博)亚洲研究院的技术男身份出版《暗时间》——这本集心智模式、思维方法、学习途径和时间管理于一身的书,已经被贴上了最可能吸引眼球的标签:极客、IT、心理学、How To。在读这本书之前,以为它是中国版,很可能是初级版的杰拉尔德·温伯格式的《程序开发心理学》——用心理学阐释程序、分析技术。可是,刘未鹏把他把玩的程序和技术变成了一种论据;心理学才是箭头直指的核心。纯粹出于个人兴趣《暗时间》得以出版,他也没有想过自己的读者群会是哪些人。“我的读者应该绝大多数还是这个行业的,是写程序的。”然而,《暗时间》的读者中,的确有一部分与软件、编程完全不相关。

“看一个人,只要看他读的书和见的人。”刘未鹏这句话很到位。于是,我终于见到了这位拥有很多互联网粉丝的年轻大牛,得以亲身探寻他读的书和见的人。仅28岁的他事业出色而且刚刚升格当父亲,完成了很多同龄人羡慕的事情。他不仅把“暗时间”玩味得很好,“明时间”似乎也处理得异常出色。“有吗?其实挺普通的。”刘未鹏说,“我写这本书也不花时间。从2003年到现在,它们是我博客的记录,在网上都是直接可见的。我有一些习惯和原则,确定一个感兴趣的方向就不会停,一有想法就赶紧记下来。我开玩笑说,要做中国更新最慢但一直不会倒下去的博客,但我真的没有花额外的时间。这本书是我的副产品。”

“与自己斗,其乐无穷”,这是极客们经常做的。譬如说,刘未鹏曾经在公交车上看书来练习专注力。他似乎挺喜欢“极客”这个身份。“极客喜欢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进入一种全神贯注的战斗状态。你是极客吗?”面对我的问题,刘未鹏只是稍微想了下便说:“算是。分不分技术极客和科学极客呢?我不知道标准定义是什么。印象中,极客一来喜欢新的东西,对事物有超常的好奇心;二来喜欢追根究底。从这两个方面讲是。(他们还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对,也许是不走寻常路的人。这也许跟从小树立的观念有关系。我从小看科普的东西比较多。这可能是一个原因。”心理学是个大难题,是所有智力活动、知识、创造力和逻辑的根本,当然,也极富挑战性。如果身为极客,想展示自身能力、挫败制造难题的上帝,研究心理学是不会让人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