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宋尧/文 对于北京的别墅开发商来说,糟糕的行情或许就快过去了。
根据亚豪机构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北京别墅市场成交统计继续上扬。这个月全北京的开发商一共卖出去351套别墅,面积也达到了11.7万平方米,环比上月分别增加22.7%、5.4%。
这已经是自2010年楼市调控以来成交量最高的一个月了。
由于潜在购买者很多都是在全国来去自如的富豪,以“限购”政策为核心的房地产调控给包括别墅在内的豪宅市场造成极大的影响,一度客流稀少。
但现在看来,好日子又重新来了。
不过对于位处通州的“运河岸上的院子”项目而言,这样一个向好的数据或许只能聊表安慰,并不见得预示他们同样能搭上快车。
成交量增长多源自一些小型别墅项目的贡献。在6月,包括双拼、联排、叠拼类别墅产品都出现了增长。但“运河岸上的院子”可不是这样的产品。
它们是纯独栋别墅,占地庞大,容积率低到只有0.33。自然,售价是不菲的。“最高售价3亿人民币”。销售经理这样介绍。即便最便宜的产品,也将低价标在了6000多万。
即便从单位价格来看,“运河岸上的原子”或许也能被标上最贵的标签。号称“北京第一贵”的钓鱼台七号院在今年上半年刚成交了一套住宅,单价16万每平方米。不过“运河岸上的院子”上半年也卖出了一套,单价却超过了17万。
“只是我们这里普通的产品,并非楼王。”销售经理对此并不以为然。
其他的高端项目,就差出去更多了。
类似的产品在六月的北京总共也只卖出去77套,比五月份还少了3套。与“院子”同台竞争的远洋LAVIE目前在售产品平均单价在8万左右,西山一号院在6万左右。大部分价格均远低于“运河岸上的院子”。
两套已成交的住宅局说单价已高达20万/平方米。在舆论对房价极度敏感的今天,这可是一个足以引起眼球的数字。
“我们可不是故意选在这个时候拿出来卖的。”生不逢时吗?销售经理有些无奈。土地早在2003年便被开发商泰禾集团拿下,而对12栋“墅王”的建设,也至少进行了六年之久。“但我们可一直没闲着。”
摆在京杭大运河岸边的这些别墅产品,对于多数人来说,是无法想象的。占地超过4亩,建筑面积普遍在1600平米以上。欧式的别墅,就像一座小城堡一样。而中式风格的别墅,却又恍如汉唐的宫殿。
“每一栋都由设计师单独设计。”销售经理介绍称,以中式风格的墅王而言,每栋园林根据建筑的气质与特点进行立意,栋栋皆不相同。有粉墙黛瓦的江南意蕴,有轴线对称的皇家布局,有高山流水的洒脱,也有碧水泊船的写意。每一座都是中国园林的瑰宝级藏品。
这便是泰禾对花费六年开发这些产品给出的解释。
这并不符合常规。在国内,别墅的销售多以毛坯房为主。“一般买了别墅的人,都有自己创作设计的心愿,开发商搞精装修,未必能令客户满意。”
话虽如此,但在国内,又有多少人对超过1000平米的建筑空间有概念呢?“一般人对这么大的空间布局概念非常模糊。”建筑师这样答道,装修设计?更是不知从何谈起。
但开发商亲自进行精装修,依旧是一场冒险。
客户会满意吗?12栋别墅要花多久才能找到认同它们,且买得起的主人?
除了一开始列出的那些主流但太过宽泛的数据,泰禾找不到任何可供评估的依据。
“今年怎么也能卖出五六栋吧?”销售总监略有迟疑地说出一个数字。
在中国房地产行业依旧处于黄金期的今天,这似乎并不是一笔划算得买卖。“如果过去十年将资金投入到其他短平快的开发项目中,盈利肯定超过现在。”销售经理这样称。
但是,开发顶级豪宅的机会在国内又还有多少呢?
别墅用地禁批的文件已经下发八年,市场上的独栋别墅项目,也多象“运河岸上的院子”一样,来自十年前出让的土地。这样的地块,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