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视界
王晓夏
媒体人
yourwxx@hotmail.com
最近,两件大事搅动了南海。
其一,是国务院批准撤销海南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设立地级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其二,中海油宣布对南海腹地总面积约为16万平方公里地区的9个海上区块进行公开招标。
这两步重大举措打破了中国多年来“静态维权”的被动,更打破了越南等国的幻想。三沙市的建立,正在越南国会通过《越南海洋法》(将中国的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纳入其“主权”和“管辖”范围)的同一天,可以猜想完全是有的放矢,而非即兴之作。中海油紧接着在南海海域的国际招标更证实了这一点。
在南海态度转变的背后,中国外交不再拘泥于“意识形态”,而选择了“现实利益”。过去,中国主导签署的《南海共同宣言》缺少实施细则,无法约束南海周边国家,但条约背后的“大国责任”这一虚幻的“道德绑绳”却将中国结结实实地捆绑起来。
回归现实利益
保持南海的稳定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
道理很简单:马六甲海峡遏制中国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命脉。如果中国和南海周边国家因海洋主权争端而撕破脸皮,最终面临的将是系统性的危机,危及中国南海的航道利益及其背后的经济安全,最终还将威胁到中国内部的稳定。
基于对“马六甲困局”的现实担忧,中国花费巨资在动荡的缅甸修建一条连接印度洋的中缅油气管道,但它能在多大程度上缓解中国对马六甲通道的依赖,至今依然不清楚。管道的建设正受困于缅甸少数民族和中央政府的纷争,日后能否稳定运营更难预测。
虽然中国军事实力在区域内拥有压倒性的优势,但南海周边国家看透了中国“软肋”所在。在它们的不断挑衅和中国不断的避让之下,南海周边国家想当然地“摸清了”中国的底线,在南海争端之中日益肆无忌惮,失去了控制。
中国必须做出改变,让南海周边国家重新界定中国的底线,收敛行为。黄岩岛对峙事件是偶然性的,但中国的强硬态度却并非偶然。黄岩岛事件也传达出美国的底线:美国只是希望在保持区域稳定的前提下牵制中国,并不希望哪个国家跳出来威胁区域稳定。
在这一底线下,甚至小规模的海上军事冲突也无法影响区域稳定这一大趋势。中国为何不追逐南海实实在在的利益?截至2007年底,仅南海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3235亿立方米,占中国海上已探明天然气总储量的74%,更不要提丰富的石油资源。而且,随着勘探开发技术进步和工作量进一步增加,未来南海油气的探明储量将快速增长。
早在中海油还享受海上油气开发专营权的1992年,就曾试图招标毗邻越南的万安区块,但由于当时中国正处在对外交往的低潮期,这一举措遭遇越南在美国实施的外交阻击而失利。如今整整20年过去,中海油再次在南沙海域招标,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攫取南海油气资源的举措,更重要的是通过油气项目所展示的“力量存在”,宣示中国的南海主权。
最终的关键在于中国是否有能力进行深海油气开发。
南海招标:前途未卜
越南石油天然气公司已公开敦促外国企业不要参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南海九个区块的合作开发招标,并宣称这些区块位于越南海域,位于越南大陆架的延伸地带,在越南的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之内。
6月28日,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委员利伯曼公开表示支持越南,声称中海油日前在南海招标的开发海域属于越南。他之所以口气严厉,正因为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已经在这些区块经营多年。
在这些区块内经营的还有作为中国“战略伙伴关系国”俄罗斯的天然气工业公司,这再次验证了现实利益和国际道义之间的轻重。
南沙海域的招标区域多为深水海区,而深水区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具有高新技术、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的“四高”特点。例如,海洋油气勘探费用一般是陆地油气勘探费用的5~6倍,建设一个海上中型油田投资约3亿~6亿美元,海上大型油田投资约在20亿~30亿美元。
此前,和越南合作勘探开发的外国石油公司为此投资巨大,而且收益不菲,它们不会放弃。何况国际石油巨头之间往往保持某种默契,以追求其群体的利益最大化。
尽管这些油气巨头们在中国和“三桶油”有密切的合作,中国可以以此要挟它们,但现代商业的现实是,在复杂的股权置换关系下,要挟巨头的举措,最终可能危害到自身。
为了吸引国际石油巨头投资南海,越南等周边国家往往给予石油巨头非常优惠的条件。中国却始终坚持前期勘探所需资金完全由外资公司全额负担,在正常生产之后按51%~49%来分成。
由此,在不少能源观察家看来,中海油在南沙招标的宣示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招标或将面临无果的结局。如果出现这种局面,中国是否能够独立完成南沙油气资源的勘探开采呢?
动用民间力量
中海油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值得关注的成绩:和加拿大哈斯基石油公司在南海珠江口盆地的“荔湾”合作项目中,打出第一口超千米深水井,作业深度达到1480米;投资60 亿人民币建造了的中国首座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号。但是,中国依然没有掌握深海油气开采的核心技术,不仅是海域装备技术,同时还有勘探、开采和后勤保障技术。
自从中海油于1982年成立以来,中国深海石油技术依然薄弱。海洋钻井技术落后美国20年以上,甚至落后于巴西、印尼这些国家。由于深水区勘探技术的复杂性和高风险性,目前只有BP、埃克森美孚、壳牌、哈斯基、优尼科、巴西国家石油公司、挪威国家石油公司等公司拥有核心技术,即便如此,其勘探成功率也较低。单靠中海油独立完成南海油气开发,显然难度很大。
上述名单中,加拿大哈斯基公司实为华人富商李嘉诚控股的私营石油公司。在资本和技术高度全球化的今天,面对深海油气开采的技术难题,为什么不能打破国内油气市场垄断,鼓励更多民间资本进入深海油气开发领域呢?此举无论从政治上还是从经济上,都将优于国有企业直接卷入南海主权争端。
首先,从政治角度考虑,民间力量是更柔和而且更有效的存在。过去,在国际公众的视野里,中国在南海主权争端中的代言人永远是外交部表情僵硬、语言乏味的新闻发言人,以及游弋在争议岛屿附近的公务船只,鲜有民间力量出现。
但民间力量对于国际社会而言是“无害”的。每当国家机器侵害民间权益时,国际舆论总是站在民间这一边。这一特性在国际争端之中同样适用,这正是菲律宾在占领下的中业岛设置“幼儿园”的原因之一。用幼儿群体来直面中国的国家力量,可以获得国际舆论更多的同情分。
这里并非要让民间力量充当“炮灰”,而恰恰是试图缓解这一状况。长期以来,活跃在南海争议海域的中国渔民,不管他们愿意与否,已经成为中国力量存在的象征,宣示了国家主权,但他们常常遭遇家破人亡。如果未来中国民资油气企业进入南海,不仅能有效取代渔民的角色,而且在遭遇一些国家军政力量的骚扰时,完全可以依托其公司的组织性以及良好的装备,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等待国家公务船只甚至军队的救援。
其次,从经济利益考虑,深海油气开发属于高投入、高风险的业务,需要油气公司富于更高的效率和创新力,否则无法在这一领域获利。在对外招标不畅的情况下,如果强行推动“三桶油”自行开发南海深海油气,很难通过效率和创新来降低成本,成本溢出部分只能转嫁给国内消费者。更重要的是,这种低效赔本的开发方式无法真正刺激国企对南沙深海油气的持续开发。
对南海深海油气的有效开发,只能建立在充分开放且公平的市场,通过竞争来提升效率并激励创新,这样才能真正推动对南海深海油气资源的开发。
在南海事务中,政府的最核心任务是为民间力量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比如在高投入、高风险的南海油气开发中,投入更多资源进行海洋地质测绘和考察,并作为公共服务提供给企业。
捍卫南海主权,民间能够提供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