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欧阳晓红 欧元似乎命运多舛。才走出“希腊退出、欧元区解体”的疑虑,“西班牙、意大利两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超过7%的收益率”又令国际金融界恐慌不已。就连此前欧洲央行的减息也未令投资者信心回升;投资界仿佛进入了对欧元“逢高卖空”的惯性思维。“欧元的走势仍然很悲观,目前还没有看到欧债危机见底或反转的迹象。”招商银行总行高级分析师刘东亮说。他表示,未来不排除欧元与美元等值的可能性。
不过,被誉为“欧元之父”的蒙代尔却是个例外。他在不久前坚定地告诉记者,对欧元信心不改,一定是逢低买入的投资策略,即使是在外出差,他也会嘱咐妻子买入欧元。
现在,欧元兑美元汇率还在1:1.2260附近盘整,一周前,欧元骤跌至1.2182,创两年新低。跳跃变化的汇价背后是欧债危机步入第三阶段之后,诸多经济政治因素的交融与博弈。
但欧元区更多的麻烦还在后面。欧元疲态,对各经济体而言,利弊影响亦将接踵而至。
跌跌不休?
无论如何,这波始于去年二季度的“欧元走软”态势还将加剧。刘东亮称,欧元兑美元跌破1.23,从技术上看,早已破坏了欧元近十年的牛市基础。
不过,7月17、18日,在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国会作证的两天里,欧元兑美元表现活跃,但欧元目前及中长期承压的趋势似乎未变。17日纽约时段,欧元兑美元小幅收涨,收于1.2284。19日欧市早盘,欧元甚至短线刺破1.23关口,触及时段高点1.2307。但欧元仍笼罩在债务危机的阴影之下,除非近期债务市场实现改观。
与此同时,一些正在发生和即将发生的风险因素正在酝酿、发酵。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欧元区年度政策报告中呼吁欧洲央行进一步降息,实施有规模的量化宽松方案,并为压低融资成本而进场干预债市。此外,7月20日欧元集团财长将正式就西班牙纾困方案达成协议。据《英国卫报》19日报道,因西班牙国债利率已再次升高至危险水平,显示主权债务危机恐怕将死灰复燃;就此,IMF警告欧元区领袖应立即采取行动。也有分析指出,欧债危机之所以突出,不乏欧洲财政问题较为显性的原因。据IMF最新财政监测报告显示,欧洲主要国家财政赤字在GDP的占比较去年已有所减少,这表明政府紧缩作用已然显现。
最近的欧盟峰会达成“允许救助基金直接向银行注资,以及干预国债市场,并推出规模为1200亿欧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的成果,透露德国在拯救欧元方面愿意做出妥协的信号。但接下来,当欧元区峰会的温暖光环褪去后,冰冷的经济现实昭示欧元区经济增长仍然遥不可及。
最新数据显示,欧元区的收缩态势已延续11个月之久。与5月份持平,6月份欧元区PMI终值为45.1,尚处于2009年6月来的最低水平。失业率再度攀升,该区5月失业率由4月的11%攀升至11.1%,创历史新高。年轻人失业率更由4月的20.5%攀升至22.6%。
更甚者,2013年的德国、意大利大选充满不确定性——有人担忧意大利前总统贝鲁斯科尼的复出会打乱意大利蒙蒂政府的收缩计划。事实上,在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看来,2013年德国大选是最大风险。他认为,相比于默克尔领导的中右翼政府,左倾的社会民主党人士对财政紧缩政策更为犹疑。若德国选民不支持救助,默克尔在2013年大选中失利,则欧元区财政一体化道路将增添更大的不确定性。
刘东亮亦认为,欧债危机仍处于不见底的状态,随时可能有负面消息,从市场趋势看,机构情绪上也无见底的观点,因此,“逢高卖空”市场气氛不变的话,欧元下跌还是大概率事件;但也有不同观点认为,欧元没有那么悲观,美国也有不确定性。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说,“外汇交易商只是短线思路,美指进一步向上走的压力显著,中长期看,欧元再次降息很可能就是欧元走势逆转之时。”
双面刃
“欧元未来不排除与美元平价的可能性。”刘东亮说,比如,去年10月欧元兑美元是1.36,现在是1.22左右,明年也有可能到1.10,再接下来的等值就不足为怪。美国金融公司Southwest Securities的企业财团及结构性产品部董事总经理 Mark Grant也是如此观点——欧元兑美元汇率会跌至1.18,最终会和美元等值。“这主要是法国左翼政府的经济政策使然。”提及欧元走软加剧的原因,香港沃德资产管理公司董事局主席卢麒元说,“多重压力下,欧洲经济还在萎缩,可能最终会与美元等值。”
当然,“表面看,欧元贬值利于其经济复苏,但欧洲各国对外贸易主要是欧元区内部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赵庆明说,“因此,某种程度上汇率变化刺激外需不像想象中那样见效。形态上欧元仍处于下降趋势,但1.20对欧元是强烈的支撑点。”
在赵庆明看来,理论上,需求受到限制,欧元走软对新兴市场、中国不利;但可能并非如此——囿于对欧债危机的悲观,上半年人们担心出口出现负增长,而实际上上半年对欧盟出口增长了0.7%,此现象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毕竟中国商品对西欧的出口有很强的刚性,整个西欧消费需求看似减弱,但欧盟居民消费需求其实很稳定,反而波动最大的是政府支出,”赵庆明说,“要找到中国制造产品的替代国并不容易。”
不过,对美国而言,欧元贬值的竞争压力更大,事实上,欧洲在汽车、航空等出口领域均与美国存在竞争。IMF首席经济学家布兰查德7月16日说,正常情况下,欧元汇率下降10%会给欧元区GDP带来1.4%的一次性提振。欧元兑美元贬值是件好事;某种意义上,欧洲比美国更需要货币贬值。有声音称,相对欧元区解体,欧元贬值是拯救欧洲的灵丹妙药。
那么,贬值是拯救欧元惟一的方法吗?卢麒元说,从德国角度看,东欧与北欧配合,他们愿意降低欧元增加出口,对债务是一种解脱,因此贬值是不错的选择。不过,美国能否接纳欧元贬值呢?
沈建光认为,美国不会放任欧元与美元等值,而且美国也不可能有如此强的能力去维持美元币值。如此做法会令美国竞争力下降。德国汽车业很强劲,如果欧元贬到1.1以下,美国与日本可能会大幅干预;此外,欧元过低,大家或许又认为欧元解体因素增强,或引发政治事件。
“欧元贬值不利于整个欧元区。”刘东亮说,因为欧洲对外部贸易不多,欧元贬值对其成员国之间的出口作用不大。而欧元走软对新兴市场的影响,从出口角度看,无疑加大竞争压力;好处是令新兴市场降低进口产品的成本。然而,“总体上,由于欧洲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近期对欧洲的出口其实是负增长,”刘东亮说,“这令中国的出口企业承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