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隔岸观火到身临其境

文龙杰2012-07-23 11:39

 

文龙杰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博士在读 
苏联1922年12月成立,1991年12月解体,但完整意义上的苏联史通常从1917年十月革命算起。近75年的历史给人们留下了许多饶有趣味、争论不休的话题。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提出“后后冷战时代”概念,国际社会、美国政界、学界在此基础上形成“冷战—后冷战—后后冷战”的思维范式则表明了苏联对今日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深远影响。苏联史之于中国又有另一番意义,无论是官方的还是学术的。 
我生于1988年,属于80后,作为一名以俄罗斯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博士生,需要我对苏联史有相当的了解,在接触专业之前,我只是80后中普通的一员。我想梳理一下自己对苏联史的认识过程,希望通过个案反映出我们这代人对苏联史的认识。 
苏联的两件大事,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和1991年的苏联解体,和我没有直接关系,印象比较深的是初中政治课,老师提问,世界上哪几个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答案有“苏联”,老师笑着摇头,突然有人兴奋地答“俄罗斯”,老师说不对,在最后公布答案时,老师着重补充一句,苏联早已不存在了,俄罗斯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大家以后不要犯这种错误。高中在教材中知道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曾给予中国大量援助,又莫名其妙撤走援助专家,教材用“背信弃义”一词概而带过。 
我本科学俄语专业,也从未对苏联史投以特别的关注,只是在学校开设的俄罗斯历史课程中了解了几件大事。 
大四决定读研,选的专业是国际政治,方向是俄罗斯外交,参考书目里没有涉及俄罗斯外交史的书目,我还是读了一些,其中有世界知识出版社的《苏联外交简史》,选这本书因为简史读来轻松,后来知道这是研究俄罗斯外交的必读经典,满篇都是“美帝国主义”、“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等革命色彩浓厚的词汇,我对这些词相当陌生,接触的书中鲜有此类著述。就这样,“革命”、“强大”、“专制”成了我对苏联的第一印象。冷战时期苏联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纵横捭阖激发了我了解这个国家的兴趣。这个曾经的共产主义帝国到底是一副什么样的景象和气派?和美国共同主宰世界的它又怎会解体?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展开一段延续至今的阅读旅程。受《炎黄春秋》杂志一些文章影响,发现苏联对中国影响深刻,两个国家有太多同质之处,大有“苏联的昨天就是我们的今天”之感。沈志华教授和左凤荣教授在一篇文章中谈到,改革即去苏联化(《中国改革》2011年第1、2期合刊)。去苏联化的前提当然是中国被苏联化了。我想,用“一脉相承”来定位中国的现实和苏联的历史应该不算夸大。 
关于苏联史的著作有很多,同一事件的叙述和判断——或笼统地称为对某一事件的“定性”——在不同的著述中有着不同的版本,除去材料丰富程度的影响外,更多的是著者解读角度和立场的不同。各种看法间彼此对立、相互攻讦亦时有之。例如,斯大林大清洗的人数就存在很大争议,关于苏联解体原因的讨论也有各种流派。各家均言之凿凿。我从起初的被动接受观点,逐步转为对各家观点进行比较和甄别。通过比较,我知道了哪些是左派,哪些是右派。这让我非常惊讶。十分惊讶!我以为左派、右派是历史词汇,可是左派、右派不但存在于当下,将来也会有。而且左派、右派不只政治家专有,做学问也分左右。 
苏联人和美国人写的苏联史为什么大相径庭?甚至苏联人和俄罗斯人对苏联史的书写也是不同的。我深深体会到耶鲁大学的温克教授在《牛津欧洲史》序言里所讲的,“一个民族选择对其历史的何种阐释是至关重要的。当一个社会隐瞒其过去记录的某些部分,然后那个社会或其领导人向我们讲述他们自己的事情的时候;当一个社会试图改变历史记载所呈现的或已经有充分根据的事实的时候,我们知道,历史是如何出于政治目的被曲解的。”读苏联史的意外收获是学会注意思想背后的利益。 
历史真的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吗?既然一切都是历史学家的自我言说,那读历史还有意义吗? 
如果我们一定程度上还在走着苏联的路,而苏联解体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错误的教训”,那么翻开苏联史,看看他们是怎样走过来的。历史就像诊断报告,我们要做的是用理性的思维、科学的方法去解读,从而揭示出如何处理同样问题。我想这是中国人,包括非专业的相关人等,应当读苏联史的意义所在。 

by文龙杰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博士在读 

 

副标题: 1945年至当代
作者: (美)罗宾·W.温克 / 约翰·E.泰尔伯特|主编
译者: 任洪生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
出版年: 2009-4

 

苏联1922年12月成立,1991年12月解体,但完整意义上的苏联史通常从1917年十月革命算起。近75年的历史给人们留下了许多饶有趣味、争论不休的话题。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提出“后后冷战时代”概念,国际社会、美国政界、学界在此基础上形成“冷战—后冷战—后后冷战”的思维范式则表明了苏联对今日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深远影响。苏联史之于中国又有另一番意义,无论是官方的还是学术的。 

我生于1988年,属于80后,作为一名以俄罗斯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博士生,需要我对苏联史有相当的了解,在接触专业之前,我只是80后中普通的一员。我想梳理一下自己对苏联史的认识过程,希望通过个案反映出我们这代人对苏联史的认识。 

苏联的两件大事,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和1991年的苏联解体,和我没有直接关系,印象比较深的是初中政治课,老师提问,世界上哪几个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答案有“苏联”,老师笑着摇头,突然有人兴奋地答“俄罗斯”,老师说不对,在最后公布答案时,老师着重补充一句,苏联早已不存在了,俄罗斯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大家以后不要犯这种错误。高中在教材中知道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曾给予中国大量援助,又莫名其妙撤走援助专家,教材用“背信弃义”一词概而带过。 

我本科学俄语专业,也从未对苏联史投以特别的关注,只是在学校开设的俄罗斯历史课程中了解了几件大事。 

大四决定读研,选的专业是国际政治,方向是俄罗斯外交,参考书目里没有涉及俄罗斯外交史的书目,我还是读了一些,其中有世界知识出版社的《苏联外交简史》,选这本书因为简史读来轻松,后来知道这是研究俄罗斯外交的必读经典,满篇都是“美帝国主义”、“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等革命色彩浓厚的词汇,我对这些词相当陌生,接触的书中鲜有此类著述。就这样,“革命”、“强大”、“专制”成了我对苏联的第一印象。冷战时期苏联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纵横捭阖激发了我了解这个国家的兴趣。这个曾经的共产主义帝国到底是一副什么样的景象和气派?和美国共同主宰世界的它又怎会解体?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展开一段延续至今的阅读旅程。受《炎黄春秋》杂志一些文章影响,发现苏联对中国影响深刻,两个国家有太多同质之处,大有“苏联的昨天就是我们的今天”之感。沈志华教授和左凤荣教授在一篇文章中谈到,改革即去苏联化(《中国改革》2011年第1、2期合刊)。去苏联化的前提当然是中国被苏联化了。我想,用“一脉相承”来定位中国的现实和苏联的历史应该不算夸大。 

关于苏联史的著作有很多,同一事件的叙述和判断——或笼统地称为对某一事件的“定性”——在不同的著述中有着不同的版本,除去材料丰富程度的影响外,更多的是著者解读角度和立场的不同。各种看法间彼此对立、相互攻讦亦时有之。例如,斯大林大清洗的人数就存在很大争议,关于苏联解体原因的讨论也有各种流派。各家均言之凿凿。我从起初的被动接受观点,逐步转为对各家观点进行比较和甄别。通过比较,我知道了哪些是左派,哪些是右派。这让我非常惊讶。十分惊讶!我以为左派、右派是历史词汇,可是左派、右派不但存在于当下,将来也会有。而且左派、右派不只政治家专有,做学问也分左右。 

苏联人和美国人写的苏联史为什么大相径庭?甚至苏联人和俄罗斯人对苏联史的书写也是不同的。我深深体会到耶鲁大学的温克教授在《牛津欧洲史》序言里所讲的,“一个民族选择对其历史的何种阐释是至关重要的。当一个社会隐瞒其过去记录的某些部分,然后那个社会或其领导人向我们讲述他们自己的事情的时候;当一个社会试图改变历史记载所呈现的或已经有充分根据的事实的时候,我们知道,历史是如何出于政治目的被曲解的。”读苏联史的意外收获是学会注意思想背后的利益。 

历史真的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吗?既然一切都是历史学家的自我言说,那读历史还有意义吗? 

如果我们一定程度上还在走着苏联的路,而苏联解体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错误的教训”,那么翻开苏联史,看看他们是怎样走过来的。历史就像诊断报告,我们要做的是用理性的思维、科学的方法去解读,从而揭示出如何处理同样问题。我想这是中国人,包括非专业的相关人等,应当读苏联史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