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朱熹妍 屋漏偏逢连夜雨,美国的大旱引起的食品通胀,让全球经济前途更加莫测。
巴克莱资本研究认为,即使全球粮价会进一步上涨20-40%,中国近期也不会出现重大“食品事件”。让他们担心的是,中国的通胀问题将于2013年变得严重。
2012年6月的CPI指数下降为2.2%。巴克莱资本预计7-8月份CPI会触底至2%,第四季度回升到3%以上。随着宽松政策逐渐发挥作用,加上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胀将于明年显现,巴克莱预计到2013年年中,通胀率将升到4.5%左右。
这种乐观的短期前景的预期来源于这样的逻辑:最近价格的飞涨受供给而非需求冲击;中国周期性通胀、过剩流动性、产能过剩和通胀预期的基本驱动因素在2012年已架构好。
“中国食品价格快速上涨经常是通胀的征兆,而非通胀的原因。”尽管食品对进口依赖很强,但食品通胀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由国内因素决定的。
而从国内情况看,农产品资源总的来说并没有近期短缺的风险。今年夏粮丰收,且良好的天气状况预示着秋季作物也会有很好的收成;生猪生产周期预示着充足的供应会使肉价得到控制;食品供给冲击的主要传递渠道是预期、囤积和投机行为。
“下半年通胀大幅反弹的风险会限制时下的银根放松政策,从而损害经济增长前景。”巴克莱资本在研报中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