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实习栏目 >
顺其自然是最好
导语:这也许会让天下父母都不禁问一句,这别人家的孩子怎么这么棒呢?

文/王健

“思想是需要一个空间的。就像一株野草,如果植于野外,自然茁壮成长,如果置于盆内,或许就衰败了。有了兴趣,才有自控能力。”这是23岁的杭州男孩张维加接受某记者采访时说的话。正在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他,近日被英国皇家天文学会(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吸收为会士。

这也许会让天下父母都不禁问一句,这别人家的孩子怎么这么棒呢?

其实,他就是个普通的孩子,也是个普通的学生。张维加出生于杭州一个普通人家,他没读过幼儿园,小学、初中也没有择校,就在镇上的普通公办学校就读。他没有进入学校由“尖子生”组成的“实验班”,张妈妈说,“我们是普通人,读普通班就行了。”

2004年,张维加以全市第一名的中考成绩进入杭州第二中学就读,由于他有些课程已经自学过了,学校评估后决定让张维加的大部分课程免试,也没有动员他参加任何学科的奥林匹克竞赛。

读普通班就好,也不用参加奥林匹克竞赛,那么张维佳成才的秘诀是什么呢?

其实,顺其自然是最好!当前,小孩的教育真正是从“娘胎”里开始的,胎教,早教,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琴棋书画培训班、体育兴趣班成为孩子们的第二课堂。读幼儿园、上小学、进中学,要选一个师资好一点的、名气大一点的、升学率高一点的学校。接着,还要进好一点的班,实验班、竞赛班、基地班、超长班、升华班……教育似乎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正是由于父母们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着急,“距名校近”也成为地产商卖房的招牌口号,择校费成为跃入名校的利器,拼关系成为教育资源分配的潜规则。

天下父母的心情可以理解,“好中选好,优中选优”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好的环境里成为“人才”。“你说不报班、不进名校,以后怎么能上好的大学、找好的工作?”这是所有父母谁都不敢松懈的一个疑虑。然而,成才是不是只有通过这样压迫式的教育途径,成才的衡量标准是不是只有好大学、好工作?

不尽其然。且不说像张维加这样的学生没有上幼儿园,小学、初中不择校,不参加奥林匹克竞赛最后能成为牛津的博士,而且成绩、名校也不应该是成才的硬性标准。揠苗助长的道理谁都懂,可是几位家长能做到茶凉心静,闲看成长?几个中学能够放任学生免修课程、不参加奥林匹克竞赛?

张维佳现在从事深空探测和月球探测方面的研究,足够放飞他的想象力与好奇心。这是普通学生做到的“普通事”,也是父母、学校、社会难以做到的“普通事”。

顺其自然便是最好的。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