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破2再创新低 预计8月将回升

2012-08-09 11:30

经济观察网 综合报道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8%,两年半以来首次跌破2%,创下两年半新低。

虽然CPI进入“1”时代,但不少专家提醒,CPI破2不能说明中国经济进入通缩期。也并不意味通胀宣告结束。央行近日公布《2012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受到基数降低等影响,8月份后CPI涨势有可能出现一定回升,目前看回升力度不会太大。

国泰君安宏观研究团队分析认为,7月CPI从2.2%降至1.8%,其中食品价格下降仍是回落主因。另外,近期全国天气恶劣,蔬菜价格显著回升,预计8月CPI小幅反弹至2.0%但仍处低位,有利于货币政策宽松。

7月CPI的特征依旧是食品项中菜肉双下滑在引导CPI下降。7月鲜菜对CPI的贡献度为0.21,较上月的贡献度0.3继续回落;猪肉对CPI的贡献度则由上月的-0.43继续下滑至-0.71。但专家综合数据与现状后,分析称菜肉下滑已到达尾声,进一步下跌将不可维续。

另外,作为全球第一大豆进口国的美国,其近期的干旱天气持续影响玉米和大豆未来的产量,这将在未来对我国造成不可避免的输入性通胀。此外,从CPI的周期来看,8月将重新进入上升通道。综合以上因素,8月我们将重新迎来新通胀周期的拐点,四季度的通胀形势不容乐观。

除却上述因素之外,我们还面对着经济发展中日益上涨的劳动力价格,工资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将拉动CPI上升。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下一阶段,三季度或许还将在2%以下这个水平上,到了四季度,我们判断可能有一个明显的回升,预计回升到2.5%左右。包括货币因素明显放宽的态势、石油等初级产品价格明显反弹等因素,再加上粮食价格因素突出,像美国、俄罗斯等主要粮食出口大国的旱灾或将对粮价有明显的拉抬作用。” 牛犁表示,这些初级产品价格再加上可能出现的价格改革等因素,CPI适度反弹也是有可能的。

在此背景下,下半年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将更多地依靠数量型工具如降准,价格型工具如降息将会慎之又慎,降息的频率也会降低。随着公开市场操作8月及9月流动性的干涸及近期逆回购的到期,降准的脚步也渐行渐近,预计央行很可能在8月和9月进行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操作。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