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政策难加力 经济仍在低位徘徊

李晓丹2012-09-03 09:01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晓丹  8月份国内经济形势未能明显回暖。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由于稳增长政策没有继续加力,市场谨慎观望情绪浓厚,经济仍可能维持在低位徘徊。”而对于近期内出现的地方政府加大投资力度的行为,连平则表示:“中央可能已经做好通过短期经济放缓来促进经济转型的准备,因此不太可能再继续出台大规划投资促进政策。地方大规模投资冲动也将受制于资金来源,规划落实有一定难度。”

PPI低点三季度末、四季度初

PPI还在回落。商务部重点监测8月份生产资料价格有三周下降、一周持平。从细项来看,矿产品、能源、黑色金属环比价格跌幅较上月有所收窄,有色金属、化工产品环比价格微涨。

“预计8月份国内生产资料价格环比降幅将下降0.5%左右,判断生活资料价格环比涨幅与上月仍将基本持平。”连平预测,8月份PPI环比降幅较上月收窄,同比可能降至-3.5%左右。

年内世界经济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性较低,这是连平对未来经济走势的判断。他认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可能维持反弹震荡态势,国内经济形势可能因稳增长、调结构措施在年末有所企稳,因此固定资产投资与制造业生产的缓慢恢复将相应提升对上游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

连平预测,“未来PPI下行速度略有放缓,估计下半年PPI同比在-2.2%到-1.2%之间,年内低点可能在三季度末、四季度初,全年PPI同比预计在-1%左右。”

不会出台大规模投资计划

7月新增贷款少于预期,曾原本就回升缓慢的经济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因此,对于8月的信贷数据,普遍认为会会出现回升。“7月信贷主要是因为银行在半年末加大了信贷投放力度、甚至占用了7月的额度。”连平认为,随着这一因素消失,8月新增贷款将有所回升,历史上8月的新增贷款也往往高于7月。

连平预计,投资增速有所回升和楼市有所回暖对信贷需求、特别是中长期贷款需求的拉动作用会逐步显现。

此外,住房成交量回升对个人贷款的带动作用也将继续显现,投资增速可能企稳对公司贷款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拉动作用。

投资力度加大是否意味着信贷也会出现大幅增长?连平表示,“政策向松微调背景下银行信贷供应能力也较强,但政策不会大幅放松和高杠杆率限制企业借贷能力也制约信贷增速过快。”

连平预计,未来信贷增量会较为平稳,维持全年新增贷款8-8.5万亿的判断。

对于8月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连平认为会是包括铁路、机场新建与扩建、保障房建设、以及水利、环境等涉及民生的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扩大;制造业投资也有所加快,“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将仍处于恢复企稳阶段,预计累计同比继续持平。”

从政策面看,近期中央似乎已经开始提高对经济增速放缓的容忍度,没有再强调稳增长的重心是“稳投资”。

“这说明中央可能已经做好通过短期经济放缓的来促进经济转型的准备,因此不太可能再继续出台大规划投资促进政策。”连平还特别指出,地方大规模投资冲动也将受制于资金来源,规划落实有一定难度。

由于近期制造业回升缓慢,连平也表示,“若市场短期信心不稳,制造业投资增速回升有限,不排除中央继续加快推进“十二五”期间一些涉及民生的重点基建项目投资的可能性。综合预计,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较上半年有所回升,但回升幅度可能不大。”

三季度GDP略有回升

从7、8月份国内经济表现来看,由于稳增长政策没有继续加力,市场谨慎观望情绪浓厚,经济仍可能维持在低位徘徊。

对于上述经济走势的判断,连平认为,“国内外需求同步放缓仍然是经济弱势的主要原因。”

当前美、日经济景气偏低,德法等欧盟国家三季度经济将进一步萎缩,新兴市场国家更是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局势。出口方面,三季度出口困难将进一步加剧,而投资方因为9月份出台大规模投资刺激经济计划的可能性较低,地方投资冲动也受限于资金因素,预计将继续延续弱势。9月份消费增速将因“双节”和价格涨幅回升的影响略有回升。

“政策各方也在博弈,我们判断政策主基调仍是‘稳中求进’,预调微调的力度会有所加大,但不会过于激进。”连平分析,由于市场短期信心偏弱,二季度启动的诸多稳增长政策的效果时滞可能延长至年末,预计三季度GDP实际增速较二季度仅略有回升。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较为复杂,欧债危机困局依旧,美国QE3计划尚存变数,日本增长动力模糊;国内经济也尚未出现明显回暖迹象。

“但由于国内稳增长的政策空间依然存在,部分数据在一、两个月后可能逐步好转,预计政府全年7.5%的GDP实际增速仍有可能实现。”连平认为三四季度经济整体走势还是会比较平稳并且有小幅回升。

连平认为,“本轮经济放缓是经济中长期潜在增速回落与短期冲击综合影响的结果,因而在关注短期增长的同时还应高度重视如何逐步改善经济增长质量的问题、合理调配长期与短期增长之间的关系。”

目前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政策还需要考虑中长期增长问题,因而不太可能再次出台类似“四万亿”那样大规模的短期刺激措施。连平表示,“部分产业和行业仍将面临经济增速放缓和结构调整的压力,特别是部分产能过剩行业很可能将面临淘汰和产业升级的问题。”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宏观经济研究院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