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甚至还没有过去

btr2012-10-08 05:47

 

by btr
“过去永远不会死,它甚至还没有过去。”美国小说家威廉·福克纳在《修女安魂曲》里的这句名言在朱利安·巴恩斯获得布克奖的小说《终结的感觉》里找到了回应。这部200页都不到的短小作品远比它看上去有分量。《终结的感觉》是对时间(主观的时间及客观的时间)、记忆(及其不可靠性)、历史(尤其是个人史)、死亡(以及加缪所说的、唯一真正的哲学问题:自杀)乃至叙事本身的一次沉思。除了一贯的对内心世界的细腻描摹及对英国社会各阶层的敏锐书写外,这一次巴恩斯写得更充满感情、更随性。而那些宏大的主题并不显得空洞或与相对简约的叙事不成比例,或许正相反:我们恰恰是从私密的、微小的个人史中窥见了宏大的东西,从那些本来被忽略、被认为理所当然的东西里看见了潜流,或照巴恩斯在全书末尾所称,“浩大的动荡不安”。
“我记得,虽然次序不定”——在《终结的感觉》开头,巴恩斯便撷取了六个记忆的片断:闪闪发光的手腕内侧,逆流而上的河,被抛进水槽的滚烫的平底锅,环绕水池出水孔的一团团精子,另一条宽阔而灰暗的河,以及“我没有真正见过”的最后一幕:“一扇上了锁的门后,冰冷已久的浴水”。对,是记忆,但并非通常意义上的记忆:并非固定在线性的时间轴上的、确凿无异的记忆;而是漂浮、游移的,是原生态的、记忆本来的面目——“你最后所记得的,并不总是与你曾经目睹的完全一样。”
《终结的感觉》是朱利安·巴恩斯的第十一部长篇小说,这一年也恰好是巴恩斯步入“长者”之年:65岁。几乎每个临近那个年纪的作家或艺术家都会有那样一个阶段,关于变老、死亡或记忆的主题会占据他们的大脑桌面,甚至浸淫于该时期内的作品中——如菲利普·罗斯的《垂死的肉身》,或保罗·奥斯特的《冬日笔记》。巴恩斯则早在2008年的回忆录《没有什么好怕的》(Nothing to Be Frightened Of)里便开始思索死亡及记忆,他写道:“记忆是身份……你做了什么事,你就是怎样的人;你做的事情在你的记忆里;你记得什么,就定义了你是谁;当你忘却,你的人生便停止了存在,就算你还没有死。”而在《终结的感觉》里,巴恩斯更进一步指出,可怕的并非生命本身走向终结,而是“生命中任何改变的可能性的终结”——这就是书名中的“一种终结”(An Ending)。《终结的感觉》就是一本记忆之书。叙事者是六十多岁的离了婚的退休老人托尼。小说分为两部分:在第一部分里,托尼回忆了四十多年前的几段往事。高中时代的铁三角小团体加入了更聪明的艾德里安,他们讨论哲学、诗歌和历史,也经历了同学罗布森自杀事件的震撼。毕业之后,四个人各奔东西。而托尼与神秘难解的维罗妮卡相恋,并在其父母家度过了一个并不开心的周末。他们分手后,维罗妮卡成了艾德里安的女友,然而不久后艾德里安自杀,托尼则与玛格丽特结婚,并生下了苏茜。在第二部分,当已经离婚的托尼得知初恋女友维罗妮卡母亲留给他五百块钱及艾德里安的日记之后,展开了一场对于往事的追寻之旅。记忆开始崩塌,小说却愈来愈有悬念——直到末尾,谜题才揭开,而这使得《终结的感觉》颇有几分“心理侦探小说”的意味,而当读者在第190页的末尾找到那令人惊讶的答案后回到第36页重温几十年前那个早晨的时候,这本书便不像看上去那么薄了,你会在重读之中体味到巴恩斯精心设下的伏笔,读懂那些初看意味深长但不知所指的句子。
但《终结的感觉》不是回忆录,不是追忆逝水年华,不是成长小说,也不是进入耳顺之年后的人生喟叹;而是对记忆本身的探讨,是对于人如何记忆,时间如何影响记忆、记忆又如何反过来影响时间,记忆的不可靠性以及历史、尤其是个人史如何书写的有力反思。
这一切,首先是围绕时间展开的。“我们生活在时间中——时间掌控并塑造我们——但我们感觉自己从未很好地理解时间。”在第一部分伊始,巴恩斯便明确地把时间搬上台面,并赋予其细节——铁三角小组的成员作为同盟象征,“经常把手表表面戴在手腕内侧”,“让时间感觉像是一件很个人,甚至是很私密的东西。”而当四人故事展开、演进、青春期接近尾声时,巴恩斯又感叹道:“时间先安顿我们,继而又迷惑我们。我们以为自己是在慢慢成熟,而其实我们只是安然无恙而已。我们以为自己很有担当,其实我们十分懦弱。”而《终结的感觉》最精彩之处也正在于时间:小说的两大部分之间相隔了四十多年的客观时间,然而对往事的记忆和检视却卷土重来,改变了主观时间。巴恩斯总结道,“既有客观时间,又有主观时间;主观时间乃是你戴在手腕内侧、紧靠脉搏的时间。而这一私人时间,即真正的时间,是以你与记忆的关系来衡量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是如何记忆的呢?人与记忆的关系又是如何一步步演变的呢?“年轻时,我们为自己憧憬不同的未来;年老时,我们为他人编撰不同的过去。”在巴恩斯看来,当人渐渐年长,虚假的记忆会日渐增加,因为你人生的见证人愈来愈少,而证据也随之逐渐泯灭。在第二部分,托尼如此渴望的艾德里安的日记便可由此解读为对于证据的渴求。当记忆变得不再确定、过去变得扑朔迷离的时候,当时间与记忆相互作用、彼此篡改的时候,人们的人生故事也变成了一段不可靠的个人史。
而“不可靠叙事”正是《终结的感觉》的另一出彩之处。虽然“不可靠叙事”的概念直到1961年才由Wayne C. Booth在《小说的修辞》一书中首次提出,但不可靠叙事者却早已存在:他们通常是爱吹嘘或夸大的骗子、有精神疾病或妄想症的疯人、并不严肃的小丑或叙事视角受限的孩童等“天真”叙事者,最极端、最有争议的例子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罗杰疑案》——直到小说最末尾,读者才发现叙事者一直隐瞒了最重要最核心的线索……然而,巴恩斯在《终结的感觉》里塑造的不可靠叙事者却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健全人,他叙事的不可靠是固有的,来自记忆的不可靠,而这种不可靠性其实内置于我们每一个人的个人史之中,或照艾德里安的说法——“不可靠的记忆与不充分的材料相遇所产生的确定性就是历史。”就这样,《终结的感觉》的叙事策略与主题巧妙地统一了起来。

by btr

 

作者: [英] 朱利安·巴恩斯
译者: 郭国良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过去永远不会死,它甚至还没有过去。”美国小说家威廉·福克纳在《修女安魂曲》里的这句名言在朱利安·巴恩斯获得布克奖的小说《终结的感觉》里找到了回应。这部200页都不到的短小作品远比它看上去有分量。《终结的感觉》是对时间(主观的时间及客观的时间)、记忆(及其不可靠性)、历史(尤其是个人史)、死亡(以及加缪所说的、唯一真正的哲学问题:自杀)乃至叙事本身的一次沉思。除了一贯的对内心世界的细腻描摹及对英国社会各阶层的敏锐书写外,这一次巴恩斯写得更充满感情、更随性。而那些宏大的主题并不显得空洞或与相对简约的叙事不成比例,或许正相反:我们恰恰是从私密的、微小的个人史中窥见了宏大的东西,从那些本来被忽略、被认为理所当然的东西里看见了潜流,或照巴恩斯在全书末尾所称,“浩大的动荡不安”。

“我记得,虽然次序不定”——在《终结的感觉》开头,巴恩斯便撷取了六个记忆的片断:闪闪发光的手腕内侧,逆流而上的河,被抛进水槽的滚烫的平底锅,环绕水池出水孔的一团团精子,另一条宽阔而灰暗的河,以及“我没有真正见过”的最后一幕:“一扇上了锁的门后,冰冷已久的浴水”。对,是记忆,但并非通常意义上的记忆:并非固定在线性的时间轴上的、确凿无异的记忆;而是漂浮、游移的,是原生态的、记忆本来的面目——“你最后所记得的,并不总是与你曾经目睹的完全一样。”

《终结的感觉》是朱利安·巴恩斯的第十一部长篇小说,这一年也恰好是巴恩斯步入“长者”之年:65岁。几乎每个临近那个年纪的作家或艺术家都会有那样一个阶段,关于变老、死亡或记忆的主题会占据他们的大脑桌面,甚至浸淫于该时期内的作品中——如菲利普·罗斯的《垂死的肉身》,或保罗·奥斯特的《冬日笔记》。巴恩斯则早在2008年的回忆录《没有什么好怕的》(Nothing to Be Frightened Of)里便开始思索死亡及记忆,他写道:“记忆是身份……你做了什么事,你就是怎样的人;你做的事情在你的记忆里;你记得什么,就定义了你是谁;当你忘却,你的人生便停止了存在,就算你还没有死。”而在《终结的感觉》里,巴恩斯更进一步指出,可怕的并非生命本身走向终结,而是“生命中任何改变的可能性的终结”——这就是书名中的“一种终结”(An Ending)。《终结的感觉》就是一本记忆之书。叙事者是六十多岁的离了婚的退休老人托尼。小说分为两部分:在第一部分里,托尼回忆了四十多年前的几段往事。高中时代的铁三角小团体加入了更聪明的艾德里安,他们讨论哲学、诗歌和历史,也经历了同学罗布森自杀事件的震撼。毕业之后,四个人各奔东西。而托尼与神秘难解的维罗妮卡相恋,并在其父母家度过了一个并不开心的周末。他们分手后,维罗妮卡成了艾德里安的女友,然而不久后艾德里安自杀,托尼则与玛格丽特结婚,并生下了苏茜。在第二部分,当已经离婚的托尼得知初恋女友维罗妮卡母亲留给他五百块钱及艾德里安的日记之后,展开了一场对于往事的追寻之旅。记忆开始崩塌,小说却愈来愈有悬念——直到末尾,谜题才揭开,而这使得《终结的感觉》颇有几分“心理侦探小说”的意味,而当读者在第190页的末尾找到那令人惊讶的答案后回到第36页重温几十年前那个早晨的时候,这本书便不像看上去那么薄了,你会在重读之中体味到巴恩斯精心设下的伏笔,读懂那些初看意味深长但不知所指的句子。

但《终结的感觉》不是回忆录,不是追忆逝水年华,不是成长小说,也不是进入耳顺之年后的人生喟叹;而是对记忆本身的探讨,是对于人如何记忆,时间如何影响记忆、记忆又如何反过来影响时间,记忆的不可靠性以及历史、尤其是个人史如何书写的有力反思。

这一切,首先是围绕时间展开的。“我们生活在时间中——时间掌控并塑造我们——但我们感觉自己从未很好地理解时间。”在第一部分伊始,巴恩斯便明确地把时间搬上台面,并赋予其细节——铁三角小组的成员作为同盟象征,“经常把手表表面戴在手腕内侧”,“让时间感觉像是一件很个人,甚至是很私密的东西。”而当四人故事展开、演进、青春期接近尾声时,巴恩斯又感叹道:“时间先安顿我们,继而又迷惑我们。我们以为自己是在慢慢成熟,而其实我们只是安然无恙而已。我们以为自己很有担当,其实我们十分懦弱。”而《终结的感觉》最精彩之处也正在于时间:小说的两大部分之间相隔了四十多年的客观时间,然而对往事的记忆和检视却卷土重来,改变了主观时间。巴恩斯总结道,“既有客观时间,又有主观时间;主观时间乃是你戴在手腕内侧、紧靠脉搏的时间。而这一私人时间,即真正的时间,是以你与记忆的关系来衡量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是如何记忆的呢?人与记忆的关系又是如何一步步演变的呢?“年轻时,我们为自己憧憬不同的未来;年老时,我们为他人编撰不同的过去。”在巴恩斯看来,当人渐渐年长,虚假的记忆会日渐增加,因为你人生的见证人愈来愈少,而证据也随之逐渐泯灭。在第二部分,托尼如此渴望的艾德里安的日记便可由此解读为对于证据的渴求。当记忆变得不再确定、过去变得扑朔迷离的时候,当时间与记忆相互作用、彼此篡改的时候,人们的人生故事也变成了一段不可靠的个人史。

而“不可靠叙事”正是《终结的感觉》的另一出彩之处。虽然“不可靠叙事”的概念直到1961年才由Wayne C. Booth在《小说的修辞》一书中首次提出,但不可靠叙事者却早已存在:他们通常是爱吹嘘或夸大的骗子、有精神疾病或妄想症的疯人、并不严肃的小丑或叙事视角受限的孩童等“天真”叙事者,最极端、最有争议的例子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罗杰疑案》——直到小说最末尾,读者才发现叙事者一直隐瞒了最重要最核心的线索……然而,巴恩斯在《终结的感觉》里塑造的不可靠叙事者却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健全人,他叙事的不可靠是固有的,来自记忆的不可靠,而这种不可靠性其实内置于我们每一个人的个人史之中,或照艾德里安的说法——“不可靠的记忆与不充分的材料相遇所产生的确定性就是历史。”就这样,《终结的感觉》的叙事策略与主题巧妙地统一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