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号航母入列

王晓夏2012-10-09 16:10

王晓夏

军事视界

9月25日上午,猜测了近十年的中国航母谜团,最终尘埃落定。前苏联航母“瓦良格”号航母被正式命名为“辽宁”号,并在中船重工大连造船厂举行了盛大的交接入列仪式,航母接舰部队从胡锦涛主席手中正式接受了军旗和命名证书。在解放军历史上,除了“辽宁”号之外,没有任何一件武器的入役,能够吸引国家主要领导人出席庆典。

此前,“辽宁”号航母项目一直被中船重工内部人士神秘地称为“大船项目”。这个词在入列仪式上也赫然出现在背景墙之上。现在,略带神秘色彩的“大船”已经变成了正式语境中的“001型”。这个编号说明了“辽宁”号只是一个开始。

在官方公布的新闻通稿中,“辽宁”号未来的主要任务将是“继续开展相关科研试验和军事训练等工作”。在语焉不详的“等工作”下,其努力将为国产航母的建造和正式成军并形成战斗力而服务。在舰载作战飞机陆续登上“辽宁”号的甲板后,它能够形成一支具备相当作战能力的海上威慑力量。中国海军的一个新时代由此开启。

海军的砝码?

国防部网站对航母入役做出了如下评价:“对于提高中国海军综合作战力量现代化水平、增强防卫作战能力,发展远海合作与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能力,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罕见的评价显然已经超出了军种的界限。在这背后,不仅显现了“辽宁”号本身的权重,更是航母之于中国决策层的权重。由此也暗示了海军在三军中的权重升级。

自1949年以来,中国面临着复杂国际环境的挑战,中国选择与苏联结盟的外交政策,一切向苏联看齐,在海军建设上也是借鉴苏联的做法。在“文革”中,国家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应对北方陆地方向的军事威胁,因此海军在无法得到充足投资的情况下,装备严重脱节于时代。

海军的境遇也和中国的经济结构有关。当时中国实行的是典型的内向型农业经济,几乎没有海外贸易成分,更谈不上海外利益。相反,西方海军建设和其对外贸易有着良性的相互促进作用,海军为海外贸易保驾护航,繁荣的海外贸易反过来也给海军建设提供更大的支持。

直到上世纪80年代,随着对“打大仗”的战略判断转向,一直困顿在海岸防御的海军,才被重新定位于“近海防御”的战略职能。这一切归功于时任海军司令的刘华清。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海外贸易的份额也呈几何数量级增长,使得中国海军得到了一个发展机遇。

但是海军自创建直到今日,依然生存在陆军的羽翼之下。这是众多海外学者研究中国海军历史和现状后,得到的一致结论。

印度尼赫鲁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教授谢刚(Srikanth Kondapalli)在《中国海上力量》中,将中国海军比喻为“陆军的衍生物”。他认为,无论在指挥和控制机制、政工体系和后勤各方面,解放军海军都与1949年之前相对独立的中国海军迥然不同。中央军委对海军享有全权,这一机构中出身“陆军系”的高级将领占大多数,这和美国的参谋长联席会议将领构造结构有很大差异。

中国海军依然没有走出“大陆军”的阴影,但是以国家时下对航母作战平台的重视程度,以及未来中国对远洋力量投射能力的需求来看,一切只是时间问题。“辽宁”号航母的服役,以及它未来在中国对外事务中发挥的作用都将加速中国海军走向独立。另外,海军集海、路、空基三种作战元素于一体,从自身构建上也完全具备走向独立的条件。

运营的“软肋”

中国军队相对比较封闭,但依然难以屏蔽外界的影响。时下,中国各地政府致力于各种大手笔搞“大项目”的投资建设思潮和风气,同样波及到军队建设之中。

了解售往中国“基洛”级常规潜艇的俄罗斯学者曾在美国学术刊物上撰文指出,“尽管中国海军舍得在‘基洛’级潜艇的购置上花费巨额资金,但在后继的训练投入上却显得非常吝啬。”

《人民日报》旗下的《环球时报》在“辽宁”号入列仪式后,便立即刊发了《学会使用航母比拥有航母更重要》的评论文章,在一如既往地宣示了中国装备航母的合理、合法性之后,这篇文章强调了“学会使用航母比造出航母一点也不更容易”。这一点正是美国军方眼中的中国军队的软肋。

美国海军情报办公室此前发布的报告中认为,多年来,中国军队训练内容相对脱离实际,且质量不高。这一情况一直令军队决策层倍感焦虑。为此,军方在2009年执行了新的《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要求军事训练内容必须注重战术训练课程和实战化演练,努力提高电磁环境下的联合作战能力,并将新技术融入力量框架内。

中国海军近年来的训练更加贴近了实战性。例如,在每年度训练的初期,都会进行一系列跨平台(空军、水面部队和潜艇部队)、多层面的军事演习,以此取代传统上的单兵和单层面作战演习。这些演习常常在不知情、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展开,在低能见度和恶劣天气等自然条件,以及夜间复杂电子对抗等作战环境进行。

但是,中国海军的演习无论从其强度、规模和频率,以及最终的结果而言,都无法和美国以及邻国日本相比拟。

美国曾于2002年,举行了一场旨在验证高技术联合作战理论的“千年挑战”大规模军事演习。演习部队分为“红方”和“蓝方”,“红方”模拟邪恶势力,“蓝方”模拟美国海军。演习设想2007年中东某个国家的一次小规模突发事件引发了一场地区冲突,演习结束后,“红方”毫不客气地一举消灭了2/3的美国舰队。这一结果导致美国海军迅速对其武器装备以及战术策略进行了重大调整。事实上,美国军队的演习历来以实战著称。对比之下,似乎直到“确山2007”演习开始,中国“蓝军”部队才被允许战胜“红军”部队。

美国的航母作战平台的日常训练几乎持续在整个巡航期间,对于最难的舰载机夜间起降课目的训练也相当频繁。

官方的公开报道声称,“辽宁”号航母高达90%以上的舰员拥有本科以上学历。这一特征和俄罗斯航母力量的构成颇为相似,都是从海军中选拔最优秀的官兵进入航母服役。相比之下,美国航母上高达80%的舰员只有高中学历,这些看似“并不优秀”的舰员,在体制化下的高强度训练和后期培训中,迅速成为航母的中坚力量。

如何将航母日常训练以及官兵的培训和晋升渠道制度化,这些都将是“辽宁”号航母日后的重要工作。海军建设并不仅仅是对能看得见的“固定资产”进行投产,更重要的是对看不见的“资产运营”进行充分投资。

中国的航母语言

“辽宁”号入列仪式期间,恰逢中日钓鱼岛争端最为激烈之时,舆论和媒体纷纷猜测航母入役和中日本轮钓鱼岛争端有关。军方人士出面辟谣,认为航母并不适用于钓鱼岛可能产生的冲突,但是关于航母的猜测本身已经显露了航母这一武器平台重大的战略属性。

对于中国海军而言,此前战略武器只有数量有限的核潜艇。在外交争端中,核潜艇也能被有效部署,形成威慑力,但始终是桌面下的“游戏”,公众并不知情。因此,如果对方国家不公开信息,就无法触动对方国家民众的情绪。

“辽宁”号航母入役后,其一举一动都将成为外界舆论和媒体关注的焦点,其巡航和部署不可避免地将成为外交的延伸,即便“辽宁”号短期未必能形成战斗力,但对目标国家民间情绪的影响,也将推动国家层面官方的外交态度。如何编织自己的外交语言,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美国航母的部署鲜明地表现了外交态度。航母舰队如何编成,部署在哪里往往都代表着不同的外交语言。在不同的冲突和争端之中,目标国家往往能够准确理解其中的威慑含义,并做出反应。

航母的使用和部署已经超出了军队这一层面,而成为国家层面的重要议题,而这又必须切合中国的国家战略。无论中国的国家战略的路径为何,中国最根本的战略目标无疑是实现现代化。“辽宁”号在未来的外交事务中,不适当的语言表达或目标国理解不当,都会引发成为军事冲突甚至升级为战争,严重拖累到中国完成现代化的步伐。在2011年,兰德公司列举出中美之间6个最容易爆发军事冲突的方向,其中朝鲜、南海、日本等赫然在列。

因此,未来中国需要精确制定“航母语言”,将航母的部署和行动制度化和管理化,要避免人为因素的偶然性。在语言准确表达,国际社会准确接收的背景下,航母才能最大程度发挥战略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