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正常” 中国经济“奇迹”正在消失

康怡2012-10-20 08:46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康怡 不管愿意与否,中国企业家和投资人不可回避的一个趋势是:中国经济可能正逐步从“奇迹”向“常态”过渡:潜在经济增长速度可能相对放慢;中国经常账户将开始从盈余变为赤字;人民币将从单边升值变为双边波动……

10月18日,新的经济数据发布,三季度GDP同比增长7.4%。

虽然目前市场争论的焦点

是经济是否已经企稳回升,不过相比2009年的那轮复苏,对于经济上升轨迹到底是V型、L型还是U型等令人眼花缭乱的争论,这一次似乎大家意见更加一致——L型已经成为目前比较流行的看法。

如果需要用更加形象的语言解释,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将告别高增长时代,而进入到温和增长阶段。

企业的嗅觉要更灵敏一些。山东钢铁董事长邹仲琛曾在早些时候告诫说:“我们在脑子中总是在期望下个月或下一季度可能市场要转好一点。现在来看,没有这个可能。”

那么,新的可能是什么,他又在哪里?

撤退还是坚守

“近来怎么样?”

“能怎么样,还在撑着,估计扛过今年就会好了,今年应该是最难熬的吧,明年情况应该好转,总不能一直差下去吧。”在电话一头的是田小丽,浙江宁波北仑一家家具厂的负责人。

2012年是她在这个行业的第9个年头,从代理采购做起的她现在在宁波北仑区有了一家自己的家具厂,主要生产实木家具出口到欧美。丈夫管生产,她管订单,生意最好的时候厂里有100多工人。

“今年都快过完了,此前公司有业务联系的欧美客户只有零星的客户有下单,现在半年有一个货柜的订单就觉得不错了,以前行情好的时候一两个月就能有一货柜。”田小丽说。

面对原材料成本上升、人工成本上升及人民币升值,加上订单骤减的诸多困境,田小丽已经开始有些入不敷出;而且身边先是外资家具工厂的陆续撤资,随后是本土家具厂的裁员,在撤退还是坚守之间必须做出选择的田小丽和丈夫几经商量,还是选择坚持下去。

“我不相信外贸行业就这么完了,怎么可能?”2003年英语专业的她前脚一迈出学校的大门,后脚就踏进了外贸行业。

9月出口数据似乎又给了她一些坚持的理由。本周早些时候公布的9月份的出口数据出人意料的大幅反弹,而且数据显示的是各个产品都出现了明显的反弹,不仅仅是电子产品,包括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家具、衣服等也开始出现反弹。

不过,来自券商的分析报告仍不时地给她浇冷水。上海证券的分析称,由于9月份是欧美市场“圣诞订单”的采购旺季,所以9月份出口的超预期大幅回升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因素。“我们并不认为欧美两大经济体的QE刺激能在短期内就对我国出口形成强力支撑。短期内,对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的出口增速仍将维持短期低位回升的趋势。并且,近期人民币再次步入升值通道,并且在美国大选之前,其中的政治因素还将继续被强化。所以, ‘中国制造’的出口价格优势将被削弱。”

从宏观面传来的消息对她是更大的打击,如果将时间维度放得更远一些,不仅出口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正在开始被重新界定,而且中国经济未来的整个发展路径现在也开始有了新的提法。

告别奇迹

三季度数据出台后,瑞银在其最新的报告里称,本轮复苏更像是一个“L型”——最多也只是温和复苏,实在难以让人兴奋,但至少可以比较肯定地看出经济增长的环比势头已经企稳。

L型已经成为目前市场比较一致的看法,如果需要用更加形象的语言解释,也就是说,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将告别以往的高增长时代,而进入到温和增长阶段。

当邹仲琛的告诫正在变成现实时,需要告别高速奇迹的不仅仅包括钢铁行业、田小丽所在的曾经风光无限的外贸行业,同时,在全球前所未有的连续多年保持10%的增长速度的中国经济奇迹也正在成为历史。

伴随着中国经济三季度GDP数据的公布,中国经济已经连续14个季度维持着下跌的态势,而随着这一个又一个季度的下跌的经济数据也越来越清晰地夯实一个现实:中国不会再回到过去的高增长状态。

安邦咨询创始人、首席研究员陈功表示:“我们猜测决策层对未来经济增长已经有了新的理解,也有了新的共识,也可能完全将对中国经济增长出现新的解读。虽然目前来看,明确的政策表述还没有出现,但是这种可能性已经越来越明确。”

中国信达证券一宏观分析师指出,受周期性和结构性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将从超常规增长向常规增长的模式转变,保持以往的高速增长已不可能,且风险巨大。

从外部环境看,“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充满了不确定性。欧债危机‘震中源’仍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 美国则必须认真对待年底可能爆发的‘财政悬崖’危机,届时骤然增加的税收和政府支出迅速缩减,会导致美国经济明年陷入衰退的风险。美国的风险将不仅仅是美国自己,也是全球的。新兴经济体应该为危机扩散做好准备。”他说。

而上述影响带来的结果便是今明两年中国的出口形势严峻,目前业内基本达成共识的是,今年出口保10%的目标难以完成。另外一个普遍的观点认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内需,而内需主要指城镇化过程带来的投资和消费需求。

Harry S.Dent,这位人口统计学出身的美国经济学家在其最近出版的新书《the great crash ahead》中指出,目前中国的城市化数据被大大的低估,他指出,如果中国城市化的进展比目前政府估算的要成熟,则中国在未来数十年内(可能至2035年左右)的增长前景也不会太过强劲,这与印度以及南美洲之外的大部分新兴市场国家的情形完全不同。

中金公司的测算数据显示,目前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半闲置和完全闲置的15~35岁劳动力显著减少,这部分人口已经从1990年的1.3亿下降到目前的0.3亿,说明农村可以转移到非农产业的青壮年劳动力已经所剩不多。过去20年劳动力在部门间、城乡间转移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载体,因此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必然受到限制。

Harry指出未来中国面临的更关键的问题是劳动力增长水平或者叫劳动力匮乏的问题。

于是,“增长下行,成本上行”将是中国经济不可避免的大趋势。

新常态 新愿景

再过五年,或者十年,中国经济到底是怎样的一幅图景?毫无疑问,经济潜在增长率的走低成为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的重要特征。

增速会有多低?中金公司的研究团队预测“十二五”期间的潜在增长率的均值为8.0%左右,“十三五”为6.0%左右,到2020年下降到5.5%;而在改革情形下“十二五”期间的潜在增长率的均值为9.0%左右,“十三五”为8.0%左右,到2020年下降到7.5%。

除了潜在增长率这个显著特征外,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认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转为内需为主,由此带来的另外一个重要变化是,中国经常账户将在2014年前从盈余变为赤字,且国际收支盈余不断减少。

“一是因为中国经济增长形势转为内需。今年经济增长为10%以下,出口增长不容乐观,但内需增长强劲。这已经在人民币的贬值上有所体现。二是对大宗商品进口依赖。消费量比例上升速度快。除钢铁外,软商品进口速度也会加快。三是劳动成本上升。这类成本上升直接影响企业效益,如近日报道不断的富士康,因成本上升遇到种种问题。四是中国资产净收入较低。中国的外汇资产收益较低,而外国企业在中国投资,如可口可乐,收益较高。”张智威解释说。

此外,他还表示过去十几年人民币单边升值也将成为历史,未来将过渡到双边波动的状态。

而企业们此时关心的是,人力成本的不断上涨,环境等因素的约束力越来越强,企业高利润时代是否会成为历史?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以“速度效益型”的盈利模式为主的企业或将面临严峻的利润考验。

中央企业便是典型之一,在过去几年,受益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中央企业完美地实现了做大做强的目标。

“经济上行期间,国企企业效率低下的现实并没有随着规模的做大得以改善,因此经济下行期间,效率低下的老问题又会暴露出来,需要大量投资、大量项目支撑、需要独占大量资源、需要回避竞争来获得利润的中央企业未来的利润表现让人堪忧。”陈功表示。

不过张智威认为,未来企业的利润也会和政策的推出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改革红利能释放,企业的利润就是一个微观的环境显现出改革的红利,一个比较具体的例子就是增值税的改革,如果改革能比较成功的话,服务业未来的利润有可能上行。但是对于重工业等行业,很难回到2007年、2006年的水平。”

除了上述经济方面的主要特征外,陈功也指出,未来的新常态增长也会出现一些新的社会型特征。

“例如说对社会保障问题会更加重视,医疗、养老金等问题会开始被重视并逐步解决。”陈功说,此外,还有发展的公平性问题,特别是民营企业未来的公平发展空间都将再次得以重建。

“争议常规增长的速度究竟是6%、7%还是8%意义不大,讨论未来的增长潜力究竟有大意义也不大。有意义的是,我们将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我们的常规增长,以及我们怎样改变以往超常规增长的模式和方式,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原来的增长模式不改,即使是6%、7%的增速,经济也是很有危险的。而如果能够改掉原有的增长模式,即使经济增速只有6%或7%,那也是健康的增速。”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开发中心研究总监吕立新在其最新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

他认为,未来经济常规增长的前提条件应为:改革和创新,即还原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消减政府过度介入资源配置的角色和功能。

陈功将未来经济增长的新驱动力放在了市场开放上。“除了政策、协议、条约提及的开放外,我们还需要关注在实质经济运行环境中的真正开放,这就会涉及到垄断等深层次的问题。”他表示。

对于即将长期面临经济温和增长境况的企业,陈功也提醒说,未来企业应该更加注重的是效率和技术。

“在高增长条件下,企业做大做强做精的路径选择下,更多的企业选择是做大做强,在一个温和增长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很多的短板就会暴露出来。所以企业要追求持续的运作,寻求持续的市场地位,就要考虑企业竞争核心的问题,也就是效率和技术以及创新,这应该是下一阶段企业最应该关注的方向。”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